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孩子找的对象你看不上,一定不要拼命反对,这样会适得其反


朋友家的女儿突然回来了,她已经出走整整三年,为了一个她家人都看不上的非主流穷小子,不惜背井离乡,与父母亲人决裂。这三年来,她除了偶尔在QQ上和家人报个平安外,没有任何联系,也从来不曾说出她的现状与住址。
然而,就在朋友经过几年时间,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之后,女儿突然回来了,并且说已经和那个男孩分手。并且积极地要求父母给她介绍对象。
回忆三年前的那段时间,朋友为了这个女儿,半年瘦了二十斤。

朋友的女儿从小到大算是乖乖女,但成绩并不好,所以高中毕业后,准备去学美容技术。就在朋友已经给女儿找到学校并且已经交了学费的时候,女儿突然宣布恋爱了。是摇一摇摇到的一个外地男孩。
朋友想着反正也18岁了,也不能读大学,恋爱就恋爱吧,就让女儿把男孩子带到父母面前见了面,谁料一见面大跌眼镜,竖起将近10厘米的挑染彩色头发,带着夸张的耳针,两条手臂纹满了纹身,即使特意穿了长袖,也盖不住一直延伸到手背上的夸张纹身。
父母一眼就否定了,坚决要求女儿和男孩子分手,但仅仅和男孩认识半个月的女儿竟然坚决不肯分手,为了这个男孩子,连已经交了钱的学校都不肯去读了,就直接去了男孩子工作发廊附近的超市打工去了,连家都不肯回了。

朋友多次去围追堵截,把女儿带回家,并且带回了老家,但最后依然无法阻挡女儿奔向男孩子的脚步,在几千里外的老家,依然逃过了母亲的眼睛,悄悄从偏僻的村庄,独自走到镇上搭车逃跑了。
这一去,再也不回来,除了给母亲报个平安。既不说现状,也不说自己的地址,从父母这一方面来看,除了知道她还活着,其他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了。
朋友夫妻很是郁闷,为了孩子的成长,多年来朋友一直做全职妈妈,老公一个人打工,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从来不舍得让孩子做留守儿童,即使明知道孩子成绩不好也坚持带在身边读书,舍不得放手,就是想着哪怕孩子成绩不好,起码在父母身边好好教育,成长一个有头脑三观正的人。

然而,现实打击得她体无完肤,从小到大一天也舍不得放手,教育出来的孩子竟然如此叛逆,而三年过去了,朋友慢慢从失败的体验中走出来,想着如果孩子依然执意和对方在一起,就同意了。
没想到还没有等到和女儿说出口这个打算,女儿突然回来了,说和那个男孩一起三年,已经消磨掉了全部的爱情,并且说两个人在一起三年,其实从头到尾都在闹,只是对方并不想分手,而她为了男孩子放弃了爹妈,觉得一下子分手回家,很没有面子,才又坚持了三年,终于坚持不下去了,还是选择了回到家里。
所幸还没有生孩子,朋友夫妻俩为女儿迷途知返感到高兴。
很多家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年轻人恋爱不被父母看好,遇到父母的强烈反对,而结局往往是父母越反对,态度越坚决。这种现象对于女孩子来说尤其常见,往往被人斥责为恋爱脑。
其实这种现象是有一种的科学道理在其中。

心理学上有一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大家都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两个家族互相仇恨,所以他们的相爱遇到了家族的强烈反对,但强烈的反对并没有能够拆散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同样咱们的梁祝故事也是同样。
再看我们的身边,更是有着很多同类现象,越是父母剧烈反对的恋爱,越是爱得热烈,爱得要死要活,爱得不顾一切,甚至愿意为了对方放弃整个世界。
而在这些爱得不顾一切的感情中,绝大部分其实并不比普通的恋爱更加牢固,甚至有些条件真的往往不够成熟,之所以爱得那么热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恋情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强大阻力。

为什么家庭的阻力能够让年轻人的爱情更加热烈呢?这主要是跟和有趋向稳定、和谐的本能有关。就像被敲打的锣鼓有趋于和谐和稳定状态的趋势一样。当爱情遇到阻力就会产生不和谐不稳定的状态。于是情侣为了改变这样不稳定的状态,就会拼命地反抗,克服困难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也就是说,一对进入恋爱的男女,也许无人干涉的情况下只不过感情平平,一旦遇到强大的阻力反倒会激起他们共同抵抗外力的斗志,为维护这段不被人赞同的感情全力以赴。
生活中有很多家庭都会遇到这种,父母看不上孩子的对象,而强烈反对,而强烈反对的结果往往让人失望。
那么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阻力越大越难分开一对情侣,作为不看好孩子对象的父母,其实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在表明自己反对的态度后,如果孩子有极端抵触的情绪,建议放平心态,好好考虑一下现状,给孩子一点空间,尊重一下孩子,如果两个人真的不合适,给他们一点时间与自由,也许他们自己就走向了分手。

就算他们没有分手的迹象,你强烈反对的结果往往也是让他们走向更极端的情况。孩子是成年人,他们有选择人生伴侣的自由,并非所有的家长都能够预知未来,作为家长,只有权利提出建议,而没有强行替孩子选择人生的权利,即使因为孩子年轻走了弯路,有时候,这弯路也是成长所必须的。父母如果强行插手孩子的感情选择,也许没有起到帮忙效果反而事与愿违。
文/张小蝉原创
图/来自网络侵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