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英国版《甄嬛传》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亨利七世是在三十年“玫瑰战争”的废墟之上建立的都铎王朝,国家还不太平。北边苏格兰虎视眈眈;东边法兰西在欧洲大陆的经营初见成效,控制了意大利北部、瑞士、荷兰地区;西班牙初步统一,又发现了新大陆,国运如日中天。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是神圣罗马帝国,跟法国还有联姻关系。亨利七世的办法就是“拖”,以拖待变,看谁命硬。

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先去世,幼主玛丽.斯图亚特女王即位,对英格兰的威胁降低。亨利七世随即联合神罗对法国作战,派遣两万五千步兵、一千六百骑兵入寇法国。法国一看大事不好,忙与神罗割地议和,答应给英格兰七十五万克朗“车马费”。不久,法王又伺机而动,很快占领了意大利北部。被人占了便宜的教皇很不爽,神罗皇帝不满、西班牙国王不满、英格兰国王不满,于是大家组团搞了一个反法联盟。英格兰还与西班牙联姻,英格兰阿瑟王子迎娶西班牙阿拉贡的公主凯瑟琳。后来阿瑟王子意外坠马身亡,亨利七世既舍不得英西同盟,更舍不得西班牙的巨额财礼,坚决不退婚,让另外的儿子亨利,迎娶嫂子凯瑟琳。
大猪蹄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共有六任王后。其中三个叫凯瑟琳和两个安妮(好名字就那几个,重名率较高)。六位王后的结局基本遵循,离婚—被赐死—产褥热死的规律。


第一任是西班牙双王之女,家世显赫,大亨利六岁的凯瑟琳公主。刚成年的亨利先娶妻再加冕,完成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圣经教义上写,兄娶哥嫂必绝后。凯瑟琳多次怀孕,六个孩子只存活了玛丽.都铎公主,不知算不算被诅咒。英格兰还是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从生到婚姻到死都要服从天主教会的安排,就连国王也不例外。凯瑟琳王后虽气质高贵,在政治外交场合都能母仪天下,但亨利八世没得到儿子,见凯瑟琳韶华渐逝,就向罗马教皇提出解除婚姻。

续娶寡嫂本就与教会教意不合,也是当时教皇批条子特别恩准的。西班牙又是欧洲当时的强权国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就是凯瑟琳王后的亲外甥,亨利八世要求离婚的时候,查理五世的军队正洗劫罗马,俘虏了教皇。罗马教皇克雷蒙七世既不想否定前任的决定,又不敢得罪“大客户”,就连着六年拒绝了英王的离婚申请。

第二任是安妮·博林,英格兰外交官托马斯·博林的次女,年轻貌美,原是凯瑟琳王后的侍从女官,后荣升为亨利八世的情妇。当时的罗马教廷不仅要干预英国的宗教事务,还掌握着英格兰三分之一的地产,全英国五分之一的财富,每年还从英国头上赚取大量钱财。安妮不断跟亨利八世扇枕边风,坚定亨利八世背弃罗马教廷的决心。

