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吉县综合执法局在全局文明规范公正基层队(所)全部建设达标的基础上,充分总结建设经验,发布全国首个“枫桥式”综合执法中队建设管理地方标准规范——《枫桥式综合执法队(所)建设与管理规范》,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枫桥式”综合执法中队。县综合执法局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全局基层执法中队“枫桥式”创建达标数不少于80%,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中队规范化水平。
为争创“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聚力锻造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服务群众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展示我局“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建设成果,树立队伍新形象,我们特此推出“争创‘枫桥式’综合执法中队”专题,也请大家为我们的基层执法所点点赞!
报福执法所
报福执法所成立于2016年12月,目前有行政执法力量9人,其中行政执法队员2名,行政执法辅助队员7名,执法队员平均年龄29岁,是一支阳光、活力、充满干劲的年轻队伍。
报福执法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管理+服务”的执法理念,强调执法有力度、管理有尺度、服务有温度,用心、用情致力打造服务一方属地的“阳光城管”,让队伍在阳光下磨炼,青春在阳光下成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服务在阳光下提升。
突出党建引领
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问题导向,通过每日一提醒、每周一例会,组织学习党纪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同时以口头提醒告诫、谈心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持续强化廉政意识,切实实现执法人员精神面貌新转变,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提高群众满意度。
创新“监管一件事”
全方位服务农家乐
报福执法所全省首创“监管一件事”模式,推进农家乐协同智管。一是形成“农家档案”,上门走访一次。通过一户一档纳入基础信息数字化平台,建立农家乐基础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和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二是理出“监管清单”,协同检查一次。建立13个方面共169项监管事项清单,实现清单式管理。三是强化“平台智管”,办事只跑一次。加快推进综合执法智慧指挥平台提档升级,提高对农家乐经营中油烟扰民、垃圾不分类等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执法效能。截至目前,已帮助解决执照办理、油烟处理、隐患排除、矛盾纠纷等问题265件,经营者办事时间平均压缩45%,执法人员进店检查频次综合减少60%以上,办事成功率、问题化解率、回访满意率均达100%。
推行智慧监管
深化便民服务
建立智慧指挥指挥调度室并投入使用,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大数据共享等信息化手段发现违法问题,探索建立“前端及时发现+后端依法处置”的衔接机制,提高执法效率。注重便民服务,倡导疏堵结合,通过智慧云广播系统推进“引摊入市”管理模式再升级,截至目前,已利用视频监控开展非现场执法3件,“引摊入市”22个 。
深化“综合执法+人民调解”
坚持矛盾不上交
积极与属地司法所沟通合作,聘请特约调解员成立“小何哥调解室”。通过查明事实、讲解法律、说服教育、排解劝导使当事人双方互相谅解,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一致,解决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优势,切实将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自调解室成立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4起,成功率达100%。
坚持三治融合
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通过开展“阳光普法广场”等形式创新普法形式,推进普法进村、进社区,扩大普法范围。开展队所“开放日”活动,组织辖区小学生、队员家属等参观执法所智慧执法指挥调度室、便民服务大厅、办案室、备勤室等场所,执法队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们讲解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知识,增进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积极倡导商户自治、文明经营。今年以来,报福镇文明商户自治委员会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自发设立环卫工人免费供水点、为防汛一线人员送爱心午餐,以实际行动担当社会责任。
注重绿色实践
助力环境保护
持续抓好市容环境治理常态长效,以“全面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原则坚持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的零容忍、零许可,进一步保护辖区环境,防治大气污染。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库区水上联合执法,打通最后一公里绿色服务通道。守护辖区绿水青山,积极加强汛期巡查巡防,加强应对强降雨天气安全防范力度,劝导游客转移、紧急处置山体滑坡险情,切实做好汛期防御工作。
来源:安吉城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