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懵了,制裁导致俄航天局撂狠话:退出国家空间站让你凉凉


俄乌冲突发生之后,欧盟和美国纷纷对俄罗斯采取制裁措施,想以此来逼迫其就范。但战斗民族也不是吃素的,“见招拆招”的本领练得出神入化,欧美等国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资源丰富,他们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反而是欧洲诸国要从俄方进口大量能源。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他们宣布暂停与俄方合作的“北溪2号”项目,却没想到遭到了“反制”,俄方停止向其输送天然气,这可够让德国人受的了。
而除了能源方面外,俄罗斯还有别的制胜法宝,那就是他们在太空项目上的优势,早在2月24日,该国航天局的负责人德米特里就针对拜登的“航空制裁”撂下狠话,“如果你阻止和我们的合作,谁来拯救国际空间站?”

言外之意就是,到时候国际空间站脱轨或者是在坠落到美国,那可跟俄罗斯没有任何关系了,玩砸的美国真的有点懵了,因为国际空间站有51.6度的轨道倾角,不可能在俄罗斯上空。
那么,老美的制裁会不会真的波及到国际空间站呢?俄方真的退出的话,后果又有多么严重?本期内容,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
有恃无恐的俄罗斯航天局

其实,这已经不是俄罗斯航天局第一次如此表态了,他们在这方面是“有恃无恐”的,早在去年6月初,该国航天局局长就针对美方的制裁,在听证会上表示“如果继续制裁,就要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
所谓的“国际空间站”,其实是多国联合参与、美俄两国主导的合作项目,起始点在198年,按照最初的设计,这一投资总额过千亿美元的大项目,在2015年就要结束服役了,但在美俄两国的参与下,它先后两次被延长,目前的数据表明要到2024年才退役。

空间站自1998年建站后,日本、加拿大和欧洲航天局共同运营,在2010年被全面投入使用,作为主导者的美俄,是有着明确分工的。美方负责供电,而俄方则负责轨道,这其实也是一种平衡。
由于空间站存在倾斜角度,所以俄罗斯并不担心它会坠落在本国,但美方就完全不同了。大气阻力等综合因素,使得空间站的实际运行轨道经常发生偏离,如此以来就很有可能进入大气层进而坠落。而维持其运行轨道的关键,就是俄罗斯提供的发动机。

因此,俄方在这件事上相当有底气,毕竟他们掌握了极大的主动权。每次美方提出制裁的时候,俄罗斯航天局就会拿空间站说事,以争取谈判的筹码。那么,为何一向精明的美国,会如此心甘情愿地受制于俄方呢?这件事情,其实还要从美国以往的航天战略说起,重点还是在发动机上。
有点懵了的美国空间站会凉凉吗?

我们一般都认为,美俄两国之间只存在竞争,没有任何互动与合作,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它并不像人与人之间相处那样,稍有间隙就老死不相往来,其实美俄之间还是存在许多合作项目的,而航天领域就是代表。
世界上有能力飞上太空的国家并不多,美俄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美国在航空发电机方面,还是稍微落后于俄罗斯。这并非说美国的发动机不好,而是他们没有达到顶级水准,跟俄罗斯相比是落后的。

但美国对探索太空有着极大的野心,他们发射的探测器数量世界第一,对运载火箭发动机的需求也就更高了。如果靠自己研发的话,那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运载火箭是一次性的,这笔经济账其实很不划算。
于是,美国就向俄罗斯进口发动机,而俄方也乐于这么做。钱倒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抓住了美方的把柄。因此,大量俄罗斯生产的航天发动机,就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到了美国。俄方非常重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美方也无法模仿生产,贸易就这样进行着。

等到美方适应这种模式之后,俄方隔三差五就拿发动机说事,这就有点受不了了。于是在2014年的时候,美国众议院也提出要研制自己的发动机,并且拨发了2亿美元的专款。但习惯了“拿来主义”,一下子就想摆脱对俄方的依靠,无异于天方夜谭。
由此,航空发动机成为了俄方近些年来的“法宝”,美方虽然对俄方撂下的狠话很是无奈,懵了的同时也没有任何办法。那么,俄方退出空间站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美方真的会因此而凉凉吗?
虚实难分的只是外交手段

此次俄罗斯的举措无疑是更为严厉的,他们不仅停止了发动机对美的出口,还停止了相关的维修工作。同时,俄方与美方在空间站上合作的一系列试验,都随着俄方的一声令下戛然而止。如果俄方继续这样下去,那空间站坠毁是有可能的。
但外交政治不能以线性思维去考虑,站在整个大局去看,空间站的问题也不过是俄方谈判的筹码。美方自然心知肚明,最终的结果如何,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国际空间站上不仅有美国宇航员,还有俄罗斯以及德国宇航员,让它现在坠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俄方现在提出要“退出”,其实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空间站的“寿数已尽”。

科学家预测,空间站大量的零件已经老化严重,预计在2025年就会损坏。到时候,站内的宇航员必须安全撤离,不然的话就要对其进行“大修”。修理的成本非常高,几乎不亚于重建,而且到时候美方很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发动机。
于是,早在去年,俄方航天局就指出,将在2025年前后退出该项目,建立属于自己的空间站。换而言之,俄方早就知道“发动机”的筹码快要失效了,只不过趁着现在“物尽其用”罢了。

俄罗斯现在退出的话,美国必然要遭受损失,但结果或许没有“凉凉”这么惨烈。当然,这一切都是老美咎由自取的结果,谁叫他们不怀好意地煽风点火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