时光编辑部 | 伦敦桥
我们从电影里来,再回电影里去。
《吐槽大会》真是越看越尴尬。
第五季一开场,李诞自己都说:
”节目评分越来越低,每次都被说成‘洗白大会’,不想做了,又不得不做下去。“
于是,尝试改版。
一改,改出整季以来的最低分,改了个寂寞。
和以前比,是真变了。
之前,每一期都请到不同的明星嘉宾,熟的不熟的一锅炖,来互相吐槽黑点。
这一季搞比赛,变成《吐槽101》。
21位嘉宾,被分成3组,每队队长即主咖,每期上台挨其他两队的吐槽。
一轮下来,现场得票最少的组,需淘汰队员。
其中还分第一、第二赛段,队员下场替队长“补刀”环节,避免人不够“吐”的飞行主咖和队员……
别以为玩淘汰,节目就好玩了。
它造成的结果,反倒很迷。
比如前一期张大大作为队长主咖,已经被吐槽过一轮,后一期又因为赛制继续出场,继续被吐槽。
所以只要张大大不被淘汰,观众们就得一直看着他被”吐“到最后。
这样重复登场,导致很多梗频繁滥用。
平均两期,你就能听到张大大“讨人嫌”、大张伟”嘴碎“、易立竞”没礼貌采访“、王建国的“谐音梗”和“雪国列车”。
甚至每期都要过一遍,杨笠“普通却自信”金句,张绍刚为争主持人和李诞互怼,或拉着人胡乱炒CP的流程。
有些人的槽点,说来说去就那些。
嘉宾里好几个之前都上过《吐槽》,还得车轱辘老段子——
马苏在李小璐事件中的打脸发言,秦昊和伊能静的姐弟恋以及爬山梗,黄奕和前夫打官司那点事。
在其他节目上,也早被说成陈芝麻烂谷子了。
有些人的槽点,没有就去硬造。
上过节目最多次的张雨绮,由于口碑转变,节目里对她现在的槽点,就定义为唱歌跑调跳舞顺拐,人设太虎。
到底是槽点,还是萌点?
最新两期的飞行主咖薇娅和李若彤,所有人“吐”到最后,时光君也没发现她们有什么值得吐槽的。
薇娅能卖火箭(其实是火箭上的广告),李若彤喜欢健身,这真算得上槽点吗?
别看赛制绕来绕去,内容还是没变。
节目编剧写好的稿子,明星嘉宾照着演就行。
和我们媒体现在写采访稿差不多,事先必然都要规避明星不能接受的问题和点。
往往只能顾左右而言,打不到要害上去。
现在好了,留给编剧发挥的槽点更为有限,就变成围绕身高、外貌和年龄,各种作表面文章。
反复吐槽王勉矮的时候,时光君困惑了;
嘲讽许知远长相的时候,感觉到他尴尬症又在发作;
说秦昊和伊能静结婚是“嫁对娘”,同样机灵抖得很没意思。
第五期节目,汪东城自觉送上一个爆点——
”要想组合和谐,就得让队友爱上自己。“
说的是,他和飞轮海前队友炎亚纶的同性绯闻。
全场为此沸腾,显然踩中了八卦的G点。
相比炎亚纶之前上《吐槽》,大方回应此事,留下经典一段“我的生活,可比CP粉脑补得精彩“。
这次更像是并不光彩的”翻旧帐“,似乎失去分寸感。
吐槽不是一门高级的手艺吗?
它和脱口秀的本质相近,都是用语言去冒犯的艺术。
平衡好尖酸挖苦和辛辣讽刺的分寸是关键,用喜剧挖出人性悲剧的内核,以自嘲消化是手段。
但以上除了刻薄的人身攻击,对他人的揭短踩低,实在品不出应有的高级幽默。
一味如此,只能越“吐”越没下限。
《吐槽大会》越来越糊的原因在于,它离“吐槽”也越来越远。
稿子提前写好,明星配合演出,吐槽仅仅隔靴搔痒。
至于看到读稿痕迹明显的表演,观众早已见怪不怪。
说白了,现在看的就是明星版《脱口秀大会》。
正好,这一季加入不少脱口秀人,像已经出圈的王勉、杨笠、王建国。
我们对他们的风格和套路,又太过熟悉,与其说带来节目看点,不如说是给自家节目充充人救救场。
这一季不是没出现炸场子的表演,大多出自“脱口秀新人”身上。
李诞做第五季,还是带点野心。
他想着把流行文化圈的各类代表人物请来,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于是在舞台上,出现了德云社讲相声的阎鹤祥,做人物采访的“冷面女王”易立竞,玩说唱的Rapper弹壳,凡尔赛女王蒙淇淇,真·知识分子许知远。
几位的表演,几乎都超出意料。
阎鹤祥的声台形表,凭一己之力证明国内脱口秀和相声的水平差距。
易立竞的“审问式吐槽”和许知远的“文化人吐槽”,都各具个人特色,后者还在朋友圈刷了屏。
包括蒙淇淇的凡尔赛吐槽,要不是她表演得太差,内容也相当好笑。
稿子,其实还是那班编剧写的稿子。
只因为按照嘉宾的特质“量身定制”,圈外人和明星比又自带新鲜。
稍稍出现这一点“新”,观众还是卖账的。
不过,风格独特的嘉宾,又能遇到几个,又能用上多久?
李诞期待的文化切磋,更瞧不见意思。
阎鹤祥代表德云社来上节目,说的还是他“没了搭档郭麒麟,约等于失业”的那点流量八卦。
相声和脱口秀的区别,不值得掰扯掰扯吗?易立竞和许知远不能交流下对演艺圈的观察心得吗?
哦,没综艺效果。
来哪个嘉宾,到最后都只是吐槽稿的表演者,而非真正的创作者。
最近一期节目,如果按吐槽水准来看,表现最好的该是易立竞。
不动声色,却刀刀致命。
问汪东城:“为什么飞轮海都分开来上节目,是因为不合吗?”
问李若彤:“为什么要追求少女感,这让17岁的少女追求什么,中年富商吗?“
结果诡异的赛制,又发挥它的作用,李诞向她发起”补刀“,表现平平,却还是拿下180多票,成功让易立竞票数清零。
最有意思的,最后全场票数最高的,也不是李诞。
而是直接冲上190票的大张伟。
他和王勉两人一起上台,拿上吉他,又唱又跳。
效果拉满,嗨爆全场。
热闹是热闹,好笑归好笑。
再看其他人的反应,李诞拍着脑袋喊:”这是个啥“,王勉自己在台上也自嘲说“脱口秀肯定不是我们这样”。
不是脱口秀,也不是吐槽。
那么《吐槽大会》第五季,到底做成了什么?
如果只是做到好笑,那它只能泯然于其他综艺。
作为曾经的吐槽观众,很多年后仍会怀念它起初的先锋和犀利。
话题中心的明星终于能站出来面对质疑,多少能刺穿娱乐圈为他们包裹紧致的完美却无趣。
然而国内的环境使然,节目身上的镣铐只见多,不见少。
可能大家都忘记了,第一季《吐槽大会》还下架过。
那时候,有人说它是“大陆迄今为止尺度和耻度最大的节目,没有之一“。
节目自己也走向死胡同,原因上面说了很多。
不过从一开始,就注定好了——
如果吐槽不自由,它已经失去意义。
再怎么改版,加赛制,都如同黔驴技穷的挣扎。
或许,真如李诞所说,眼下是一场最后的狂欢。
-END-
往期精选回顾
吴孟达走了,一代人的港片青春落幕
斩获金球又接棒漫威,赵婷继续刷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