1530年,办事不利的英国约克主教去世,亨利八世借机把信仰新教的托马斯·克兰麦,扶上坎特伯雷大主教,立马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启用了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nwell)等一批宗教改革派。
1531年,亨利八世也不理会罗马教廷批准不批准,将凯瑟琳王后驱逐出宫廷,让安妮直接搬进了王后的房间。为了逼凯瑟琳同意离婚,不再允许公主见亲妈,分别软禁起来。为了避免“儿子”被定义为私生子,1532年亨利八世与安妮秘密结婚,不久安妮怀孕。秘密婚礼不够名正言顺,1533年1月25日,亨利八世和安妮在伦敦又举行了第二次婚礼。
一不做二不休,在亨利八世授意下,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5月23日,工具人托马斯·坎特伯雷大主教宣布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婚姻无效。5月28日,大主教宣布亨利八世与安妮的婚姻合法有效。罗马教廷怒了,教皇宣布将亨利八世和克兰麦主教“逐出”教会,坚持亨利八世与安妮的婚姻无效。亨利八世铁了心与罗马教廷决裂,成立了一个新的教会体系:英国国教圣公会。又采取了一系列雷霆手段,颁布新法、囚禁反对者等。
加冕仪式后,安妮在最喜欢的格林尼治宫安顿下来,准备待产。超过250个仆人专职伺候新王后,60个贵族侍女陪伴左右,全英国都在眼巴巴盼着新王子的降生。1533年9月7日,安妮早产下一个女孩,取名伊丽莎白。小公主的出世,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事先准备好的宣布王子诞生的信件都被匆匆修改,依照传统为继承人诞生而举行的比武比赛也被取消。到了1534年圣诞节的时候,安妮又经历了一次胎死腹中和一次流产,亨利八世已开始和宠臣讨论,与安妮离婚的方案了。克伦威尔一派利用国王这一心理,处心积虑加诬陷,指控安妮犯下通奸、乱伦、叛国、施巫术等严重罪行,最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于1536年将安妮斩首。
凯瑟琳王后被废以后,亨利八世把玛丽的身份,由尊贵的公主降为私生女,遣散她的近身仆人,差遣她去照顾刚出生的妹妹。性格刚强的玛丽一直坚决拒绝承认安妮王后,与父亲亨利八世的关系也极度恶化,三年都没怎么说过话。凯瑟琳王后病危,玛丽甚至不被允许去探望。1536年1月8日,原配凯瑟琳王后郁郁而终。玛丽被剥夺了继承权,被迫接受了新《继承法案》,认可自己是私生子,妹妹伊丽莎白公主为王位继承人。
第三任是珍·西摩,1536年5月,亨利八世跟安妮的侍从珍·西摩好上了。命运轮转,伊丽莎白公主,也被宣布为私生子,赶出了王宫。安妮被处死后第二天,亨利八世随即与简·西摩订婚。十天后便正式举行婚礼。珍·西摩终于给亨八生下了梦寐以求的儿子爱德华,却死于产褥热。与前几任皇后“待遇”不同,亨利八世亲自主持了简的葬礼,整日穿着黑衣,竟忍了三年没再婚,在临终前还要求同她合葬。

第四任是神圣罗马帝国克莱沃一小公国的公主安妮,由克伦威尔策划的新教国家政治联姻。婚后半年不到,亨利就要闹着离婚,原因竟是真人与订婚时的画像严重不符。新任安妮王后,或许是内心有愧,又或许是听到了亨利婚史,反正是很识时务地宣称两人没圆房,还自责说之前和另一个欧洲贵族订过婚。亨利八世对这次体面的离婚很满意,赐她“国王亲爱的姐妹”的光荣称号,赠送她许多财产,还允许她自由出入宫廷。权臣克伦威尔因办事不力和政敌的大肆攻击而倒台,被国王斩首。

