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了年,很多小伙伴开始盘算今年的求职/升职大计了。
作为一个从德国回上海的打工人,我也通过亲身经历/身边的人脉关系,得知了一些行业里的工资水准。
目前比较了解的是外企,TECH,四大咨询公司等等,今后有时间可以给大家输出更多的内容,帮助你们判断是否要回国发展。
另外,回国的地点也很有讲究,在数字化这块,以编程为主的工程师团队正在朝内陆发展,比较典型的城市是武汉/成都/大连(日企为主),上海留下的人基本做项目管理。
言回正传,我们说说TECH大概可以赚多少钱呢?
首先,外企和互联网大厂在薪资待遇上还是存在一定差距。阿里的JAVA工程师一个月税前平均能赚4万2,产品经理的月薪在4万8左右。换算成欧元,年薪区间是7万6到8万6欧元。
不过,大厂的工资时间很长。我观察了下从大厂过来的同事们,他们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7*24随时待命,多晚都在,很少度假。
外企的话,由于work-life-balance比大厂好些,薪资上没有那么有竞争力,但是如果正逢企业发展阶段,或者你有海外工作经历,那么薪资还是比较客观的。
以德国某知名企业为例,该企业对应届生的开价都在1万2人民币/月。不管你是国内硕士毕业,还是海外毕业回国,起薪是一样的。这个其实对海归不一定友好,因为国外读书花的钱财和精力都相对多很多,但毕竟目前疫情的就业形势紧张,我身边有几个小伙伴都从德国回国,接受了这个Offer 。
然而,假设你已经有了海外工作的经历,那么在谈薪资这块就比较有利了。很多外企会问你要上家公司的工资单,他们有一个全球Pay的规则,会在你上一家薪水的基础上,提高一定百分比(当然也有外企说他们的预算只限于某个数值)。
因此,在国外有没有工作过,其实至关重要。一毕业就回国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在北上广深,国外读完书就回来的海归实在太多了。
现在再说说我了解的薪资待遇吧!
注重数字化的外企相对来说比较有钱,也舍得砸钱。公司在招人阶段,headcount只要开得出来,工资都是比较好谈的。
身边有一个海归的程序员,工作年限和资历都不算特别出色,但是他拿到的Offer是一年50万人民币。也许乍一听不是很高,但是国内的税低,到手也不少了。
这是有海外经历的普通程序员的薪资,如果能到Manager级别,那么薪资就更高了。
我知道的上海几家外企的Manager基本在60-80万人民币/年。他们都不再自己写代码了,以管理团队和项目交付为主。
Director级别的就往上边再乘一个倍数,能到120-150万人民币/年。有些企业想吸引人才,但手上的预算又没有这么多,怎么办呢?他们想到的法子是把Senior Manager都换个职称升到Director。
升职加薪,再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是升职更重要,还是加薪更紧急呢?这是我最近在思考的话题,也和同事们聊了一下,以后给大家分享。
大家了解的国内薪资如何呢?如果有确定的具体岗位所匹配的薪资,欢迎留言。我列举的几个数字也是我了解的,当然不包括全部的外企,如果你们知道的不符合我上面所列的,也请轻拍。
最后,土豆国的小伙伴们,甜猫还是要和你们啰嗦一句:大家在德国就业一定要擦亮眼睛,能去好一些的德国公司就去当地公司。实在不行,也至少要保证你们的合同都是正规的。
将来你们要回国发展的话,这对你们下一份工作是很有影响的。不仅薪资上要参考,还要做背调(我的企业在我入职前就找了德国经理)。
祝大家新的一年虎虎生威,升职加薪❤️
未来会更多分享回国发展的内容,有空也会考虑给你们办讲座,信息都在我的公众号里:
END
中德ICE讲座:德国大厂求职秘诀
报名最后一天!
👇抓紧扫二维码报名,或者直接微信给甜猫(daguo791355)👇
偷偷分享一份德国保时捷,SAP,亚马逊的面试秘籍!
【求职整理】
【回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