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逃不开的政治任务


集体名义的自私压迫个人。

卷王我入行十二年,深切体会到我们这一行,竞争已经白热化,内卷已经无处不在。
这几年,上级下达的每年业务计划都明确要求存款增长多少、贷款增长多少等等。在指标前面都喜欢加“确保”、“必须”等字眼。仿佛加了这些字眼,完不成就是下面的锅,跟制定增长计划的人无关了。
而安排工作的领导越大,就越可能是政治任务,政治任务必须完成,不但和绩效挂钩,还和职务调整挂钩,这就很要命了,层层下达之后,夹在当中的领导为了保住位子,往往采用非常规方式逼迫员工,加班扣钱都不算事,晚上周末加班开会不让回家,每天晚上用自录小视频汇报工作,发到业务群供领导批评指正,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就差灌辣椒水了。
渐渐的,每一种任务都变成了政治任务,都是重中之重,样样都要层层落(加)实(码)。最后传导到网点基层层面 ,每位员工都有几十几百万的存款、保险、基金、贷款等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我已不记得从入行第几年开始,政治任务变得多起来的,领导们使用“政治任务”这个名头也越来越娴熟,尤其是像银行这种行业天然就和社会责任金融市场稳定等有关联,“政治任务”这个名头很容易成为领导们转移矛盾的办法,弄个怨声载道的任务把责任往政府或者监管身上一推,基层可以尽管集中火力开炮,反正领导说他也无奈没办法,还假模假式帮你一起骂,把矛盾撇的干干净净。

对处于基层的员工来说,虽然抱怨,但都只能默默承受。“政治任务”的存在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不适感,如果完不成,不仅是能力问题,动不动会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沦为“不爱行,不爱岗”的表现。最后员工只能燃烧自己,用尽所有的社会关系网,任务完成之争逐渐演变成社会关系之争。如此环境之下,员工感受到的全是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
而且“政治任务”特别喜欢与绩效工资挂钩,并拿来搞完成率的竞争排名,最后同事之间的团结互助融洽关系渐渐变得淡漠,兄弟单位从相爱变相杀。曾经的美好取而代之的是厮杀攀比,利益斗争。

叫停“政治任务”刻不容缓,让员工从“政治任务”的困惑和压抑中尽快解脱出来。这两年基层银行从业人员流动性越来越高的,员工用脚投票是迟早的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