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看世界的”乾隆帝:为何沙俄最让他感兴趣?对共和政体有何认知?



看到就是缘分,关注就是支持,比心~

清朝自1644年入关进京以后,从顺治到康熙、雍正朝,再到乾隆皇帝在位期间。
宫廷中都不乏欧洲传教士的身影,这些传教士虽然顶着传教士的名号,但其实在位清廷做着各种兼职服务。
比如给清朝编修新式历法(德国·汤若望),比如帮助清朝铸造大炮(比利时·南怀仁),比如充当宫廷画师给皇帝画像(意大利·郎世宁),再比如有的还充当土地测量员,全国各地跑着搞测绘编撰地图(葡萄牙·傅作霖),当然更多是充当清廷与欧洲交往的翻译(法国·张诚、白晋)。
不过也有些一些比较特殊的人,他们也成为了清朝皇帝的“欧洲顾问”,回答清朝皇帝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问题。
尤其是在关于欧洲方面的问题,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等各个方面,清朝皇帝都是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乾隆皇帝。
那他最关心欧洲哪方面的问题?他最关注的欧洲国家是哪个?又是怎么理解欧洲共和政体的呢?


欧洲人是怎么打仗的?
在乾隆朝宫廷供职的传教士中,有一位叫做蒋友仁的法国传教士,他经常被乾隆叫进宫询问欧洲事务。
所以这位神父经常给友人写信吐槽乾隆的提问,这也让我们得以看到乾隆这个“好奇宝宝”,最关心欧洲哪方面的事务?
那乾隆最关心的当然是怎么打仗了!
毕竟乾隆朝虽然号称是“康乾盛世”,但是乾隆朝也并不是太平安定,相反边境经常爆发战争和冲突,以及要应对各种叛乱和起义。
要不然乾隆也凑不齐“十全武功”啊。
事情的起因是蒋友仁等法国传教士,为乾隆平定准格尔部雕刻了铜版画发行纪念,并提到这些铜版画在法国乃至于欧洲很受欢迎。
那乾隆就有问题了:
“鉴于这批铜版画的题材与欧洲不甚相干,人们对发生在如此遥远的国度里的事情,不会有太多兴趣吧?”
其实就是你们吃饱了撑得吧,大清打胜仗管你们鸟事啊?你们是这么感兴趣干嘛?

蒋友仁就赶紧解释了:
“欧洲人对一切高尚行为,和英雄业绩都很关注,不管它们发生在什么国家!”
欧洲早就听说过陛下的丰功伟绩,也很关注清朝跟准格尔的战争,所以铜版画才会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
随后话题自然而然就转向战争方面了,乾隆问欧洲国家是否也进行战争?蒋友仁肯定说不同国家也会爆发战端了。
于是乾隆就问了一个比较超前的问题:
你们欧洲零散的小国家那么多,怎么就没有出一个牛犇的国家统一呢?就像中国这样大一统多好?
“在你们欧洲的众多君主中,难道没有一个能以其权威,来结束其他君主间出现的纷争,因而凌驾于其他君主之上的君主吗?”
这个问题的确是有点尴尬,蒋友仁只好回答说因为欧洲人信天主,所以会尽量避免战争,实在不行就找教皇调解;要是还不行就可以找其他国家帮助,总之不会让人把国家吞并。
当然乾隆估计不太相信他的胡扯。
此后乾隆还问了他一系列关于欧洲战争方面的事:
比如欧洲国家里会不会因为皇位继承权发生内斗?欧洲国家的作战方式有哪些?欧洲国家作战时使用过哪些计谋?欧洲不同国家各有多少军队?欧洲人是怎么对待战俘的?等等等等。

在得到蒋友仁的回答后,尤其听说他们会善待战俘后,乾隆比较肯定的称赞说:
“这便叫做像文明人那样打仗,我国历史上也有此类宽厚大度的行为。”

