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校园招聘】一石三鸟的大好事



银行业有一个特色,每年消化大量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搞得风生水起,笔试面试模式规范化,对社会来说,银行为大学生就业做出了不小贡献。然而据统计银行业的应届大学生三年内离职跳槽率远高于其他行业,但还是年年招,年年大搞校园招聘,为什么?
银行可不傻,大大小小数十上百种指标任务,新的指标还在不断增加,旧的也一直常态在弄。去招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社会和客户资源方面几乎一穷二白,靠上班时间银行的厅堂客户资源根本不可能完成。
但是,在银行眼里每一个应届生都是一片处女地,尚未踏入社会的他们拥有没使用过的社会家庭人际资源。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家里的亲戚朋友都会愿意帮你,父母也支持你。刚离开校园不久,同学情分也还没有疏远,不好意思拒绝,或多或少会帮你买一些办一点。银行看中的就是应届生带来的这些尚未被利用的资源和人情,帮银行完成低成本营销拓户,简直稳赚不赔。
相比之下上了几年班的人,经历过社会洗礼,有几个会像刚毕业的大学时一样把领导的话当圣旨去想方设法不惜成本的完成。银行如果对这些社会人同样搞PUA压榨,成本一定比大学生高不少,效果可能还更差。
但是来自亲戚朋友、父母的家庭资源是有限,他是一个存量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找同学朋友帮忙还会欠人情债,再好的亲情友谊也经不住这样接二连三的消耗,几次三番以后,你的亲戚朋友最终都会选择拒绝你。
于是大多数营销能力不强的应届生面对还在增加的指标,觉得压力太大承受不住也就跑路了。
此时对银行来说,你的人际圈和资源能利用的价值基本已经充分使用了。而且经过几年的使用,那些不适合营销的人因为顶不住压力能主动辞职真是太好不过了,银行要的就是这样的“优胜劣汰”,留下真正适合营销的人。好的韭菜成长成业务骨干,差的韭菜割完主动自愿淘汰,真是割完一茬又来一茬。况且一个新的应届生,在社保,薪资等用人成本上一定低于一个社会工作好几年的人。
校园招聘——这么一个为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体现银行社会责任的事,每年还能给银行带来源源不断的新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真是一石三鸟的大好事,完美。
查看留言、写留言

●银行领导的白日梦
●卖保险的小柜员
●银行内卷是什么样子的?
●在银行的我卑微到尘埃
●2022年开门红太难熬,如何度过
●躺平有理!躺平光荣!
●银行业全员全面营销的局面能否缓解或结束?
●我!大帅逼!进了银行!
●行长你停下,等等你爷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