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这本书共分七卷,外加一卷“拾遗补阙”。这八卷大抵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上官金童出世到他被判十五年刑,即《丰》的前五卷。
第二部分为第六卷,即金童刑满释放后的荒诞经历到与母亲去教堂。在此卷的最后,金童的母亲获得救赎,而他遇到了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小马牧师)。小马牧师对他说:“兄弟,我一直在等待着你!”这个情节其实也意味着上官金童被救赎。

这个第二部分是整部书中最具有魔幻现实主义味道的部分,它的背景是高密东北乡的城市化。这种城市化的巨变,让人们面临着精神家园和现实家园都荒芜、迷茫的困境。在这一部分中,小说的主要途述方式是对上官金童的心理描写。莫言很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面对新世界无所是从的懦弱的人物形象。因为有这个成功,所以本卷最后小马牧师那句:“兄弟,我一直在等待着你!”才格外动人心魄。
莫言曾说:“我比较同意把上官金童看成当代中国某类知识分子的化身。”这句话在《丰乳肥臀》的第六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这里我们要注意,莫言这本书写于上1995年,也就是快三十年前。我个人感觉是,莫言所说的那类知识分子现在已经绝迹了。哪这类知识分子大概是什么样子呢?是伤痕文学、是被改革开放浪潮冲打的不知所措的那些文化人。我相信大量读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作品的人,会很清晰的感觉到莫言这本书中的那个时代的烙印。
《丰》的第三部分(第七卷)和第四部分(拾遗卷)在文笔上其实可以归为一个部分,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主题。《丰》的第七卷主要是讲上官鲁氏早年的人生经历(为了生孩子、为了生男孩被迫到处借种,直到遇到老马牧师)。而拾遗卷主要是对《丰》前五卷进行一些补充。

《丰》从第七卷开始,文风有很大变化,连节奏都改变了很多,有种狂暴后的平静的意味,文笔流畅而清新,虽然它写了很多惨烈的事。
“拾遗卷”在《丰》中是个耐人寻味的存在,此卷的人物塑造生动而饱满。这一卷与书的前五卷在风格上很有点不同。《丰》的前五卷虽然是大历史的推进,但写的很“干”,节奏很快,很多大事件根本没什么铺陈,往往是几笔就匆匆带过。这使得《丰》前五卷中的人物塑造几乎面谱化了,完全不立体。更别说那些在别的小说中一定会大放光彩的形象,比如沙月亮、司马库、鲁立人、上官来弟等等,很难想象这些个性如此鲜明的人物,怎么就象玩偶样的被莫言无由头的立起来又草草的推到……完全象木偶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这肯定是莫言有意而为之的。因为从《丰》的后两卷来看,莫言完全可以把小说写的更丰富更摇曳更多彩,那怕是把“拾遗卷”有机的加入到前五卷中去,前五卷的干瘦都会好很多。但莫言没有。

莫言这本书是献给母亲的。我个人觉得更是献给人类、献给生命的。这是件很正常的事,当一个人的沉淀足够厚重,对人生的审视足够多时,他说是想表达一个主题,往往却是呈现出一个世界。只有浅薄的人才会困死在主题思想中。
而阐述人生、历史的方式大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大众讲故事,追求的是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吸引人;另一种是孤独的向内的审视,追求的是直觉性的、绝对骨感而真实的过去,这类叙述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文学效果。从纯历史的角度来讲,我们人类的历史也确实不是传奇小说,很多我们个人觉得波澜壮阔的,在大历史的审视下不过是浮光掠影。历史不是为了感动我们而演进着的。
莫言在《丰乳肥臀》前五卷中的叙述就属于第二种阐述方式,有很多突兀的片断。说到底,《丰》的前五卷虽然是莫言献给自己母亲的,献给人类和生命本身的,但也是给他自己的,是他整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感悟的一种行为。
话虽如此,从我个人的读《丰乳肥臀》的感受来说,我还是感觉前五卷“干瘦”的过了头。比如鲁立人这个形象,刚开始时运筹帷幄、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上官鲁氏说几个沙月亮加上官来弟都斗不过他,后来转业地方时却迅速的怂了,到最后不但泯如众人,而且干脆“嘎崩”一个脑出血死了。我不是说这个人物不真实,事实上在风波诡谲的大时代里,这种眼看他起高墙,眼看他房塌了的人物不在少数。我是说对于这种人物的这种变化,是应该给出必要的阐述的。因为这不仅是给这个人物一个交待,也是给那个时代一个交待!

读《丰乳肥臀》我感觉两个要素需要多加关注:一是基督信仰,母亲上官鲁氏是因为福音而得救,是因为牧师而得子,最后又是在教堂的槐花中安然离世。而上官金童不仅是老马牧师的私生子,而且其无处安放的灵魂与肉体,也是在小马牧师的那一声“兄弟”中得到了安身之所。这让我想起《圣经》中的那一句:“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从小说的节奏感来说,《丰》的行文也很象证悟皈依的过程。前五卷的行文急促而压抑,很象我们娑婆垢土中的平凡人生。第六卷绝望而疯狂,很象开悟前的窒息和突破。最后两卷舒展而缓慢,给人很强的放松下来之感。尤其是小说的最后,金童面对强权终于不再懦弱,准备和母亲的尸体一起沉入沼泽,这完全是得到了新生的一个表现。

《丰乳肥臀》值得注意的第二个要素是“反动”——不为官方所喜、所容的反动。当年,莫言就是因为这,被官方扫地出了门。总的来说《丰乳肥臀》这本书并不能给一般读者带来很多的阅读快感,它的故事性并不是很强,但它的现实性、突破性却是极其优秀的。可以说莫言是他那一代文人的一个突出代表。那一代文人的特点是胸怀苍生、独立而敏锐、勇于反思和突破,有些英雄主义……。莫言后来获了诺奖。我想应该可以这么说,诺奖其实是奖给那一代文人的,也是奖给几十年前的那个时代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