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本土病例再创新高 , 昆山突然封城?


点击"两岸商汇"关注 
每天都有好文章
随着疫情的升级,上海全域静态管理蔓延至周边城市,首当其冲的就是紧邻上海的苏州昆山市。
早前已宣布对部分道路进行管控后,昆山市4月1日晚突然宣布对对所有村、社区实行“查验式”管理,高速及船运管控,大批下班的市民和车辆被堵在路上。
4月1日晚,昆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疫情防控2022年第20号通告(升级疫情防控措施)称,
“为了协同毗邻地区正在采取的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等,决定在全市升级疫情防控措施。管理措施实施时间为2022年4月2日零时至4月6日24时。
具体措施包括:4月2日至4月6日全市范围内实施多轮区域核酸检测;所有村、社区实行查验式管理,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出村庄、小区。
交通方面:开设G2(京沪高速)高新区、陆家,G1521(常嘉高速)巴城等8条物资保供专用通道外,其他收费站及出入崑市道路临时管控。
客运班线、旅游包车、出租车、网约车等营运车辆暂时停运。
当晚,昆山市还发布了疫情防控2022年第21号通告:自2022年4月2日零时起,昆山境内所有码头停止作业,航道实施严格通航管控。
此外,昆山所属的苏州市也发布第85号通告疫情防控通告,
对进入苏州的高速公路通道进行管控:开设高速公路货运通道50个;高速公路客运通道8个。其他14个高速公路通道暂时关闭,
调整自2022年4月2日零时起实施。

由于昆山突然在深夜突然封城,大量下班晚的市民被堵在路上。
有人留言:“江苏苏州昆山突然就给封了,昆山这好多人都8.9点才下班,家都回不去了!”
也有一段视频显示,大批货车卡在高速上,交警告诉司机掉头,否则没有出路。
“昆山几乎是封城了,吴中也在凌晨发物流通告,手机不停收到园区通知提醒,紧张起来盘算着再买些什么,打开手机,几乎没菜了,抢了两斤山药,也近十元一斤。开始体会到上海人抢菜的感受了!”
早在上海疫情严重后,昆山市日前为防止疫情进市,已经封控多个通往上海的高速公路。
位于苏州东部同上海接壤的昆山为台商重镇,包括电子代工厂和硕、工业电脑厂研华及面板厂友达都在昆山有设据点。 

最近各地疫情不断,请在大陆地区的各位乡亲尽量勿离开居住地.并且多囤积生活用品,
现在【台商总汇】商城,特供大陆地区各式各样台商好商品与美食,
平常多备美食,就算居住地再次突然被封,生活品质依然有保证,
别忘了,点击下面【台商总汇】公众号进去,关注后,进去商城参观一下!
并且麻烦乡亲转发出去,让台商产品的好品质,给更多人了解 , 并且在家防疫有保障!!
↓↓↓点击进入后关注公众号
清明连假,果然大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台湾本土病例已经连续三天破百,再创新高,
根据疾管署公布的最新确诊地图,全台本土病例地理分布,有5个县市今年累计病例已经破百,呈现深咖啡色,
而台湾本岛只剩下南投县仍维持今年至今本土零确诊。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3)日公布新增280例COVID-19确定病例,
分别为183例本土个案及97例境外移入(63例为航班落地採检阳性);另确诊个案无新增死亡。
指挥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83例本土病例,为98例男性、85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80多岁,
发病日介于今(2022)年3月31日至4月2日,其中包含90例为无症状感染。

个案分佈为新北市(71例)、基隆市(39例)、桃园市(22例)、台北市(19例)、新竹县(15例)、宜兰县(7例)、台中市及屏东县(各3例)、
新竹市、金门县、高雄市及花莲县(各1例)。相关疫情调查持续进行中。

指挥中心说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个案为52例男性、43例女性、2例调查中,年龄介于未满10岁至60多岁,
分别自越南(20例)、模里西斯及菲律宾(各3例)、马来西亚、印尼、日本、香港、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柬埔寨(各1例)移入,另63例调查中。
入境日介于今(2022)年2月23日至4月2日。