第五任是凯瑟琳·霍华德,当过前任安妮王后的侍从女官,还是被砍头的安妮·博林的表妹(亨利八世是兔子专吃窝边草)。亨利八世和安妮离婚没几天,就和凯瑟琳结婚了。没想到凯瑟琳是海后,跟旧情人和朝臣发生奸情,还被抓个现行。亨利八世勃然大怒,以通奸罪将凯瑟琳斩首。
第六任是有过两次婚姻的寡妇,凯瑟琳·帕尔。晚年的亨利八世,严重肥胖、疾病缠身、多疑易怒。31岁的凯瑟琳·帕尔性格好,陪伴老国王走完人生路。凯瑟琳·帕尔和亨利八世的三个子女关系,都很融洽,并促成了亨利八世与两个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的和解。四年之后,亨利八世去世,凯瑟琳王后又嫁给了曾经的爱人,第三任王后简·西摩的哥哥,托马斯·西摩。凯瑟琳·帕尔后因生产,死于产褥热。
权力的游戏
亨利八世因为王子爱德华出生,决定重新修改《继承法案》。 爱德华自然是王位第一继承人,私生女的玛丽和伊丽莎白同样也被列入,不过排名靠后。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 9岁的爱德华即位,史称爱德华六世。舅父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摄政。
改嫁后的凯瑟琳·帕尔,对玛丽和伊丽莎白公主都不错,还把伊丽莎白养在身边。凯瑟琳嫁给托马斯·西摩后不久怀孕,托马斯·西摩闲得无聊,居然打起十三岁伊莉莎白公主的主意。白天追逐着伊丽莎白,半夜还跑到伊丽莎白的卧室里谈心。凯瑟琳·帕尔因产褥热亡故,托马斯·西摩更是异想天开,想和伊丽莎白结婚,并控制她来获得王权,这想法显然触动了哥哥爱德华·西摩的利益。
爱德华·西摩给弟弟托马斯·西摩安了一系列罪名,早早送他上了断头台。当事人伊丽莎白不可避免地在法庭上被盘问,虽然最后被无罪释放,但感情上还懵懵懂懂的伊丽莎白,显然产生了不良影响,认定男人接近她,都可能是为了王权与利益。
英国宗教改革开了头,但不彻底。亨利八世到死都认为,自己信仰的是没有教皇的天主教。他解散修道院、强迫僧尼还俗、掠夺教产,也只是出于财政需要。爱德华从小就接受着新教的教义,他对于新教的认可和信奉度远高于他的父亲,他下令原有的教会教义都要以英语传播,有关天主教象征的传统祭拜仪式必须撤销。姐姐玛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始终认为,是新教害得她和母亲到这幅田地的,如果有一天能翻身,一定要那些害她的人血债血偿。爱德华多次派人劝说玛丽接受新教,都被她“请”出门外。
1553年,15岁的爱德华突然肺病去世,整个英国王室又再次陷入混乱动荡。在弥留之际,爱德华意识到如果玛丽继任,之前推进的新教改革将付之东流,于是他他决定把玛丽从王位继承权的名单上剔除。由于他不可能只夺去其中一位姐姐的继承权,所以连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也一并剥夺了王位继承权,任命他的表姐简·格蕾为王位继承人。摄政王约翰·达德利公爵为了夺权的目的,让简与自己的儿子吉尔福德赶紧结婚,并送往乡下庄园等待王位,玛丽公主则逃往国外避难。

事与愿违,英国议会不满,1553年7月19日将在位九天的简·格蕾废黜,与丈夫吉尔福一起被关入伦敦塔。都铎王朝的正统继承人玛丽率军队回国,被拥立为王。臣民之所以更拥护玛丽,一方面是玛丽坚称自己为亨利八世的血脉,而简并不是。另一方面是达德利公爵和他的支持者则兵败如山倒,简失去了政治的后台。玛丽当然知道简·格雷是无辜的,于是到囚房与简谈心,劝她和吉尔福改信天主教。但他们拒绝,于是双双被送上断头台。

玛丽都铎在威斯敏特修道院,加冕为英格兰女王。她放弃了作为英国教会最高元首的称号,全面复辟罗马天主教,恢复了英格兰与罗马的关系。 宗教纷争并没有因此停止,玛丽的王权依然受到各方的威胁,如果不先下手为强,简格蕾就是自己的下场,因此玛丽大开杀戒,严厉打击异教徒。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伊丽莎白皈依天主教。伊丽莎白并不是个认死理的人,保命要紧(家族传统)信啥都行,立马皈依了天主教。
玛丽不喜欢杀人砍头,喜欢烧人折磨,无论是街道,还是广场,都可能被用作刑场。只要在英格兰恢复天主教统治,死多少人都在所不惜。超过300个新教徒被坑杀,当然少不了害她母亲失去后位的托马斯·坎特伯雷大主教,还有800人被流放海外。从小被迫与母后分离、倔强中长大的玛丽公主,变成了民众日后谈即色变的“血腥玛丽”。

宗教方面的政策,引起了很多新教贵族的不满,托马斯·怀逸以拥立伊丽莎白之名发动叛变,伊丽莎白不断地给姐姐写信申诉,以示清白。玛丽也是了解自已的妹妹的,自然知道她内心还是个新教徒,于是将妹妹关进伦敦塔,一关就是两个月。
革命果实不被窃取,最好的方法就是生个继承人。37岁的玛丽一世与小她11岁的表侄,查理五世的儿子腓力王子成婚。腓力自然不是真心喜欢玛丽,无非是看中了她手中的权力。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腓力继位。英女王玛丽一世,同时也成为了西班牙的王后。两人都要统治自己的国家,长期分居聚少离多,加上玛丽年龄比较大,求孕心切,竟两次闹出“假孕风波”(可能是囊肿)。整个欧洲都知道了,老公腓力觉得太“丢脸”,回到了弗兰德斯继续与法国人打仗去了,玛丽心碎而抑郁成疾。

