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
日
周
二
辛丑年四月廿一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
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今天来聊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亚健康”。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亚健康的定义是什么,但都能分的清自己是否属于亚健康状态,也都想尽快把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解放出来。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来聊聊如何缓解疲劳、增强食欲、赶走这种莫名的疼痛。
亚健康状态的不适症状有哪些?
您爱忘事儿吗?如果想要避免自己忘事儿,您会怎么办,是贴一张便利贴还是带个笔记本随时翻翻?
我跟您说,古代医家每日治疗那么多患者,自己也有忘事儿的时候。那方子到了嘴边想不起,他们会怎么办呢?
他们就弄个小本本,往大袖子里、胳膊肘后边一藏,这样不仅方便随时记录,也方便随时翻看,临证查找。这可不是我随便说的,因为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的记录习惯,成就了一本中医巨著——《肘后备急方》,此书中记载的都是实用有效的单方和简单易行的灸法,所以此书也常被后世的中医学子们称为“中医临床急救手册”,是名副其实的“肘后方”。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大家可能会好奇,我明明说要讲“亚健康”,怎么就讲起了中医经典呢?您别急,都说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下面我就沿用“肘后方”中的思路,告诉大家调理身体的办法。
毕竟“仲景之方”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如果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用名医思路,我们或许就会少走很多弯路。也就是在这本书中,它就告诉了我们常见的虚损性疾病要如何调理:
《肘后备急方》言“凡男女因积劳虛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若四体沉滞,骨肉疼酸,吸吸少气,行动喘慑,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才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复常,若患痰满及塘泄者,可予小建中汤。”
生病之后再也恢复不到从前的身体状况,手脚发重、发沉,而且总觉得筋骨疼痛,体能越来越差,走走路就容易喘,有的时候饮食稍不注意就会肚子痛,腰酸背痛是常事儿,严重的时候还会心慌,平时嘴唇发干、起皮,一照镜子脸色也很差,吃的少,也没食欲,情绪低落总觉得生活中没有高兴的事儿……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是不是越看越觉得这就是当代人“亚健康状态”的真实写照。古代中医没有那么多定义、命名,但病是一样的,这些症状的集合就是中医里的虚损性疾病,治疗上当以调和阴阳,恢复脾气功能为主,方选小建中汤,若症状日久,体虚严重者当以黄芪建中汤。
下面我们就来着重聊聊“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的治病思路。
小建中汤调阴阳
大家常说小建中汤源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腹中痛”的经方。但若追根溯源、仔细探究,其实此方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辅行诀》中所载“建中补脾汤”:“治脾虚肉极,羸瘦如柴,腹中拘急,四肢无力者方。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黄饴一升,芍药六两,桂心二两。”正如仲景之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组成:
桂枝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芍药18克、生姜9克、饴糖60克。(前五味药物煎汤取汁,兑入饴糖,日二次温服。)
● 此方现已有中成药制剂小建中颗粒,方便大家选择。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此方仅六味药组成,药性偏温,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用于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之证。古之以此方治疗虚劳或腹痛,而今经现代医家将此方引入到多学科之中,常用其治疗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慢性胃炎,妇科疼痛等等疾病。
◎八岁手绘
● 小建中汤,选取甘温质润的饴糖作为小建中汤的君药。那饴糖是什么呢?是我们平时吃的白糖吗?
不是的,饴糖是粮食里面提取出来的,用黄米或者大米熬成干饭后,再把切碎后的大麦芽撒到干饭里面,等到它出了水后,然后把这些水放到锅里熬,熬到粘稠就是饴糖。饴糖的甘味来源于粮食,与白糖不同,最能滋补脾脏,这也奠定了此方补脾益气、温补中焦的基础。
● 然后余下的五味药就是“经方之首”桂枝汤的组成,如若是抽丝剥茧的讲,那用一整篇文来讲都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先简单理解一下桂枝汤的思路,桂枝配芍药,一治卫强,一治营弱,两药相须为用,是调和营卫的基础,生姜辛温,可助桂枝散寒邪,温脾胃;大枣,甘平,配伍其中更可益气和中,滋脾生津;炙甘草更是重任在肩,其甘温益气,合桂枝能够“辛甘化阳”,合芍药又可“酸甘化阴”,实为协调阴阳的基础。
此六药相合,共奏调和阴阳之效,且以饴糖为君,在剂量上又加重了芍药的份额,使得此方不仅善于温补中焦,而且具有止痛之功,这就是治疗“虚劳疼痛”的基本组方思路。小建中汤的治疗核心在“脾”,目的在于“调和阴阳”,所以,凡具有以下两大特点之人,均可以选择小建中汤化裁。
其一:痛
尤其以腹部疼痛为主,就像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胃部不适,或者是小儿感冒过后出现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急性疼痛,都属于此类,这也说明了小建中汤治疗病位在“脾”。
其二:乏力
可以兼见心烦,心慌,小便频数,但排尿顺畅等问题。此类症状寒热错杂,有阳气不足的小便频数,尿色清淡,也有阴血不足所致的心烦、心悸。也正应了小建中汤调和阴阳的病机核心。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其实,说到“小建中汤治乏力”,我自己还是很有体会的。我家宝宝是夏季最热的时候出生的,尽管天气炎热,我也还是乖乖坐满了月子,没有留下什么怕风、怕凉的毛病,但就是爱出汗,而且很容易累,起初我以为是产后体虚,并没有当回事儿,依旧每日吃着当归冲蛋,喝着阿胶水,就这样过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可是乏力的症状并没有改善而且食欲也开始变差了,我知道是该喝汤药调理调理了,就给自己开了半个月的小建中汤,并没有加焦三仙、山楂之类的健脾消食药,而食欲真的改善了很多,也就喝到十副左右,疲劳感也没有了,后面的药也就没有继续喝,直到年底收拾冰箱的时候才发现冰箱里还剩下好多的“饴糖”。
黄芪建中补元气
小建中汤是治疗“痛加疲劳感”的主方,那如果是“痛”的不明显,但“疲乏感”很强,要怎么办呢?
仅需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4.5克的“黄芪”,即为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的黄芪建中汤。
大家都知道善治脾胃病的李东垣善用黄芪。而其实,以黄芪调中焦的治病思路,早在仲景时期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四肢皆察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所以,表现出食欲差,吃不下饭,疲乏感明显而疼痛感不甚者,理当先调脾胃。那脾胃要如何调补呢?
◎八岁手绘
大家最直接的思路可能会想到“人参”之类的补气健脾之药,但是虚劳日久已经表现出食欲差,吃不下饭了,若再用此大补之品,唯恐滋腻碍胃。所以,仲景选择的是“调脾胃而补元气”的黄芪。《珍珠囊》言:“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古之有训:“五脏皆虚从中治”。
仲景创建“中”汤,目的就在于调理中焦,调和阴阳,以培补气血生化之源,使阴阳恢复正常动态平衡,我想这也正是赶走亚健康最直接的思路吧。
好了,今日份建中汤的思路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希望这样的思路也可以为您失调的气血,重新建立平衡。
我们下期再见~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聊聊千古名方桂枝汤
❀胃溃疡虚寒症的调理方法——黄芪建中汤
❀且看酸味药物怎样缓解夏季困倦、乏力!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