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时间管理呢?
说真的,其实我很不喜欢做规划,条条框框,因为那种不符合我自由无拘无束的风格,但是时间管理却又真的重要到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了。
💗 时间颗粒度
以前在电视剧里常会看到职场大佬们因为对方的迟到几分钟而直接走掉,觉得很耍大牌,现在再看这样的场景,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不单单只是因为大佬们的时间就是金钱💰,更多的是我们每个人对时间管理的不一致,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比如,有的人很不喜欢和人电话沟通,喜欢文字,而有的人就喜欢电话沟通,一个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一个时间颗粒度是半小时了。
再比如,像我的偶像,他吃饭一定是15分钟之内解决了的,他的时间颗粒度就是15分钟,而其它大部分人就是1小时计算(所以大佬能成为大佬是有原因的哈哈)
就是当一个人越来越值钱的时候,时间颗粒度就会越来越细!
刚毕业的人会愿意花1天的时间漫无目的地转悠大北京,而几年后,即使有时间,也不一定会愿意去花1天的时间去玩了。
还记得几年前王健林的作息行程表吗?有的看到的是他的努力、有的人看到的是他的时间管理,人家的时间颗粒度就是15分钟,30分钟。
二、30分钟里省出30小时
时间管理,不是30分钟里如何省出10分钟,而应该是30分钟里做出的决定可以省出30小时!
去逛街看电影还是待在家里看书?
去蹦迪还是去写写文章?
去外地旅行个还是用几天的时间去写个课?
每一种选择都没有对与错,不过是我们的选择服务于我们的目标,从而做到时间管理。
如果我们目标里是和新同事建立好关系,那就可以去逛街看电影去,如果我们的目标里是要出书,那就选择在家看书写书。
所以还是需要给自己规划好年度目标、月目标、日目标(常规操作)
根据目标去判断这件事该不该去做,实在不晓得怎么判断的话,就记住人生就三件事,健康、亲密关系、事业。(平常不知道干嘛,无所事事的时候也可以想想这三件事)
至于这个省出30小时,我觉得是有2种做法的,一种是该不该去做,一种是思考该怎么做。
比如选择去做当下有复利、有积累的事情:
比如做闲鱼和做知乎好物/小红书,看上去难度系数差不多,但是知乎文章/小红书会有长尾流量,所以能持续带来收益,边际交付时间低,一份时间付出,持续能获得收益,并且图文内容还可以分发到百家号、今日头条等等图文带货平台上。而闲鱼,就是一次性的(当然很多商业都是边际交付时间很高的)
更强大的案例就是录播课、软件、程序应用等等,这种就是你服务1人和服务1万人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人数的增加而需要额外付出时间。
再比如,花几天时间去做招聘,打造团队,让团队人帮你去干事,这也是很省时间的办法。
而职场的日常经历,也是在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毕竟专业能力就是一点点的积累下来的呀。
以上部分属于个人陋见
假期的第一天,你有放假了么?
各位晚安😴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一起加油💪
我,爱吃西蓝花、走在实现自由的路上
分享日常所思所想、所做所为
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点启发
都看到这里了,不关注下我嘛
2022/4/3 持续写作的第 120 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