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皮疹、肿胀的腿、堵塞的血管和突然死亡,这是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患者体内异常凝血生成的大大小小的血块就是这些并发症背后的元凶!任何患有严重疾病的人都有发生血栓的风险,但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似乎更为容易。
来自荷兰和法国的研究表明,20%到30%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体内出现血块。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一些合理的假设来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然而,随着死亡人数的剧增,研究人员不得不竞相测试凝血抑制药物。
近日,Nature News刊发了一篇题为:Coronavirus blood-clot mystery intensifies 的文章,对重症新冠患者出现的异常凝血现象及其针对性治疗方法进行报道。
双重打击
血凝块是由细胞和蛋白质组成的胶状团块,同时也是人体止血的机制。一些研究发现凝血已经成为重症新冠患者的一个关键特征,但令人困惑的是——新冠病毒是如何影响机体进而产生异常凝血的?
血液稀释剂不能完全防止新冠患者的凝血,许多感染了SARS-CoV-2的年轻人死于大脑血管堵塞引起的中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许多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的一种蛋白片段——D-dimer的水平大幅度升高,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质片段是在血栓溶解时产生的。因此,高水平的D-dimer似乎成为预测住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更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还在毛细血管中观察到了微型血块: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血液学家Jeffrey Laurence及其同事检查了3个新冠肺炎感染者的肺和皮肤样本,发现毛细血管被血块堵塞。同时,其他的研究小组也有类似的发现。
这是一个非常新的研究发现,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的血氧指数非常低,以及为什么机械通气往往没有帮助,这同样是一种‘双重打击’,不仅仅痰液等阻塞了呼吸道和肺泡,微型血块也限制了含氧血液的流动。
病毒的影响
直到目前,新冠肺炎患者为什么会发生凝血仍然是个谜。一种可能性是SARS-CoV-2直接攻击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也表达ACE2受体。之前,多项研究也表明血管内皮细胞是可以被感染。
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的Peter Liu表示:“对于健康人来说,血管是一条非常光滑的管道,因此能有效阻止血块的形成。但是病毒感染会破坏这些细胞,促使它们大量产生蛋白质,从而触发凝血这一过程。”
除此之外,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也会影响凝血。在一些患者身上,病毒感染会促使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从而加剧炎症,而炎症与凝血的各种途径密切相关。病毒感染还会激活补体系统,这也是一种引发凝血的防御机制。
哥伦比亚大学血液学研究项目主任Agnes Lee谈到:“补体、炎症和凝血,所有这些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的,而在一些新冠肺炎患者体内,这些系统都处于过度激活状态。”
竞相采用新疗法
研究人员在研究新冠肺炎患者异常凝血的具体机制的同时,他们也在加紧试验旨在预防和消除凝血的新疗法。血液稀释药物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标准治疗药物,新冠肺炎患者也不例外,然而,其剂量一直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
对此,纽约市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接受了血液稀释剂治疗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低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但研究小组不能排除造成这种结果的其他可能性解释,而且大剂量服用这些药物也存在风险。
美国、加拿大和瑞士等国家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展一项临床试验,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的标准血液稀释剂和更高剂量的血液稀释剂进行比较。同时,美国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科学家也开始组织一项临床试验,以评估一种更有效的凝血药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治疗效果。这种药物药效更强,但比血液稀释剂更容易引起严重出血。
科学家们希望这些临床试验可以提供必要的数据,从而帮助医生做出艰难的治疗决定。对此,Agnes Lee较为担忧地表示:“人们正在改变他们的治疗方法,以应对当前的情况,但我们必须记住,最重要的是首先不要对患者有伤害。”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1403-8
BioWorld
BioWorld始终致力于报道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最重要、最有趣的研究进展,目前全网已有30万学者关注,现组建生命科学/医学/科普领域交流群。如需进群,请长按下面二维码,添加管理员微信。
温馨提示:添加管理员微信时请备注(姓名/学校/专业/职位),以便我们邀请您进入相应交流群。
点在看,传递你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