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后一个苏联人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众所周知,坐拥数量足以毁灭地球核武器的美国和苏联,为成为真正主宰地球的第一大国,谁也不想二战刚过再次把世界卷入战争中,只能暗中较劲,以冷战(军备竞赛、科技竞赛)等方式彰显自己的实力。在国际上拉拢更多的盟友,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进行抗争。而太空竞赛,无疑是冷战时期的重头戏。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上的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太空计划的骄傲,它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发射之初,和平号空间站只有一个舱段结构的结构,总长13.13米,最大直径4.2米,总重20.4吨。经过数年时间又组装上了多个模块,包括天文物理舱、服务舱、晶体舱、光学舱和自然舱。这些模块都是在太空一点点组装到和平号空间站的,组装完整后的和平号空间站全长达87米,有效容积470立方米。

默默工作的苏联宇航员里,有个人叫谢尔盖·克里卡廖夫。他的工作目就是“搭便车”到和平号空间站,为其安装和调试新模块。
谢尔盖·克里卡廖夫,1958年8月27日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父亲是名工程师,母亲是一所学校的教务主任。1981年,克里卡廖夫考入列宁格勒机械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能源”生产联合体(现为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工作。1985年,克里卡廖夫因表现突出、身体优异,被苏联高层选为宇航员。1988年,30岁的克里卡廖夫作为随船工程师和同事亚历山大·沃尔科夫一起,乘坐联盟TM-7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起飞,前往和平号空间站。那次,他在太空停留了115天,于1989年4月返回地球。
最后的苏联公民
1991年5月18日,33岁的克里卡廖夫、指挥长阿尔茨巴斯基和27岁的英国首位女宇航员海伦谢尔曼(8日游之后就与前一次执行任务的同事一起返回地球了),乘坐联盟TM-12载人飞船,前往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


苏联发射火箭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都是加盟国,但亲兄弟明算账,哈萨克斯坦同意俄罗斯继续使用这座航天发射场,可租金要价高。俄罗斯宇航部门只能将联盟13号飞船仅有的名额都卖了出去,奥地利花了700万美元购买了联盟号的一个座位,日本的一家电视台花了1200万美元将一名记者送上了宇宙飞船,最后一个空位就让给了哈萨克斯坦的宇航员亚历山大·沃尔科夫(老司机)。

因为联盟飞船返回时也只能乘坐3人,克里卡廖夫和沃尔科夫就先留下,阿尔茨巴斯基和奥地利、日本宇航员于1991年10月10日返回了地面。
苏联因政治和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体制僵化、经济衰退、加之过于干涉他国内政消耗了实力、统治者的改革失败、人民群众的不满、西方的和平演变,使苏联的局势变得混乱。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组建独联体。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当俄罗斯等前苏联加盟国家忙着瓜分苏联财产的时候,在他们头顶上方的深空中还有2个前苏联的宇航员正“无家可归”。

这个原定10月返回的任务,阿尔茨巴斯基和克里卡廖夫除了正常的设备维护和科学试验外,共六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开启了人类遨游太空的先河。就在克里卡廖夫在太空埋头工作的时候,苏联轰然解体为15个国家。克里卡廖夫后来回忆道:“对我来说,这太突然了,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我们能想到的,就是这将对我们的航天工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事实上,克里卡廖夫是有机会离开的。在和平号上有一个返回舱,专门用于返回地球。但如果他选择回到地球,那么空间站任务就会中断。若选择不回去,宇航员长期执行太空任务有肌肉萎缩、辐射、癌症风险等风险,毕竟此前从来没有人在太空停留这么长时间。克里卡廖夫选择留下,他表达了自己的祝愿,希望俄罗斯和独联体在新的一年能坚定地站起来,也许这就是一个军人的信念吧!

克里卡廖夫的妻子埃琳娜在任务控制中心工作,他们每周都会进行一次无线电通话。从通话中,克里卡廖夫得知,国内的政治动荡导致苏联卢布大幅贬值,物价飞涨,克里卡廖夫每个月600卢布的工资(1992年大约是2.50美元)只能够勉强养活一家老小。但是,能够当选宇航员,都是很有大局观,有奉献精神的人,克里卡廖夫只能安慰妻子,等他回来。
直至1992年3月,德国为了能让自己的工程师进入和平号空间站,德国支付了2400万美元购买了替换他的空间站名额,克里卡廖夫才得以返回地球。降落后,这名身上印着「苏联」字样的太空服的男子走出舱体,衣服上还有一面红色的前苏联国旗,然而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已不再属于苏维埃政权,而是已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他居住的城市也不再被称为列宁格勒,现在叫圣彼得堡。

因为长时间的太空生活,令他无法适应地球的引力。克里卡廖夫只能在四个人支撑他站立,帮他把脚放到地上,有人扔给他一件皮大衣,另一个人给他送了一碗肉汤。

克里卡廖夫在外太空漂浮了311天后,创造了当时单次外太空生活最长的世界纪录,但这是一项无奈的纪录。由于他的奉献精神,克里卡廖夫被授予俄罗斯联邦英雄的国家最高荣誉称号。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和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继续展开合作,克里卡廖夫参加了美俄太空合作计划,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再向宇宙出发
1994年2月3日,克里卡廖夫和其他五位美国宇航员一起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起飞前往和平号空间站,这是美俄之间的第一次太空合作,克里卡廖夫也成为了第一个乘坐美国航天飞机的俄罗斯宇航员。

1998年12月4日,克里卡廖夫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前往太空,负责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装任务,国际空间站的核心舱由团结号节点舱与先前已经发射的曙光号功能货舱组装而成,克里卡廖夫成为第一位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
2000年11月31日,克里卡廖夫搭乘联盟TM-31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成为第一批在国际空间站常驻的工作人员,并协助安装了新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命运号实验舱。
2005年4月15日,克里卡廖夫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太空旅行,他的太空累计停留时间长达803天9小时39分钟,他创造的太空生活时间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2001年3月23日,超龄服役的和平号进入大气层,坠毁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附近海域。克里卡廖夫赶到南太平洋现场看和平号最后一眼。他说:“在和平号空间站上面生活工作过的每个人,多少都会把它看做是自己的家。”
2007年,宇航员的克里卡廖夫退休,成为科罗廖福火箭能源集团的副总经理,担任加加林宇航培训中心主任,继续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贡献。2016年3月,出任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载人计划执行经理。2019年10月11日,克里卡廖夫在莫斯科去世,享年62岁。荣誉属于过去,但英雄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出发了!加加林帮助人类,征服宇宙的全过程
意大利往事,天佑罗马子民
小浣熊又来翻我家垃圾桶,该怎么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