本土病例接连创下今年新高,连两天破百例,但清明连假民众仍然不减玩性,
垦丁大街及正在当地举行的“台湾祭”音乐活动,在连假第一天就挤满大量人潮,空拍照中人群满到看不见尽头,
昨天“台湾祭”第二天传出一名北部游客确诊,屏东县府紧急宣布今天的演唱会取消,
并紧急发送上万封细胞简讯,通知参加“台湾祭”的民众尽速快筛。

屏东垦丁举办“台湾祭”音乐活动,4月1日至3日在垦丁大湾登场,舞台会场和垦丁大街都被满满的游客挤爆,
特别是舞台区有上万民众高举双手狂嗨,肩并肩挤在一起都没有保持社交距离,连主办单位曝光的空拍图也人潮多到看不见尽头。

清明连假首日南下垦丁路段就爆车潮,2日晚间6点车流量已破3万辆次,在垦丁大湾登场的“台湾祭”也涌入逾3万人次。

而垦丁大街上的人潮也不遑多让,挤得水洩不通,还有车子卡在人群中动弹不得。
不过,主办单位2日晚间接获通知,有一名北部确诊者4月1日晚间及2日都到访“台湾祭”,
因此县府团队紧急研议,决定3日台湾祭最后一天的活动停办。

北市联医中兴院区主治医师姜冠宇表示现在台湾要避免“短时间大量感染”,
朝“长时间少量累积感染”的方向走,就不会阻碍台湾与病毒共存的步调,
累积感染是需要的,这是建立“混合免疫社区”的必备条件,
国外是已经大量感染,所以针打够就开放,
台湾则是该打的针打完之后,等到“你身边没有被感染过的朋友,就是你没有朋友”的那一天,就跟别的国家一样,共存大致完成。
姜冠宇表示,现在开始台湾要慢慢放一些病毒进来,除非出现意外变化否则不会停,
这最终应该是每天几百人被感染的状况,不太会让它超过千例,
因为国外死亡率是落在千分之一到二之内,所以压在几百人就不容易有死亡个案出来,医疗也比较好支持,
坦言这个挑战很漫长,也不排除有挫折只好重来,大概会一路到年底。

Omicron疫情尚未终止,但是许多新的研究都指向“与病毒共存”的方向。
台湾感染率虽然低,未来不可能长期执行严格防疫措施,一定会面临如何过度到全民免疫的问题。
而如何从极低感染率以伤害最小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全民免疫,应该要加以规划并透过宣传让群众了解此一进程。
而最近专业医学刊物已陆续就Omicron带来的全民免疫前景,
推出了许多研究成果供各界参考,非常值得我们在制定全民免疫路径时参酌。

对低感染率的台湾来说,在推进到全民免疫的过程中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落差,因此详细规划其进程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不可能长期实施严格防疫措施,在逐步解除防疫时就要将Omicron扩散的速度拖缓,
以免感染人数暴增而使Omicron患者因未获妥善治疗而升高病死率。
同时避免住院人数暴增会挤佔医疗资源,使得其他疾病患者因而延误医治致死。
此外,即便Omicron死亡率低,但超量的感染人数也会使病死人数暴增,
相关处理死者的资源也会立即捉襟见肘,引爆社会上的怨气。

从新冠疫情大流行冲击全球后,各国防疫抗疫都各自依其国情且战且走,不同的国家情况差异很大。
现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开始放松防疫管制,台湾既不可能断绝与国际往来,势必也得走上这条路。
但是要过渡到全民免疫,不能突然就放开所有防疫措施,
必须做好阶段性安排,以免造成对社会、经济与医疗体系的冲击,
并减少人命的损失。在规划全民免疫进程时,有些新的研究成果很有参考价值。