生病的玛丽无暇管理国家,再加上新教教徒的顽强反抗和英国疫情的爆发,玛丽的病情不断恶化,生命之花迅速凋零。玛丽一世最后,不得不承认妹妹伊丽莎白,为自己的法定继承人。玛丽死得很孤独,最爱的母亲早已不在人世,没有子嗣陪伴在旁,唯一的丈夫也离她而去,就连自己捍卫的宗教在不能再给她一丝慰藉。1558年11月17日,42岁的玛丽一世逝世。正如玛丽一世所料的那样,伊丽莎白再次推翻了罗马天主教。
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都铎在西敏寺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称为伊丽莎白一世。加冕,并不代表王位坐稳,斗争才刚刚开始。伊丽莎白的座右铭是“我观看,而且我沉默”。前任君主留下烂摊子,外债高达22.7万英镑,英国当时是个经济弱国,财富仅为法兰西的四分之一。伊丽莎白一再避战,不是她爱好和平,而是因为英国是真的穷。

不过宗教与信仰的分裂,才是英格兰面临的最大困境。天主教和新教双方势力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彻底盖过对方。伊丽莎白上任后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她说:“只有一个耶稣基督,这是惟一的信仰,其余的一切争论都是小事。”她允许天主教徒在家中保持信仰,对天主教徒唯一的“迫害”是罚款,而不是火刑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就生活在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在舞台上辱骂、讽刺、挖苦宫廷,伊丽莎白在台下微笑面对,无论在其他的哪个地方,敢这样讽刺君主,编剧和演员早都要被砍头了。这就是为什么只有英格兰才有莎士比亚,因为这里先有了女王伊丽莎白。

政治家与谁联姻,就代表与谁结盟,女王与哪个国家联姻,就代表与哪个国家结盟。嫁给外国君主英格兰会受制于人,嫁给本国大臣英格兰内部派系失衡,总之,最好的方案就是不结婚。伊丽莎白一世对待求婚者的态度若即若离,大搞婚姻外交。

