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没有体制内的命,却得了体制内的病。


计划经济时代,银行等同于政府机关,负责给政府和国企输血。但现在市场经济时代,即使是国有银行,也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当前很多银行没有体制内的命,却得了体制内的病。
承担社会责任,体制内有各种政治任务,抗疫、扶贫、扶农等等,但体制内是用上班时间干这些,而银行是用8小时外的员工私人时间做断卡行动、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国家反诈中心APP、数字人民币等。还承担着地方定期献血名额的政治任务。
体制内公务员需要上交护照,银行也是有样学样,出境出省报备审批。好像你个小柜员掌握着什么金融机密巨额财产一样,深怕你跑路。
员工私人账户被监控,和家人转账个十几万行内马上触发内控协查,去消费场所冲个会员卡被定性为和陌生人发生资金往来,都需要被谈话盘问一番。
随时掌握员工动态,每年拉取2次个人征信,并有直属领导家访。
有着体制内的森严等级,对待舆情、监管、晋升、上下级关系、宣传都是按体制内标准来。看看领导开会时一根烟接着一根烟抽的满屋缭绕的样子,真的会以为身处体制内。

辞职还有脱密期。
但你说那些国有银行他干着体制内的活,身为国企,一些资本的毛病却学的比私企还要狠。提倡狼性文化,提倡员工5+2、白加黑,但银行从来没有加班费的说法。(网上戏言中国的劳动法是由外企守护的 )银行又非常现实,利润指标任务永远是第一位,完不成就是扣罚停休,毫不含糊。可以说银行的高层就是体制内的人,而银行的基层就是切切实实的服务业私企。所以经常会有身处体制内的高层对身处服务业私企基层喊话要提供政治站位,旁观者看起来既凌乱又好笑。
现在的银行是又当又立,体制下的畸形产物,又要遵守严苛监管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杀红眼大把赚钱。明明是企业又带着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既没有铁饭碗的旱涝保收,也没有市场经济企业的活力,怎一个诡状殊形的缝合怪。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