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
这是不少人,对武大靖在本次冬奥会中表现的总结。
先是1000米,因为一开始冲得太猛,武大靖看似就要获得金牌了,赛场临时出现意外,裁判叫停了比赛。重滑时,他因为体力不支,与奖牌擦肩而过。
再是500米,这本是他的强项,谁知黄大宪摔倒时抬起了冰刀,他躲闪之下降低了速度,也因此与奖牌无缘。
还有昨晚的5000米接力,他原本打算拼尽全力也要带队友们拿下金牌,不料因为队友摔倒,又一次错失奖牌。
谁能想到,他期盼了整整四年,就在家门口举办的这场冬奥会,带给他的,却是无尽的遗憾。
昨天,赛场上有则视频,拼完5000米接力赛的武大靖闪过镜头,满脸都是落寞。
作为已经28岁的老将,体力下降,伤痛不断,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去迎战下一届冬奥会。
一时间,“心疼武大靖”冲上了热搜。
武大靖的北京冬奥之旅,也在这样的全网心疼中,落下了帷幕。
历经坎坷时,从不言弃
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选手。
1994年,武大靖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10岁时,放学回家的他看到电视上的短道速滑比赛虽险象环生,却如行云流水,心里便对滑冰充满了渴望。
经过几番思量,父母方才同意。一有空闲,他的妈妈便陪着他到室外的速滑冰场练习。
零下三十多度的冰面上,第一次穿上冰刀鞋的武大靖还没站稳,滑移了几下就冷不丁地扎进了一旁的雪堆里。
他咬牙爬了起来,尝试着慢慢滑行,没多久,他再次摔倒。在一次次摔倒后,他都勇敢地爬起来,再忍着痛继续练习。
那天,他总共摔了107次。这个数字,他一直记在心里。
父母深知当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尤为辛苦,不曾对此抱有希望。可武大靖对滑冰的执念很深,根本不计较训练的单调和枯燥。
那些披星戴月的累、天寒地冻的苦,他也不曾埋怨半分。
就这样,他不间断地练习着,很快就进入当地的短道速滑业余队。年幼如他,却从不偷懒,每天放学后,都会准时出现在冰场上。
他一板一眼地练习,每一个动作都反复尝试,直到掌握为止。
因为家境并不宽裕,他的妈妈常给他买来二手冰刀鞋。自然,鞋子极不合脚。
但他都若无其事地穿上,义无反顾地在冰面上滑着。这一滑,就是三年。
三年的坚定不移,三年的风雨无阻,他的心理状态越来越好,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弯道技术越来越高。
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刻苦如初的他也守得云开见月明,等到了自己的机会。
2007年,江苏省短道速滑队的教练千里迢迢来挑选运动员,韧劲十足、技术过硬的武大靖被选中了。
小小的少年,独自坐上南下的火车,开启了新的人生旅途。
他知道,前方有无尽的璀璨,也有无尽的挫折。
他也明白,心中有梦,不该以山海为远;脚下有路,不可以日月为限。
所以,纵然有千种坎坷,他必须一一踏平;即使有万般磋磨,他定要悉数跨过。
曼德拉说过一句话,“生命中最值得荣耀的,不是没有失败,而是在每次失败后都能勇敢地站起来。”
每一个成功者,不是从来都不失败,而是从不放弃努力。
久而久之,这份无畏无惧的坚持,就有了意义。毕竟,它让一切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身陷低谷时,努力成长
进入江苏省队后,因为有了专业教练的细心指导,武大靖的滑冰技术进步神速。
其实,他算不上一个天赋型选手,教练也总说他理解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
不用说,他取得的成绩,完全是用自己毫无保留的努力换得的。
正因为高强度的练习,武大靖的双脚常常带着伤。
他的脚踝骨处经常磨出鼓鼓的包,时间一长,冰鞋内侧会压着这个包,包会被磨破甚至见骨。而为了不耽误训练,旧伤未愈新伤又起也是常有的事。
为了减轻疼痛,他每次上冰前都要不停地敲打这个部位,直到它变得麻木、毫无痛感为止。
也正是这些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不被看见的坚持,让他与潜藏于心的梦想越来越近。
不巧的是,两年后,江苏省队解散,武大靖又回到了东北,成为吉林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一名运动员。
平日里,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刻苦练习,偶尔也会代表吉林市参赛。
只是,常年的艰苦训练给他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冰刀鞋在脚上磨出的伤口让观者无不触目惊心。
而武大靖之后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时就展示过自己的脚,骨头变形还遍布伤疤和老茧。他还自嘲地说,这双脚很丑。
主持人却说,这双脚很漂亮,因为它们是运动员的勋章,是运动员的骄傲。
于他而言,这些层层叠叠的疼痛,都变成赛时一骑绝尘的力量;这些湮没无音的幽暗,都化为日后成功卫冕的光芒。
他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中,悄无声息地坚强着,安安静静地优秀着。
在一次全国联赛中,武大靖因表现出色被国家短道速滑队教练看中,并破格录入国家队。
