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母着凉头疼,此为寒气已入少阳经之证。
取脉,左脉弦,关处紧,应小柴胡汤。
单服桂枝汤恐效果不佳,于是调配小柴胡汤,去掉甘草。
甘草,易引起肾脏钠钾失衡,长期小剂量服用易引发肾脏水肿,单次大量服用易引起急性肾水肿。这一点,台湾和日本的中医研究中都有发现。
小生自用甘草量大时,发觉会有腰痛。后经试验,发现诸方剂减去甘草,疗效未必会有多少折扣。于是但凡甘草为配伍臣药时,尽皆去之不用。
家母当日晚喝过之后,第二日有明显好转,但仍有些许头痛、鼻塞,于是早午间仍令其服用小柴胡汤。
晚间取脉,发觉肝脉已不紧,但略浮洪。对柴胡药性不甚明了,但怀疑此乃柴胡所为,踌躇是否继续用小柴胡汤,因此翻找资料。
有言: 柴胡伤肝阴。
由此醒悟,肝阴不足,无力守阳,故肝脉洪。
滋阴守阳者,白芍、龙骨、牡蛎、地黄也。
为保证尽褪寒气,熬煮桂枝山药汤。因脉已不紧,证明寒气已不多,故加桂枝5克,怀山药15克,白芍6克,共取水1.3升煎煮,最后取约200毫升,令其服下。
因只有一个药壶,不便煎煮他药。想到“太太静心口服液”中有龙骨、牡蛎、地黄等药,于是嘱咐其睡前服下一支。
第三日早晨,完全康复。
故此,小柴胡汤用后若肝脉洪大,可用龙骨、牡蛎、白芍、地黄诸药收敛之,可保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