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求利间如何保持人间清醒?勿以小怒忘人大恩,利可共而不可独


文|颜小二述哲文
司马迁于《史记》一书中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不同人的不同行为,“求利”,现实且客观一些来说,确实是我们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事情,毕竟我们要“生活”。

但是,我们的生活质量高低,许多时候还真不看你“得利”多少,而在于你如何对待“利”,于此,古人告诉我们:勿以小怒忘人大恩,利可共而不可独。
关于这句话,应用到我们生活实际中,于颜小二看来,低质的生活,源于对“利”的绝对且盲目追求,而真正懂得生活乐趣,且比普通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人,对于“利”,他们更理性,更知“适度”,也更讲道理。
也就是说,“勿以小怒忘人大恩,利可共而不可独”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有一类人,他们正是因为懂得“适度”和“讲道理”,不会因一时的不愉快,而忘记曾帮助自己的人,也不会因内心的贪婪而独自求利,甚至侵吞他人利益,同时更深谙常人于“利”前难以被考验的抵抗力,于此深知“谋不可众”。

1、人与“利”与“人生”:除了面包牛奶,我们需拥有“热爱”
我们朝九晚五,我们口是心非,我们和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我们的“笑”有时候因为好笑,有时候因为“必须笑”,我们本用来表达内心想法的面部表情,在“高明”的人脸上,就成了维系一段关系的“工具”。
在社会身份中,我们身上的一些自然特性“被异化”,心口不一、身不由己间,除了偶尔的力不从心,我们习以为常。

为什么?在这个人间,人需求利。
有的人求“利”,为了基本生存,有的人求“利”,则是因为“欲望”。
但颜小二想说,如果我们的“人生”只剩下“求利”也只有“求利”,这便毫无意义。
除了面包与牛奶,我更期待各位努力生活的朋友能够拥有“热爱”。

这里的“热爱”,更多是一种“不为什么”的精神追求,其带来的效果,将是再多利也换不来买不到的“精神充实”。
如何获得这种“热爱”呢?哲学家叔本华说:
必须要有真正充足的力量,摆脱意识欲念的拘束,才有资格从事纯粹的精神活动。
没有人生来就是哲学家,充足的力量与睿智的头脑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
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就像寻求“剑”而盼望强大的斗士,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剑”,才能获得一定的物质保证,继而摆脱束缚,获得施展的空间,乃至可以拥有余力去追求我们的精神愉悦。
但是,有些人却在求“剑”和用“剑”时,被口袋里日益积累的“利”无声“腐蚀”,成为哲学家塞内加眼里那死于“无知玩乐”的“活死人”。2、成长与求利间,如何保持“人间清醒”
颜小二在大学时期曾有一次三观颠覆的经历,研究生时期,虽然已经见怪不怪,但是人性于利面前的“丑恶”,也曾经让我脊背发凉。
读书时代的那些让我成长许多的“灰色经历”,无不与“求利”有关。
第一次,我灰头土脸,但被洗去了稚嫩,第二次,我跌跌撞撞,被动“少年老成”。

而我自己一路走来,在“利”的争斗中,有愤怒过,沉湎过,悲伤过,如今,已经步入社会快1年,虽偶有冲动、稚嫩的体现,但对于年长自己10多岁职场前辈的试探与暗示,已经相对“淡然”。
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是我回顾自己这不算长的人生,结合长辈的经历,已然发现,人的成长,必定与“求利”相伴,最后能达到什么高度,就看如何对待“利”。
那么在成长中,我们该如何对待“利”呢?
或者这么问,在这容易沉湎于“无知玩乐”而处处不乏“活死人”世界,我们如何保持“人间清醒”呢?
这便要说到文章开头的一句话,即“勿以小怒忘人大恩,利可共而不可独。”
这句话里,有两个值得我们铭记的处世哲理。
第一,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锦上添花的人,但是雪中送炭者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相对冰冷的职场中。于此,遇到一个帮助过你的人,在你困难的时候愿意拉你一把的人,需要好好珍惜。即便日后二人之间出现摩擦,也要懂得包容。因为缺点每个人都有,但是帮人的善良与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即“勿以小怒忘人大恩”。

第二,人人求利的时代,利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不要于“利”前考验人性。这个世界,我们能把握和调整的东西并不多,更多时候,我们仅仅只能把握调整自己。所以,对于“利”,要懂得“利可共而不可独”。懂得与他们分享的人,往往可以比“吃独食”的人走得更远,爬的更高,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3、真正充实我们生活的,不是求利,而是舍利
佛说:舍一得万报。
人人贪得的时代,极少的智者懂得“舍”。
而真正充实我们的生活,不是那人人贪求的“利”,而是于“舍”下成就他人的自我成全。
没有人喜欢和贪婪的“饕餮”共事,更没有人喜欢和虚伪的“穷奇”成为朋友。
因为“利”衍生的牵制与抗衡间,人在得失中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白白浪费了充满活力的大好年华。这种心神不宁的日子,不是充实,而是惶恐。
真正可以充实我们生活的,一定是那与“利”无关的精神愉悦,比如,叔本华对于充实自己精神生活的哲学,他说:
哲学从未给我实惠,但却帮我节省了许多开销---我不必为了摆脱无聊而去花费大笔的金钱以寻求刺激。
叔本华是如此,那么你呢?我们呢?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