不久,他背起背包,再次坐上了南下的火车。相较于三年前,这一次远行时,他的眼里多了自信和坚定。
有人说,“你想拥有你没有过的能力,就要去做自己没有做过的努力。”
换言之,每一分认可背后,都是十二分的付出;每一次超越背后,都是千万次的磨炼。所以,每个轻松笑容的背后,都是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武大靖便是如此。在诸多困难面前,他没有妥协,而是心无旁骛地踏上这漫漫的坎坷之路,为梦想奔向未知的远方。
奔向梦想时,拼尽全力
到了首都体育馆,武大靖就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因为,他在男队中垫底,只能服从安排,成了女队的陪练。
无论是长距离还是短距离,他经常落在一些女队员后面。那时,他“心里就像是扎着一把刀”。
更让人焦虑的是,国家队里实行轮换制,水平太差的队员要被淘汰掉,所以他心里惴惴不安,生怕自己随时被踢走。
原本想大展身手的武大靖一度失落,但他仔细琢磨后便下定决心,要通过行动改变自己的处境。
正如他说,“若想成为主力,就必须多付出一倍的努力;虽然天赋差一点,但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
所有的细节问题,他都不再放过,并一个个地去攻破,每天还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去练习。练得久了,悟得透了,他与高手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一直以来,身处黑暗、心向光明的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提灯前行,悄然奋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每一滴汗水都有了回报。2014年,他首次参加冬奥会,便如新星出世,顺利斩获一银一铜。
四年后,平昌冬奥会举行,他再刷纪录霸气夺冠的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在头几个比赛日,整个中国短道速滑队未得一金,还莫名其妙地受到犯规判罚。
连续的失利和不公的待遇让大部分队员心灰意冷,武大靖沉着应对,拼速度,讲巧劲,一路领先,不给其他队员任何接触的机会。
在冲过终点的一刹那,武大靖举起双手证明自己没有犯规。这一举是宣泄,也是释然,所有观众为之呐喊。
那场比赛的解说员更是激动得泣不成声:“干干净净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大靖顶住了压力,取得了这个冠军。”
他用“最酣畅淋漓的方式”,为中国短道赢回了尊严。
再到今年的北京冬奥会。
武大靖俨然成了团队中最有实力的选手。
比赛一开始,中国代表团在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决赛中取得首枚金牌,仅领先于亚军意大利队0.016秒。
泰戈尔曾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另一番成长;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
试问苍天,岁月何曾辜负过为了梦想而全力以赴的人?
武大靖这个当年毫不起眼的小白,自漫漫的荆棘之途中从容走过,终成一名荣耀等身的王者。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对每一个志向远大的人来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该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去争取。
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努力,需要分分秒秒的积累和岁岁年年的积淀。而当梦想实现的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武大靖从一名天资平平的“追赶者”到疾如闪电的“短道之王”,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女队陪练到声名赫赫的世界冠军,从一个暗淡无色的小透明变成闪闪发光的大明星,最终用结果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有人评价,他为滑冰付出的努力,比其拥有的天赋更耀眼。
每个人的追梦之路都会起起伏伏,他不是年少成名的天才,但骨子里却有着永不低头的血性,所以坚守如一,收获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胜利和荣光。
到昨天为止,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所有比赛,都已落下帷幕。
武大靖也发布微博,说只要国家需要,身体允许,自己还会一直站在冰场上,绝不认怂。
不管四年后的米兰赛场上,还会不会有武大靖的身影,但我们会记得他曾经拼过的这一场场精彩赛事,会记得他在赛场上留下的这一幕幕传奇表演。
也会记得,世界纪录和奥运纪录仍然会有武大靖的名字。
因为,他是我们最好的武大靖。
作者 | 卜一,漫游云水间,闲记红尘事。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