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492期
——野史纲目——
顺治能继位,并非是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有什么风流韵事,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六岁的顺治相较于豪格而言,是最合适的人选。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清朝的第二位统治者皇太极驾崩于盛京(今沈阳)清宁宫,由于皇太极是猝死,并且他在生前,也没有明确皇位继承人,这就意味着,皇位暂时空了出来。
而根据清朝初期所制定的继承人择优选择制度,就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这其中,实力最强,也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就属34岁的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
不管是从军功来讲,还是从出身地位上来说,豪格继承皇位,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最终,他还是与皇位擦肩而过。
继承皇位的,是年仅六岁的福临,也就是顺治帝,他能继承皇位,与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有很大关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多尔衮将他推上了皇位。
多尔衮当时也是皇位竞争者之一,并且他的实力,与豪格不相上下,因此也在皇位的角逐中,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豪格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正因为与豪格的不相上下,就造成了两者之间,就皇位问题相持不下,一度剑拔弩张。
但最终,六岁的福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继承了皇位,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却败下阵来,之所以豪格在拥有军功,且占据年龄优势的情况下败北,是在当时各方势力角逐,极为复杂的情况之下,六岁的顺治是最合适的人选,选择让他登基,也是最平衡的一种结果。
皇太极的猝死,给当时正处于关键时期的清朝出了一个大难题。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了汗位,并在他的带领之下,当时还是后金的清朝,势力不断强大,这也为清朝能够入关奠定了基础。
但在其五十岁正值壮年之际,身体却出人意料地衰弱下去,根据史料记载,在其五十岁那年,他十分宠爱的妃子海兰珠因病去世,这件事给皇太极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自此,他就悲不自胜,忽而昏迷,忽而减食,一向健壮的身体也就很快衰弱起来。
而在崇德八年,皇太极则在盛京的清宁宫“端坐无疾而终”,享年五十二岁,皇太极是驾崩了,但与此同时,却给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清朝出了一个大难题。
由于死的突然,皇太极并没有明确继承人,也就是说,皇位没有指定继承人,而这暂时的空缺,就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
为什么说很多人看到机会呢?这要说一说清朝初期的继承制。
在努尔哈赤还活着的时候,所提倡的是“八家分权制”,他唯恐一家独大,因此就摒弃了传统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嫡长子继承制,改用“汗位推选制”。
也就是说,当时大汗的儿子、大汗的弟弟以及大汗的侄子们,都有继承汗位的可能性,但至于谁会被推举出来,那就要看个人实力了。
而皇太极就是在这种制度下,从八大贝勒中成功胜出,以四贝勒的身份继承了汗位,虽说他在位时,已经将国号改为大清,汗位也变成了皇位,但继承制一时半会还没有改过来。
同时,由于他去世的突然,导致就继承人一事,大家伙还没坐下来商议,因此,在他猝死后,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就蠢蠢欲动起来。
毕竟谁都想当皇帝,但问题是,有想法不代表有实力,而在当时,尽管有资格也有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有实力竞争的,只有两大阵营。
其中,一方阵营是支持皇太子长子豪格的,而另一方,则是支持多尔衮的。
先说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竞争优势的加分项,毕竟出身在那里摆着,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豪格的军功极高。
不管是在最早的征讨蒙古,还是在之后与明朝的宁锦之战,豪格都在这些战役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并且,凭借战功,豪格也成功的从贝勒晋升为和硕肃亲王。
同时,豪格也担任正蓝旗旗主,再加上皇太极死后,一直效忠于皇太极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旗主索尼和鳌拜,都公开表示支持豪格,而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因为受过皇太极恩惠,自然也愿意支持豪格。
因此,在八旗中的四旗都支持豪格的情况下,豪格的赢面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当时多尔衮的实力也并不差,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自然正白旗是支持他的,而镶白旗一向以正白旗马首是瞻,肯定也支持多尔衮,同时他的两个弟弟,也是能征善战,这几股势力加起来,也是不容小觑。
当然,还有皇太极的二哥代善以及代善之子所领的正红、镶红两旗,表面上是保持中立,实际上都打着小算盘,并且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在暗中站位多尔衮。
所以,从综合势力上来对比,这两大阵营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论才能,多尔衮高于豪格,但论地位和军功,豪格又略胜一筹,因此,双方是互不相让,争了许多时日,也没争出来个所以然。
但事情总的解决,不能让皇位就这么一直空着吧,因此,在双方的代表人物商议之后,决定在当年的八月十四日,共聚盛京的崇政殿,来进行最后的决断。
这个时候的福临,虽然他也是皇太极的儿子之一,但压根就没在众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一来是年龄太小,而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二来呢,则是皇太极不止一个儿子,而福临只是第九子,怎么轮也轮不到他。
会谈当日,崇政殿内外的气氛可以说是火药味十足,豪格一方早早地就在大殿周围布置了精兵,为的就是防止多尔衮武力夺权,而身经百战的多尔衮,对此并不在意,自信满满的就带着自己的兄弟,来到大殿,争夺皇位之战,一触即发。
而在会议中,两大阵营就谁更有资格继承大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身出身草原的人就脾气火爆,好多次都差点擦枪走火。
作为正白、镶白两旗,自然是说一千道一万也不会支持豪格,而作为正黄、镶黄两旗也同样不会支持多尔衮,因此,剩余的四旗,态度就十分重要,但四旗中,支持双方的都有,这就让谈判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就这么僵持下去,再谈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甚至还有可能,让八旗的旗主之间,因为这件事矛盾激化,从而造成分裂,一旦如此,那就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局势,彼时的清朝,尚未入关,并且,南明朝廷和农民军李自成也是很大的威胁,而在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入关一统中原,就是最大的目标和梦想。
有道是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入关的前提建立在八旗团结一心,但如果就皇位问题一直僵持下去,从而造成八旗分裂的话,那么入关就基本无望了,毕竟一个心怀鬼胎的团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平心而论,多尔衮相较于豪格而言,还是有一定劣势的,毕竟八旗中的两黄、两红和两蓝这六旗,大多数还是支持豪格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多尔衮武力夺权,并不一定就能够成功。
但他就是不愿意让,凭什么是你豪格,就不能是我多尔衮呢?
