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某站的有人问:
“就是没有烫伤的情况下,每次拔罐儿特别多的水泡怎么个回事儿???而且不疼。”
Luke回答:
有几种可能性。
一,拔罐时,用的火过大或抽气枪抽气过猛等罐器附着在皮肤时吸附力很大+留罐时间过长的话,容易出现起水泡现状,也最为常见。尤其用大号竹罐拔罐时相对容易出现这样的现状,竹罐,相比看起来同样大小的玻璃罐吸附力大,且不透明,看不到皮肤情况或变化。
二,患者(局部)气虚等某些症状导致拔罐后皮肤容易出现水泡。可能需要服用中药等的方法调理身体。
三,出现水泡部位可能有病理情况或病理产物存在并不容易代谢掉,刚好遇到拔罐,从出现皮肤水泡等的现状代谢掉。
中医师按患者的症状,常规施术拔罐后出现拔罐部位发出水泡,是因为患者身体状态或症状的反应,并不是属于医疗事故。(往往被患者误认为医疗事故)
水泡部位常规消毒后,考虑地球重力作用方向,找个适当位置(一般是在水泡的最下边)用三棱针之类戳破(不是撕开或撕掉皮肤)后挤出渗出的津液,再次消毒并贴上无菌纱布类即可。
起了水泡的那几天可能不方便洗澡等,需要留意保护好皮肤不被磨破或抓破,以免局部二次感染等。
另外,有种拔罐法,是特地(故意)拔出水泡。为有些慢性症状、顽固性症状而设的拔罐法,针对性的症状改善效果确实不错。不过一般的中医门诊、中医馆就医(治疗室)环境下用此方法的较为少。
这种拔罐发泡法是重要穴位部(包括阿是穴部)大面积拔出很多病理性质的津液(属于瘀血范畴的津液,津液的味道一般极为难闻+腥臭),正因如此,患者容易感到口干口渴等症状,中医师提前准备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来及时给患者口服补水补液。
中医师认为患者的症状需要做这种拔罐发泡的话,先让患者熟知拔罐发泡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等及注意事项(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