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宣布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就一直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国在很多地方都有不足之处。最开始我国的军事理念是向苏联学习,之后发展成向自己学习,这体现了我国军事理念的转变。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思想上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不足已经思想的逐渐偏驳,我国的新中国初期的发展逐渐缓慢甚至在短暂的时间内出现退后。
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是一场专门针对批判教条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会议,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会议会一直不断扩大,最后扩大至上千人。在这些要被批判的人中,其中要数粟裕的问题最为突出。虽然在次会议之前,粟裕也进行过几次反思,做过几次检讨,但是粟裕最终都没能得到将帅们的认可,仍然属于个人主义。
粟裕于1907年出生于湖南会同,同乌兰夫一样,粟裕也是少数民族。自小,粟裕就开始接受教育,其后更是步步升学,直到1927年,当时还未满20岁的粟裕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说,粟裕也许是一个天生就会打仗的人。
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粟裕在军事领域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和能力,粟裕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淮海战役、朝鲜战役等著名战役。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粟裕更是被授予了大将军的军衔,给予了八一勋章,人们更是将粟裕列为开国十大将的首位。
粟裕混迹军队几十年,在部队中肯定有支持他相信他的人,但是却只有粟裕的几个老部下在会议上站出来替粟裕辩解。然而想要批判粟裕的人却是彭德怀等人,粟裕的几个老部下在彭德怀等人的面前连话都说不上,粟裕当时的处境可谓是十分危急。
彭德怀等人为何要逮着粟裕不放,始终给他戴上个人主义帽子,这还得从彭德怀和粟裕共事的时候说起。粟裕的业务能力是极好的,但是就是在上下级沟通的时候经常出现问题,经常因为工作的事情和彭德怀、聂帅等人发生争吵。
粟裕和彭德怀等人的矛盾日益加深,这就引起了彭德怀等人的不满,彭德怀等人就称粟裕极具野心,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分子。由于彭德怀的地位远远高于会议在场的其他人,在场根本没有能为粟裕说话的人。
但是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刻,萧劲光请来了毛主席,从而扭转了会议的局面,解救了粟裕。萧劲光于1903出生于湖南长沙,1922年萧劲光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1931年的时候,粟裕和萧劲光就已经结识了,其后更是在各种战斗中形成了深厚的友谊。
粟裕和萧劲光相识几十年,早已形成了深厚的战友情,对于粟裕的人品和品德早已知晓。萧劲光非常了解自己的老战友粟裕,他知晓粟裕是绝对不可能想夺彭德怀的权的,彭德怀只是误解了他,因此萧劲光站出来为粟裕说话。
萧劲光愿意站出来为粟裕说话,这是其一,萧劲光的话能不能起作用这是其二。在会议上,有人愿意站出来替粟裕说话,但是毕竟人微言轻,不仅没有起到帮助粟裕的作用,甚至一不小心还会殃及自身,因此千人的会议上却只有寥寥几人愿意为粟裕说话。
萧劲光能够成功为粟裕说话还得从萧劲光的身份说起。萧劲光不仅是毛主席亲自授予的海军司令员,还是毛主席的爱将,可见萧劲光的地位之高。这样一个人站出来为粟裕说话,彭德怀肯定还是会给几分脸面的,更何况萧劲光还请来了毛主席。
萧劲光将毛主席对于粟裕这件事的态度带到了会议之上,自然没有人能够再为难粟裕。但是在这次会议之上,国防部只是口头上为粟裕证明了清白。会议之后,粟裕仍然还是有军政地位的,受到总理等人的保护,因此也没有人敢动他。一直到粟裕去世十年之后,中央才为粟裕平反。
结语:
在人微言轻的年代,萧劲光肯站出来为粟裕说话,这就证明了萧劲光高尚的品德,相信不管粟裕是否与萧劲光交好,萧劲光都会站出来。在会议之后,萧劲光并没有与粟裕疏远,相反,两人还经常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好不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