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
乱停乱放
跨门经营
占道堵路
店牌店招
乱象丛生
街面乱乱乱
市民苦苦苦
今年1月至9月
上海城管执法部门
查处案件12万多起
街面整治65930起
占比竟高达51.7%
人巡人治
防不胜防
筋疲力尽
苦不堪言
肿么办
肿么办
到底肿么办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跨门经营占道堵路、店牌店招乱象丛生……这许多街面上的“老大难”,不仅伤害了城市的容颜,也给市民的出行生活带来了一大堆的烦恼,更是让执法部门头疼不已。
今年1月至9月,上海城管部门查处12万多起案件,其中街面整治占比达51.7%,有65930件。在传统“扫街式”的“人巡人治”中,城管执法虽穷尽心力,但总是不尽如人意。眼下,零接触的“非现场执法”成了“数治化”时代,“智慧城管”手中的神兵利器。这到底是怎样的“千里眼”“黑科技”?帮忙君走访多处,一探究竟。
乱停放
堵住脚下的路
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但也衍生出乱停乱放、挤占道路等问题,一方面影响通行安全,同时也有碍街面整洁。
从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根据规定,城管执法部门能依法查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单车)乱停放等现象。
《条例》实施以来,闵行区七宝城管执法中队又是如何巧借高科技,为执法助力呢?
上午9时许,帮忙君在七宝镇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视频监控大屏幕上看到,地铁10号线航中路站4号出口前,一个红色方框定位在一辆在路边乱停放的共享单车上,红框不断醒目跳闪着。七宝城管执法中队副中队长傅春军介绍:
一旦发生异常事件,监测系统能及时抓取,跳动成红色警报状态,与此同时,我们指挥中心的终端也能收到预警,执法效率大幅提升。
每个探头均配备对应的网格化巡查人员,他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可查看详情, 执法队员也会马上通过录音电话和微信工作群两种方式告知相应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限定两小时清理,恢复道路通畅。
清理共享单车
半小时后,帮忙君注意到,屏幕上原本闪烁的红框已不见踪影,那辆共享单车已停在指定区域。
针对共享单车的停车乱象,七宝镇对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平台功能再升级,通过联勤联动指挥平台下的“智慧街区”模块,以航华区域为试点,在重点点位和重点路段安装了25路可分析的智能场景探头、8路枪机探头,并重点布设了违章停车、跨门经营、乱扔垃圾等智慧场景进行监测。
七宝中队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探索“非现场执法”、通过七宝镇联勤联动指挥平台关联的各种智能监控设备,打破传统巡查办案模式,利用线上监控+电话告知的模式高效处置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难题。傅春军说:
目前,基本没再接到过关于航华区域共享单车乱停放的投诉。
广告牌
伤了城市的脸
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店招店牌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破坏城市景观。宝山区大场镇面积约27.22平方公里,是上海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镇之一,沿街商户约2800余户,登记在册的广告牌约有3200多块,是宝山区广告牌最多的街镇。
传统靠人力去巡查发现辖区违规设置的广告设施效率低,如今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场镇将街面辅助治理系统引入大场城市运行平台城管子平台,从原先的被动式管理,转为可以实现实时监控、主动巡查的新模式。
宝山街面辅助治理系统显示界面
大场镇城管执法中队执法队员透过系统,注意到位于绿地创新园区内4家商铺为了招揽顾客违规设置了招牌,有的是伸出来的小招牌,还有的制成了半人高的大幅店铺广告粘贴在门前玻璃上。执法队员发现问题后,立即逐家逐户上门确认,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4家商铺负责人沟通,要求当事人在3日内自行整改。
起初,商户们认为门面属于自己的“地盘”,执法队员的要求过于“吹毛求疵”,因此存在抵触情绪。经过执法队员分析利弊,商户们最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纷纷表示理解和配合。在后续复查中,4家店铺均已自行完成整改。
整治违规广告设施
宝山区街面辅助治理系统已经实现城市管理的户外广告、店外经营、游摊小贩等18种违法类型的智能分析和识别,在主动将问题推送给平台的同时,及时固定违法证据。
■ 通过后台推送,给平台预警,再结合人员定位派给离现场最近的人员及时处置。
■ 通过科技设备的深度覆盖,替代传统依靠一线队员日常巡逻检查的“人海战术”,既减轻了一线队员的工作压力,也有效调动了被管理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问题处置的时效性。
打游击
反复回潮的痛
“跨门营业回潮快”一直都是城市治理当中的顽症。店家往往善于与执法队员“打游击”,你来我搬进去,你走我就搬出来,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为了规范辖区店铺的经营行为,浦东城管宣桥中队依托“非现场执法”模式,通过微平台监控和视音频记录,中队可以全天24小时对商铺全方位监管,违法证据直接锁定、处罚信息短信告知,让跨门行为“无处可遁”。
浦东城管大脑--街面秩序治理大屏
上午10时许,浦东新区下盐路4012弄一家水果店存在跨门经营行为,街面移动巡查智能车随即抓拍到,在综合信息平台形成违法行为工单,并向后台推送。
执法人员在后台进行了“一审”证据审核和“二审”法制审核,在浦东新区4万多家商户的信息库中抓取到关联商户主体,对当事人的身份证、营业执照等信息进行审核后,通过短信将相关内容发送至当事人。宣桥中队副队长肖竹介绍:
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全流程、全环节零接触办案!
■ “非现场执法”给执法人员提供便捷,既不用做详细的现场检查笔录、也不用开那么多法律文书、更不需要再去文书送达及上传各种案卷资料,就能把一个市容违法案件结案。
■ 今年“非现场执法”试行以来,宣桥镇占道设摊现象少了、跨门经营现象几乎消失了、占道洗车现象也不见了。
今年起,浦东城管创新实行“双现执法”模式(即现场线上执法检查和非现场执法),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人机不匹配难题。
执法队员在开展现场线上执法检查
当事人可以在线上缴纳罚款、看法律文书
针对跨门营业、乱设摊和占道洗车等城市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浦东城管已建立由20辆智能车组成的车巡队伍,每辆巡查车上装有8个全景智能摄像头,采用视频甄别和图像对比分析技术,在全区20个网格内实施定时、定速的街面秩序移动侦查和智能抓拍,实现对各类街面违法行为的现场主动发现和线上闭环处置。
(来源上海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