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热点】漯河城管:“我不打老人”是故意蹭热点还是媒体素养低下?


近日,江苏南通 “城管拎摔老人”事件备受舆论关注。9月16日,当地警方通报:违法行为人吴某(男,小海街道城管协管员)在管理流动摊贩的过程中,对被侵害人张某(女)实施了故意损毁财物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决定对吴某的上述违法行为予以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一千元的处罚。
金屏媒注意到,在众多网民谴责“城管拎摔老人”、当地警方通报处理结果的同时,9月16日,漯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官方公号发布文章《我是漯河城管,我不打老人》,引发网民关注。

这篇文章称:这两天,江苏南通一名城管犯了众怒,“城管”这个群体再一次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提起城管,一些人便会想起“城管打人”、“野蛮拆迁”等,其实,个案不能代表全部,绝大多数城管队员是秉公办事、文明执法、热心为民的。今天,给你说一个温馨的小故事,说的是9月16日下午,经开大队城管队员一路辗转,费尽周折,终于将一位迷路的耄耋老人安全地送回家中的事儿。
南通城管拎摔老人,漯河城管帮助老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的做法引发网民关注。
有网民对漯河城管的做法点赞:敢于公开发声,跟“打老人的城管”划清界限,难能可贵!
也有网民对漯河城管的表态持怀疑态度: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哪个地方的城管不打人。但愿漯河城管说到做到,不仅不打老人,连年轻人也不打!
一个城管部门曝出暴力执法事件后,其他城管部门应引以为鉴,避免发生类似行为。而漯河城管看见别人“打老人”,就在其公共平台上发布“我不打老人”,无疑是一种自嗨!再次把城管形象推向深渊。
蹭热点,亦应蹭之有道。作为公共部门的新媒体,蹭热点更应慎之又慎,公共部门发声不仅担负着公共价值导向责任,还要顾及其所代表的公共形象。
 
以此而言,漯河城管此次蹭热点的方式,不仅丢失了公共价值,更已逾越其职业伦理边界。
9月16日,河南漯河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微信公众号一篇题为《我是漯河城管,我不打老人》的文章引发网友普遍关注,随后,该文被删除,次日,换了个标题《果然是你》重新发出。
以下是《我是漯河城管,我不打老人!》原文:
这两天,江苏南通一名城管犯了众怒,“城管”这个群体再一次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提起城管,一些人便会想起“城管打人”、“野蛮拆迁”等,其实,个案不能代表全部,绝大多数城管队员是秉公办事、文明执法、热心为民的。今天,给你说一个温馨的小故事,说的是9月16日下午,经开大队城管队员一路辗转,费尽周折,终于将一位迷路的耄耋老人安全地送回家中的事儿。
9月16日17时,气温很高,阳光火辣辣的,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经开大队队员赵航、岳科成在燕山路口执勤时,发现一位老太太在那儿来回乱转,十分焦急的样子。细心的赵航、岳科成怀疑老人可能遇到麻烦了,而且还是十字路口,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城管队员们担心老人遭遇意外,便热心地上前询问,得知老太太摸不着家了。
赵航赶忙将扶进了岗亭,让老太太坐了下来,又给她端来一杯水,和岳科成一道,设法安慰老人家,稳定了老人的情绪后,赵航以女性的温情和细心,拉着老太太的手,跟她唠家常。可是,老人家耳朵不好使,讲话也不清楚,聊了好久,还是一无所获。赵航便搜寻了老人的衣兜等地方,也没有发现什么证件和联系方式。望着一脸迷茫的老人,岳科成急中生智,将自己的车开了过来,开始带着老太太在附近路段寻找,路过一家超市时,老太太终于想起自己是去买菜,从超市出来后便迷了方向,岳科成便根据老太太的回忆,一路寻找,一路打听,找了好久,问了很多居民,终于在朱庄找到了老太太的家。
“闺女、小伙子,不是你们,我都回不了家啊,快进凉快凉快,喝口水吧!”老太太拉着执法队员感谢连连,“您安全到家,我们就放心了!”赵航、岳科成婉拒了老人的好意,又投身到执法工作中去了。
实际上,漯河城管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城管队员费尽周折,将一位老人安全护送回家的故事,本来是一件十分正能量的文章,却因为蹭热点闹出全网热议的负面舆情。说到底,还是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媒体素养低下使然。看来,提高媒体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来源:综合金屏媒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