第一个求婚者是伊丽莎白的姐夫,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西班牙的强大不必多言,天主教徒菲利普狂妄大呼,伊丽莎白必须改信天主教!并且声明,他婚后不可能长期在英国与伊丽莎白同床共枕。说得就好像伊丽莎白和英国,要打折处理给他一样。
伊丽莎白巧施手腕,巧妙、体面地推开了这门婚事。未来英国与西班牙终有一战,伊丽莎白刻意拉拢法国,在暗中支持西班牙革命,打击和削弱菲利普的势力。西班牙因为国内问题、法国的牵制,一时动不了手。
西班牙的求婚遭拒,法国人自然要试试运气。查理九世来过,亨利三世来过,艾伦逊公爵也来过,反正伊丽莎白一世嫁给谁都行,只要是个法国人。
嫁给法国人,那岂不是得罪西班牙?拒绝法国人,那不是多一个敌人?伊丽莎白可不是感情小白,血液里流淌着亨利八世的血脉。于是她谁也不嫁,却从来不拒绝别人的提亲、求婚,装得兴高采烈,整得跟婚托一样专业。
伊丽莎白把法国三兄弟、西班牙菲利普,以及瑞典国王艾克、奥地利大公爵查理、英格兰子爵阿兰等玩得团团转,面对国会和教会日益紧迫的结婚请求,伊丽莎白40岁时把弄着手中的戒指,嘲讽那些催她结婚的大臣:“你们认为我该嫁给谁?”大臣们一时哑口无言。伊丽莎白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我只可能有一个丈夫,那就是英格兰。”
1587年英格兰枢密院,处死天主教阵营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给了西班牙攻打英格兰的借口。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197艘船舰浩浩荡荡向英伦海峡进发。伊丽莎白亲自披上铠甲上最前线动员,向将士们讲话:“我虽是柔弱的女儿身,但却有一颗国王心。”女王选派霍华德勋爵埃芬汉姆为统帅, 霍金斯、德雷克、弗罗比歇等人为副手,率领王室海军出海应敌。
运气好得爆棚,西班牙无敌舰队遇到了糟糕的天气,结果被船体轻灵、火力射程远的英国海军打得大败而归,战争宣告了西班牙“老暴发户”的没落。在处死玛丽·斯图亚特和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为了让英国增强实力,伊丽莎白女王不放过每一次赚钱的机会。延续老父亲亨利八世的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发展本国毛纺织业和新兴工场手工业。她大力发展英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并私下赞助和投资这些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暗搓搓地支持英国的海盗事业。伊丽莎白把自家值钱的东西都卖掉。王室领地?卖!农田的售价折合该地20年的收入,城市用地大约是15年的收入,在她统治的最后十年里把土地卖掉了52万英镑;爵位?卖!伊丽莎白增设878个爵位,专门兜售给富裕地主和新兴中产阶级。
伊丽莎白一世还鼓励对外贸易,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海外贸易公司陆续建立。1585年,“摩洛哥公司”成立;1588年,“几内亚公司”成立;1600年,著名的“东印度公司”成立,通过这些贸易公司将英国货运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后继有人
玛丽·斯图亚特,出生才六天就因父亲去世,即位为苏格兰女王。为了躲避与爱德华六世的婚姻,5岁被监国的母亲玛丽·德·吉斯,送往法兰西,在法国的宫廷中长大,与未来的丈夫弗朗西斯二世一起长大。
1558年,15岁的玛丽·斯图亚特嫁给了王太子,身高六英尺(1.8米),素以美貌闻名于世,被公认为英国皇室最美的女人。16岁成为法国王后,17岁守寡。

第二年母亲去世,1561年玛丽就回到了苏格兰亲政。1565年玛丽未经伊丽莎白女王同意,嫁给了表兄达恩利勋爵亨利·斯图亚特,表姐妹俩反目成仇。玛丽怀孕后,生下了唯一的子嗣詹姆斯·斯图亚特。王室的血统,更让伊丽莎白女王觉察到威胁,因为他们都是有权继承英国王位的。

之后是狗血的感情戏。玛丽的宠臣兼情人,秘书里奇被丈夫亨利·斯图亚特当面杀害;之后,女王再次联合情人博斯韦尔伯爵谋杀了丈夫,再借被博斯韦尔“强奸”之名,与其结婚以“维护”女王的声誉。
苏格兰新教贵族不满信玛丽的天主教统治政策,发动了宫廷政变,把玛丽女王关了起来。玛丽女王买通了看守,逃往英格兰。表姐伊丽莎白一世并未顾及姐妹之情,毫不犹豫把玛丽女王关进伦敦塔,一则她是有继承英国王位权的天主教徒,二来她谋杀过亲夫。玛丽就这样被囚禁了18年,伊丽莎白不愿意背上处死一位女王的恶名,一直拖着不处理。直到1586年缴获了玛丽直接参与叛乱的证据,在议会及民间的强大压力下,伊丽莎白几经犹豫,最后签署了处决玛丽的命令。1587年以叛乱罪,处死了玛丽女王。
终身不嫁保证了英格兰的稳定发展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大权在握,但没有后代也宣告了都铎王朝之后的动荡。直到伊丽莎白不得不考虑百年之后的继承人问题,她越来越倾向于斯图亚特系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但她从未正式表态。1603年3月24日清晨,伊丽莎白病逝于伦敦的里士满王宫,伊丽莎白一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右面, 与她的异母姐姐玛丽一世在一起。都铎王朝就这样在最辉煌的黄金时代“戏剧性”地终结,继承者是被斩首的玛丽女王之子詹姆斯六世,兜兜转转的都铎王朝,最后还是被斯图亚特王朝取代了。
风帆时代的英国海军伙食,不是只有咸肉配酸橙汁
每一顶假发里,都藏着一颗爱美之心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阳谋,明摆地告诉我要收拾你,你却无能为力
深圳盐田港拥堵,美国人这次真的急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