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驾机叛逃台湾的3名大陆飞行员,结局怎样了?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陆龟蒙的《江湖散人歌》中有这样一句话:“太宗基业甚牢固,小丑背叛当歼夷。”从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古人对叛徒的厌恶与痛恨。
其实从古至今,叛徒这个词在人们眼中都是望则生厌的存在,比如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他们最怕的从不是战死沙场,而是被“自己人”背后捅刀子。
如果说战乱年代的叛逃,有些还可以理解为形势所迫,那么和平年代出现的叛徒基本就可以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了。
我们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紧张,为了获取大陆情报,台湾还曾暗地里以高官厚禄招降一些大陆军官,有不少意志不坚定的人在那时经不住诱惑叛逃到了台湾。
接下来要讲到的三个人就是这“叛逃大队”中的成员,那么,究竟是怎么样的巨额利益,让他们不顾道德跟信仰去背叛栽培自己的祖国,转投台湾麾下?他们叛逃到台湾后结局又如何呢?
吴荣根:曾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高材生,因贪财好色逃往台湾
第一个要讲到的叛逃者名叫吴荣根,他于1974年参军,因其文化水平较高,在进入航校后他成为了国家重点培育的优秀飞行员。
不过吴荣根并不是什么坚定的爱国人士,相反,他非常自私虚荣。在平日闲暇时间里,吴荣根经常会听一些敌台广播,他非常向往广播中所描述的那个纸醉金迷、环境优渥的地方。
每当他听完广播后回到艰苦训练的现实生活中时,吴荣根想要逃往台湾的意志就会更坚定几分。
1982年10月16日,蓄谋已久的吴荣根终于迎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绝佳机会。这一天,他先是假意照上级指示驾驶米格-19战斗机从山东文登起飞,随后为了顺利执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向地面传达错误信息,说是飞机出故障需要调试一段时间。

鉴于吴荣根过往的表现,我军并没有对此说辞有所怀疑,结果就给了叛徒可乘之机。吴荣根借机迅速飞往韩国,由于当时中韩关系一般,中国也没有办法及时将其引渡回国。
10月31日,休整完毕的吴荣根又从韩国飞往台湾,并顺利连人带机投降台湾。台湾方面很高兴吸纳了这样一个大陆人才,直接奖励了他五千两黄金并授予其少校军衔,随后当时的台湾陆军总司令还将他收为了义子。
值得一提的是,吴荣根所驾驶的战斗机于1985年被归还回了大陆,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可以说,刚到台湾的吴荣根也是有过一段风光无限的日子的。不过天道好轮回,1987年吴荣根遇上了一个改变他后半生的女人——环亚夜总会副理刘积顺。其实刘积顺并不喜欢这个叛徒,她只是看中了吴荣根手中的巨款。
吴刘两人同居不久后,刘积顺便怀了孕,然而没等吴荣根欢喜几天,一场谋划已久的敲诈案就发生了。拿到千万分手费后的刘积顺迅速逃往了国外,曾经风光一时的吴荣根则落得个人财两空的境地,也是活该。
为了继续维持生计,吴荣根后来转至政战学校担任讲师,然后在1990年与语文训练中心的女子姜月惠结婚。
1994年12月31日,吴荣根以中校军衔退伍,不甘于此的他决定移民美国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可这一次他再没有好运了,到达美国后的他过得相当失意。
晚年的吴荣根忆起祖国,也曾动过落叶归根的念头,但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中国不会留给叛徒半分土地!

王学成:干部家庭出身,曾是吴荣根同窗
在驾机叛逃的三人中,最令人意想不到也不能理解的一个人便是王学成了。王学成的出身非常好,其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国家高级干部,一般来说,这种身世背景的人应该从小便开始接触爱国思想,怎么沦落到做叛徒的地步呢?
其实王学成自幼就很少与祖父和父亲接触,身兼要职的他们因为忙于工作,根本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陪伴年幼的王学成。
王学成的童年是在奶奶身边度过的,上高中的时候,王学成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并随他们一起去了武汉,但一家人还没相处多久,他便在祖父的鼓励下选择了高中毕业后参军。
然而未等王学成做出一番成绩来,一直引导和鼓励他的祖父便去世了,他的人生路也从此开始慢慢偏移。
1974年,也就是在祖父去世不久后,王学成便被保定一所空军初级航校录取了。在初级航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又进入了南方某空军飞行学校受训,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飞行部队工作,并在服务几年后被提拔为了中队长。
不得不说,王学成的从军路可以走得如此顺畅,其身世背景发了不小的力。不过显然,王学成不仅没有觉得自己在享受干部子弟待遇的同时应该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还很不满意军中严苛的规定。
军队日常的乏味枯燥和超高要求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其实尚在学校时,王学成就对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些不满了,可彼时的他还不知道,等到离开学校真正进入部队工作后,等待他的只有更加严苛的要求。
果不其然,毕业后顺利成为飞行员的王学成非常恼火军队的条条框框。当时国家相当重视人才培养,所以王学成平日里要接受大量的飞行训练,同时由于军规限制他还不能随意外出,并且十天才能回家探亲一次。

