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能源布局是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的,未来我国的能源计划,又是怎样未雨绸缪,中国全球电网未来可期,真的能取代美国的石油霸权吗?
美国对我国的发展速度和效率总是耿耿于怀又充满敌意,我国石油进口需要海上航线,但是运输的线路比较单一,印度总是挑起事端,在马六甲海峡妄图阻拦滋事。美国又采取多种手段,就是为了让我国放缓发展速度,不要有实力将来超越美国的经济。
按照能源储备来对比,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在已经探明的总量来看,都不够国内消耗的。
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总量超过2300亿吨,我国只有接近60亿吨,占全球石油储量的百分之二点多,这是非常少的能源储量了,我国又是个使用石油的大国,短时间内供需不平衡这个情况很难完全解决。
也正因能源不足,美国又控制中东区域的石油,才会在国际上有文章可做,经常拿这个卡别的国家,我国为了谋求更好的能源供给,早就进行了部署,不会因为国外的敌意和阻扰,就让能源断供了。
因为新能源的储备不多,再加上生产能力和开采技术都不足以应对我国的需求,所以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很多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铁矿石等。
因为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总量大,中国是世界新能源进口和消耗大国,就拿石油来说,中国消耗的石油占据世界石油消耗总量的三成,煤炭的缺口也很惊人。
如果不想办法,我国能源紧缺的局面越演越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以能源为要挟和封锁条件,来控制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已经大力发展了新能源的建设和开发,在太阳能和风力,水力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的拓荒建设,在很多区域建设了绿色能源发电装置,弥补火力煤炭发电的不足,减少能源消耗,为环保作出更好的规划和维护。
我国的铀矿也是非常少,作为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不解决铀的自给自足,是无法发展核电站的,我国经过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攻克了世界性的难题,能够海水中成功提取铀,并且能够实现量产,提取的铀和从美国进口铀价格相比几乎接近。
这个重大的突破,将会为我国发展核电站助力颇多,更何况我国的核电站已经运用了更加安全的技术,避免了核反应堆的高温熔断事故发生。
可以说是世界上首个能对核电站进行安全生产保证万无一失的国家,也正因为攻克了这项世界级的难题,我国再加上拥有提取铀的技术,就能够开展核电站的推广和加快建设步伐,未来减少一些火力发电厂的数量,才会指日可待。
石油作为我国的重要消耗物资和能源之一,其中一个大项就是燃油车的消耗,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展了多年,现在技术更加成熟,而且消费观念和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有些区域比如海南自贸港,预计在2030年就会全面禁止出售燃油车,这些举措,会为我国节约能源做出很好的推动。
我国的天然气储量很多为页岩气,这种能源大多在距离地面2公里的深处,又有很多岩石结构阻挡,开采难度很大,产量高,开采的生产成本很高,经济效益不够高,所以很多天然气矿甚至没能进行开采。
因此我国的天然气和石油,一大部分都要依靠进口,这种情况下,还是比较被动的。基于种种考虑,我国也作出了很多努力,具有国家级的策略,力争能够在未来突破封锁,扩宽进口能源的渠道,和更多国家进行贸易合作。
比如俄罗斯和几个斯坦国家,都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矿,所以从这个方面进行布局,我国的能源进口渠道已经构架了多条通道,现在从这些通道进口的天然气不少于几百亿立方米,未来还会有更好的进展。
我国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石油还是超过六成以上,以后想办法继续从其他通道进行运输的话,能够放弃从美军控制的航线经过,就不会受制于美国,比如和中巴油气管道的建设,绕开马六甲航程更短更顺畅,能源运输的效率更高。
此外争取自主进行能源开采和运输,我国加大了对绿色能源的重视和开发,在国内推广光伏和风力,潮汐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逐步减少对煤炭等不再生能源的过度依赖和损耗。
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并且号召实现未来能源计划,我国目前已经和超过一百四十个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未来在国际范围内增加更多的友好合作,逐步摆脱美国的石油霸权控制,为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