一、首先,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疾病,已走上驯化为轻症的进程,这是自然淘汰的结果。
根据医学专业期刊《刺胳针》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
新冠病毒出现2年多后演化出症状较温和的Omicron,立即成为强势毒株,
到1月下旬已在133 个国家地区发现其踪迹,佔全球新冠病例的85%。
其传播力极强,大部分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临床经验是比普通感冒略重,绝大数人一周以内会恢复。

二、仍有死亡风险,关键在疫苗复盖率。
虽然Omicron症状较轻,但仍有一定的重症率与致死率。
以邻近的香港为例,Omicron病例死亡率初期为5.2%,
主因是当地老年人疫苗复盖率仅3成多,许多死亡病例是因为医疗挤兑而造成,目前其死亡率已降到0.5%左右。
另外,新加坡的 Omicron死亡率为0.1%,其老年人疫苗复盖率为94%,医疗系统负荷虽重,但尚能应对。
转进全民免疫仍要依赖较高的疫苗完全接种率,以台湾现状接种2剂为77.5%、完全接种(包括加强针)也只有50%,还有不少努力的空间。

三、疫苗与其它防疫措施应并行、 预备足够药物。
全民免疫进程必须在疫苗完加持之下,才能有计划地逐步放开防措施,通过轻症主导的自然感染来达到群体免疫。
Omicron的传染力很强,如果採取接种疫苗与其他防疫措施,
病毒株扩散的速度会变慢,会有较少的人感染发病,同时也意味著更少住院与死亡,
虽然这只是把全民免疫的时间拉长,但这样不会挤垮医疗体系造成混乱让非新冠感染者的死亡率增加。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讲,一旦人群达到50%~67%的人口对病毒株产生免疫,
群体免疫效应就会出现,每个病例有效传播数(Rt值)就会降到1以下,病毒株就会成为地方病或甚至在当地消失。

之前有些国家,试图以打疫苗来模拟自然感染以实现群体免疫,例如英国,结果并不如人意。
一方面是疫苗的免疫反应较真实毒株弱,形成的免疫保护不足;
二是Omicron有较强免疫逃逸能力,有些人打过疫苗后还是躲不过被感染。
虽然如此,医学统计数据也证实,即便有免疫逃逸,打过疫苗者感染后也能防止转为重症,不需要住院。
因此要进行全民免疫,首先要尽量提高疫苗覆盖率,再有计划地撤除疫调与隔离等防疫措施,并预备足够药物防止少数的重症者病亡。
开放的速度要以医疗系统负荷能力为准,
如果发现住院的人数增加过快可能超过负荷,就要收紧部份防疫措施来压低病毒传播速度,等到重症数下降,再适度放松防疫。
如此来来回回,到了恢复正常生活后,Rt值仍小于1,那就差不多完成该地区的全民免疫了 。
文章来源: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isks of hospitalisation and death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omicron (B.1.1.529) and delta (B.1.617.2) variants in England: a cohort study
依美国疾控中心与约翰霍普金斯新冠病毒中心的数据显示,
一般流感死亡率约为0.1%,新冠病毒总病例死亡率:0.05%~6%,
疫苗复盖率高的国家,Omicron病例死亡率都在0.1%左右,与流感很接近。
《刺胳针》3月16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在未接种疫苗人群中,Omicron病例死亡率比Delta低80%,重症住院率低70%。
如果是曾经感染其他毒株(所有新冠毒株)的人,相较于无感染史者,其死亡率低80%,重症率低45%。
如果是已完全接种疫苗者,虽然Omicron免疫逃逸能力很强,但仍较未完全接种疫苗者死亡率低了85%,病例住院率少了80%,
这足以证明了完整接种疫苗对保命有很重要的作用。

愿我们的用心 能让你  关注一下本号
[台商总汇]
一个大家值得推荐的平台.
你关注了吗?
我们己经等你很久了!
特供大陆地区的平台
让你在大陆
也能享用台湾美食
体验台商优质商品
赶快按下面二维码去加入我们吧!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进入特供大陆地区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