这些规定在我们看来算是军队的基本要求,但是从小养尊处优的王学成却觉得自己的人身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枯燥的军队生活让他倍感压抑。
1980年,王学成经父母介绍认识了一个女孩,两人交往不久后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然而,这对小夫妻刚新婚没几天便因工作原因被迫分隔,王学成对部队的怨怼也因此上升到了顶点。
1982年,王学成听说自己过去的同窗吴荣根竟然驾机投奔了台湾,还得到了台湾给予的巨额奖金和重点培养,在海岸那边混得是风生水起。联想到自己如今清苦的军营生活,王学成心中非常不平衡,大家以前都是同学,凭什么吴荣根如今过得这么好。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了王学成的脑中。
1983年11月14日,王学成的机会终于来了。这天,王学成按照部队指示驾驶着一架歼-5战斗机从浙江岱山机场起飞,可是升空后,他并没有沿原定计划路线飞行,而是直接冲着台湾飞去。
本着对战友的信任加上王学成家庭背景的加持,我军起初并没有怀疑他有什么不轨之心,所以等到人们察觉到情况不对时,已经来不及控制局面了。
飞到台湾上空以后,台湾那边分不清这架突然闯入的飞机是敌是友,于是派遣了两架战斗机一路监视王学成所驾驶的飞机直到他降落在台湾机场。
一落地,王学成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是真心来投诚的,这架战斗机就是自己投名状。在得知王学成身世后,台湾那边如获至宝,对这架台湾当时还没有的歼-5型战斗机也是津津乐道。不过他们可能没想到,这个机型我军已经使用多年,都快退休了。
王学成投诚台湾后,台湾先是奖励了他三千两黄金,并授予其上校军衔,在听闻王学成的妻子还在大陆后,台湾又提出要给他介绍一位更加年轻貌美的妻子。可笑的是王学成在大陆时还同新婚妻子表现得恩爱无间,结果一见台湾介绍的这位美女便将原配抛在了脑后。
王学成后来的日子其实过得还不错,虽然因为炒股亏掉了不少钱,后来又同妻子离了婚,但晚年靠收租生活也算安稳。
台湾对王学成看上去很重视,实则只是将他立为招安更多大陆军官的招牌,并没有放实权给他,毕竟说到底这可是叛徒,万一哪天又因为利益反水了呢。王学成对这些倒是不在乎,他本来就好逸恶劳,挂个虚职还生活富足反而顺了他的意。
话说回来,王学成本人是好过了,可他留在大陆的父母和妻子就惨了。王家原本也是干部家庭,就因为出了王学成这个叛徒最后名声毁于一旦,王学成的父母也因此被国家调查监视,出门还要被被人指指点点。这个结果王学成并非想不到,只是他生性冷漠自私,只顾自己快活根本不愿管亲人死活罢了。

孙天勤:叛逃计划制定周密,尝试两次方才成功
1983年8月7日,空军试飞团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孙天勤借试验飞行之机,驾驶试飞团045号歼-7I战斗机从辽宁大连机场起飞,飞抵韩国汉城K16基地。
8月24日,孙天勤乘坐专机并在台湾战斗机的保驾护航下抵达了台湾,随后台湾政府为他接风洗尘,奖励其七千两黄金并授予他上校军衔。
在8月7日正式起飞前,孙天勤曾做过详细计划,估算过抵达韩国的路线距离及其所需的燃料多少,还在5日那天尝试过一次逃跑,不过最终因燃料不足以失败告终。
两天后,在确定飞机燃料充足的情况下,孙天勤再次按照计划路线飞行,这一次,他成功了。
孙天勤叛逃的理由同前两名叛徒有些不同,就他自己所述,这一切都与他父亲有关。孙天勤的父亲因曾任公私合营中的资方代理人被扣上“反动资本家”的罪名遭迫害,跳井自杀,当时孙天勤也遭到牵连,被停飞。

后来,孙父得以平反,但曾伤害和恶意污蔑孙家的人并未受到惩治,这就导致孙天勤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加上后来家庭的不和睦,他开始寻起了别的出路。
恰好当时有一些大陆军人投奔到台湾还获得了高官厚禄,其中还包括了他曾经的同学,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孙天勤最终走上了背叛国家的不归路。
到达台湾后,孙天勤也确实获得了自己渴望的高官厚禄,但同时他也失去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没错,孙天勤是真的热爱自己飞行员的工作,且心怀建功立业的抱负的。
可台湾当然是不可能让叛徒身负重职的,所以孙天勤后来因再不得重用日益消沉,退役后选择移民加拿大,晚年才重回台湾生活。
两岸关系缓和,台湾废止招降办法
在上述三人叛逃前后几年间,两岸仍有数起类似事件发生。1988年9月11日,解放军鉴于两岸关系的缓和,宣布停止执行1962年颁布的对驾机起义的奖励方法。作为回应,台湾当局也宣布废止所谓的重赏招降办法。此后,类似叛逃事件才逐渐消弭。
不过不论时代和政策如何变,过去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已不可挽回,叛徒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故土也再不会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