乾隆最关心的欧洲国家是哪个?
在乾隆跟蒋友仁的问答中,乾隆频繁提到和询问的国家是沙俄,关于沙俄的问题其他欧洲国家加一起还多。
这个也好理解,毕竟法国、英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离清朝可谓是十万八千里,乾隆关心不关心都是一个鸟样,跟这些国家爆发战争的概率很小。
但是沙俄可就不一样了,那么大一头熊横卧在清朝的头上,带给乾隆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清朝跟沙俄的接触最早从顺治朝开始,康熙朝还跟沙俄爆发过战争,此后双方的关系也是时好时坏,不过明显是对抗多与交流。
最主要的就是沙俄跟准格尔部不清不楚,沙俄背地里支持准格尔部叛乱,给他们提供新式枪炮对抗清军。
这点乾隆是心里有数的。
乃至于此后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时候,乾隆还跟沙俄在外交上大动肝火,甚至到了要兵戎相见的地步。
所以沙俄这个清朝的北方邻居,是最不让乾隆省心的欧洲国家,对他的了解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而乾隆对沙俄问题的询问,好像基本上都是围绕“远交近攻”进行的,多少有点想战略包围沙俄的意思。
比如他询问法国与沙俄关系是好是坏?法国与沙俄是否建立了外交关系?是否有法国传教士在沙俄供职等。
看样子有点想拉拢法国针对沙俄的态势。
此外最关心的沙俄在西亚的战争:
“目前正与俄罗斯人打仗的除伊斯兰教徒外,还有哪些民族可能与俄罗斯人发生纷争?军事上取得过何种成功?”
这个问题好像是奔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去的”,咋一看有点像乾隆想跟沙俄的对头结盟,然后一块去针对沙俄把它收拾了。
而且特别在意这些正在跟沙俄打仗的国家,是否对沙俄取得过军事上的胜利,看样子乾隆也是有点想跟沙俄过招的意思。
此后乾隆还询问过沙俄军队的构成,他听说过沙俄的军队还有其他欧洲人,所以想知道沙俄是否在欧洲威望很高。
蒋友仁回答说沙俄军队里的确有其他国籍的士兵,甚至还有法国人在沙俄的军队里任职,但这些多半都是私人雇佣性质,并不能说明沙俄跟这些国家的关系好坏。

随后乾隆又询问了沙俄目前的发展状况:
“俄罗斯人为何这些年来,在科学和艺术方面,取得了那么多进步?”
在得知沙俄这些年科技等方面发展顺利时,乾隆多少是有点不开心和担心的,毕竟邻居太强大自己就得小心了。
这是乾隆很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此后乾隆还询问沙俄都使用哪些语言?为什么他们国家的女人也能继承王位?沙俄都有哪些风俗特长等。
总之乾隆对沙俄的关心,超越了对其他所有欧洲国家的关心,而且知道得越多,对沙俄就越是担忧。

乾隆是怎样理解共和政体的?
此外乾隆还询问了欧洲国家海外殖民地的问题。
鉴于乾隆对荷兰人的了解最多,因为荷兰人对清朝一直是比较顺从的,让他们三跪九叩绝不含糊。
而且乾隆帝在位期间,还爆发了荷兰殖民在巴达维亚等地,肆无忌惮屠戮六万多华人的“红河事件”。
乾隆对此事跟荷兰进行过沟通和干涉,不过总体上是持纵容的态度的,这点属实让人咬牙切齿了。
所以他对荷兰是很了解的。

于是蒋友仁就以荷兰举例,给他讲述荷兰在海外有多少殖民地,他们是如何经营殖民地等问题。
自然而然的乾隆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荷兰这个国家本身在欧洲,而他们的殖民却远在亚洲,荷兰国王就不怕这些海外殖民地反叛吗?到时候天高皇帝远没办法处理怎么办?
为了给乾隆解释这个棘手的疑问,蒋友仁只能从荷兰这个国家政体讲述,也就是荷兰正在使用的共和整体。
跟为什么荷兰能控制海外殖民地相比,解释什么叫做共和政体更尴尬,因为别说乾隆帝对共和一无所知,整个清朝也没人知道啥叫“共和”。
所以蒋友仁给友人吐槽说:
“此间人们对此(荷兰共和体制)毫无概念!”
但皇帝问你问题你还不能不解答,所以蒋友仁只能硬着头皮给乾隆讲,反正能不能理解就看乾隆的悟性了。
“我谈到了荷兰的政府,这个国家的政体是共和制的,国家任命所属各省的总督,同时以一个君主,在其国内所享有的同等权力,对官员们进行提升、贬黜和奖惩。”
随后又围绕这些核心问题给乾隆掰开揉碎讲,乾隆好像也很感兴趣地进行了相关提问,就是不知道他到底听懂了没有。

不过就算乾隆听懂了,估计也不会做出反应和声张,毕竟清朝要的是皇权专制,他怎么可能去推广共和体制?
不过除了围绕荷兰共和政体展开询问外,虽然乾隆对欧洲海外殖民地也很感兴趣,但乾隆始终没有询问过一个关键问题,或者说是反思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欧洲国家都在哄抢海外殖民地,而大清却还在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接触,没有出海搞几块殖民地呢?
或者乾隆的确是进行了反思,或者就像他所担心的一样,要是殖民地不听朝廷的命令怎么办?天高皇帝远他们进行反叛怎么办?
就像他所关心的殖民地经营问题:
“如此遥远的地方,何以能受荷兰人支配呢?”
“在离荷兰如此遥远的地方,如在巴达维亚,若总督滥用职权,该如何纠正呢?”
仍然是围绕皇权专制展开的。
这也就注定了乾隆就算有心关注殖民地,也不会让清朝开放海岸,更不会下海去抢殖民地了。

因为相比于北方强大且具有威胁的沙俄邻居,乾隆对“共和”应该有着更深层次的恐惧。
谁让他是大清朝的皇帝呢!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喜欢就给个关注和转发吧,比心ღ( ´・ᴗ・` )比心)

END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