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维尔纽斯26公里的一个地方,有一块9吨重的大石头。1989年,法国国家地理研究所说欧洲大陆的地理中心就在这里。只有两百多万人口,国土面积不足7万平方公里的小国立陶宛,对这件事相当重视,1991年往这放了一块巨石;2004年加入欧盟时又在这竖了个纪念碑。2002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来访时说了句客套话:谁与立陶宛为敌,就是与美国为敌。立陶宛立马就当真了,还特意把这句话挂在了首都维尔纽斯市政厅的外墙上。
1990年,也就是在苏联解体的前一年,立陶宛率先宣布从苏联独立,推倒了苏联解体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从1795年被沙俄肢解、吞并开始算起,立陶宛断断续续被俄罗斯人统治了近200年之久,也反抗了近200年,中间双方都付出了血与泪。在反俄这件事上,立陶宛是不需要外人去鼓动的。
那么,立陶宛反俄,和中国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国和立陶宛隔了千山万水,双方在历史上也无冤无仇,2019年之前甚至还彼此互有好感?2017年,立陶宛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欢迎,并提出希望通过该倡议来加强亚洲和欧洲的互联互通,积极加入了中国和东欧国家的“17+1合作”计划。
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立陶宛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俄关系越走越近。二是美国对中国的发难。
立陶宛非常担心俄罗斯会再次吞并他们,尤其是2014年俄罗斯鲸吞克里米亚之后。2019年,中俄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立陶宛就再也坐不住了。无论是2019年的总统选举,还是2020年的国会选举,反华政客上台后更是如此。
2018年,美国正式对中国掀桌子。立陶宛第一时间冲锋陷阵。之后,不仅禁止中国企业参与他们的5G项目建设,还谴责中国在欧盟搞所谓的“间谍活动”。基本就是中国最烦什么,他们就要在什么问题上搞事情。当然,中国这个对手他们也是认真分析过的,本来指望在“一带一路”上捞点油水,无奈国家体量太小,好项目见效太慢。在2020年立陶宛的进口来源排名中,中国仅占4%,排名第7位,而在立陶宛的出口国家排名中,中国更是连前10都没挤进。中国和立陶宛航空距离6000多公里,招惹你也够不着我,即便两国的经贸合作全中断了,看似也伤不到筋骨?
况且主人也时不时扔几块汤骨,就在所谓的“驻立陶宛台 湾代表处”挂牌的当天,美国就和立陶宛签订了价值6亿美元的信贷协议(注意是贷款,要连本带利还的,不是白给)。除了美国,立陶宛很快又赖上了欧盟,索要“更多的实在支持”。
对于小国来说,无论站在哪一边,都有被大国秋后算账的时候。还不如不站队,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之道,往往更符合自身的国家利益。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可不止立陶宛一个,就拿新加坡来说,外交策略就要比立陶宛要灵活且明智得多,看来领导人智慧也不是谁都学的会。新掌门人李显龙就曾明确表示,会竭力避免在中美之间站队。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否决权可不是本空头支票。得罪中国并不明智(当然,得罪美国也同样不明智),立陶宛和俄罗斯、白俄罗斯如果日后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别指望中国能保持中立。其实中国对绝大多数国家的期待并不高,只要你保持中立,不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就好。
“刀口舔血”后被“打脸”
8月10日,外交部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
11月21日,中国正式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12月2日,立陶宛“15分钟”新闻网的一篇报道爆料。报道援引一家立陶宛木材出口商的话称,中国海关似乎已经把立陶宛从系统中移除,这导致他们的货品无法在华清关。
这家立陶宛木材出口商透露,他们的货品近日被困在了上海港口,清关遇阻,因为自12月1日起,“立陶宛已经不在中方的计算机系统中”。“当集装箱运抵港口时,客户需要向中国海关申请,支付关税并要求清关......但(办理手续)时,被告知立陶宛已被从进口国中删除。”另外几名中国的代理商告诉他,除上海外,其他港口也存在货物无法清关的问题。根据该出口商的说法,当被问及“问题出在哪里”时,中国海关给出的解释是,只要有任何证据显示货物与立陶宛有关联,就无法进入中国的港口。
中国的贸易、俄罗斯的能源,对欧洲来说都是割舍不掉的。立陶宛非要同时招惹两个大国,意味着将承受更多的“东方怒吼”。先前,立陶宛拒绝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长期合作,从而导致国内能源短缺,天然气价格大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10月的供暖费上升了125%,第二大城市考纳斯同比上升45%,帕涅韦日斯同比上升77%,希奥利艾增长63%,国内通货膨胀就不提了。
立陶宛的意识形态立场,或者经济利益,本质在于为了国家安全拿顶撞中国当筹码做交易,这种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战略副作用实在太过明显。现在还只是个开始,凛冬将至。
往期文章:
曾6次破产,仍当上美国总统,聊一聊川普的创业史
冰岛破产启示录
日本总想收回“北方四岛”?俄罗斯:寸土不让!要黄油还是大炮,这是一道送命题倒爷的江湖,是传说,更像是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