但在最终,有一个人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在众人的商议之下,觉得可行,便按此操作,这个提议的人,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按辈分来算,他和皇太极、多尔衮是平辈,也是豪格的长辈,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济尔哈朗与皇太极的关系极好,也正因为如此,皇太极就将镶蓝旗交由他统领。
在皇位争夺战发生时,济尔哈朗是支持豪格的,但他支持豪格的理由是,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也就是说,他支持的并不是豪格本人,而是皇太极的儿子。
是不是有些绕口?其实很简单,济尔哈朗是效忠皇太极的,因此在皇太极去世后,他愿意支持皇太极的儿子上位,因为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所以济尔哈朗就支持他。
但皇太极可不止一个儿子,也就是说,如果是皇太极的其他儿子继位,那么济尔哈朗也支持。
而他在当时提出的建议,就是与这个原则相关,他提出,如果豪格与多尔衮相持不下,那么不如就让皇太极的第九子,也就是六岁的福临继承大位。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沉默,之后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毕竟当时的福临,只不过是一个六岁的黄口小儿,让这么一个小孩子登基,是不是有失体统?
但济尔哈朗既然能提出福临,自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他就将为什么推举福临的理由和原因,在会议上逐一分析给众人。
当然,最初的各大旗主,对于这个提议并不是十分赞同,也没有出现一些传闻中,当即拍案就赞成的情况,实际上,也是经过了各种意见的讨论,但讨论来讨论去,发现如果把豪格排除在外的话,福临无论是从出身还是从当时的局势来讲,确实是最合适的人。
同时,对于多尔衮来说,他也深知自己并不一定就能成功,毕竟那些老臣在看着,容不得他放肆,而福临也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但他同意归同意,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皇帝年幼,而自己政务经验丰富,必须由自己担任摄政王,对于这一点,大多数人并无太多意见,因为多尔衮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为了防止多尔衮专权,其他旗主还是给多尔衮上了一道防范措施,那就是让镶蓝旗旗主,也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担任摄政大臣,从而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当立帝之第九子,而年岁幼稚,八高山(固山)军兵,吾与右真王(郑亲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後,当为归政,誓天而罢”---多尔衮
就这样,清朝的第三位统治者顺治帝福临,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双方在角逐中,找到了互相认可的一个平衡点,其实这个平衡点的核心思想很简单,就是我占不到便宜,你也别想从中获益,而顺治帝福临,就是这么被推举出来当皇帝的。
当然,前文讲过,皇太极并不止一个儿子,根据史料记载,他共有是十一个儿子,除去豪格,尚且还有十个,从理论上来讲,这十个皇子都有继承大位的资格和可能性,但为何济尔哈朗会选择福临呢?这就要从福临的出身血统以及当时的局势来说了。
其一,福临的血统
众所周知,福林的生母是孝庄太后,孝庄太后是皇太极的五大福晋之一,而她另一个身份,就是蒙古贝勒宰桑-布和的女儿。
早在努尔哈赤时代,蒙古贵族就和后金不断打交道,当然,是兵戎相见的那种,不过,因蒙古贵族不敌后金,最终双方议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
不过,虽说暂时和平,但蒙古的势力依然强大,对此,努尔哈赤便采用“怀柔“政策,通过相互和亲的方式,来拉拢双方关系。
比如皇太极的大妃哲哲,就是蒙古贝勒宰桑-布和的妹妹,而海兰珠和孝庄太后,则是宰桑-布和的两个女儿。
哲哲与海兰珠,两人虽说都嫁给了皇太极,但哲哲并没有生下儿子,只有三个女儿,而海兰珠虽说生有一子,但还没来得及起名字就夭折了,因此,具有蒙古血统,且生子的,只有孝庄一人。
在本着“满蒙一家亲"的宗旨下,让孝庄的儿子福临继位,显然是蒙古贵族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毕竟这是自家外甥,不支持他支持谁?
同时,福临继位的最大好处,就是能笼络蒙古贵族,因为福临的身份在那摆着,至少蒙古人不会有什么二心,这其中的道理,也是十分浅显的。
其二,福临继位,也众人都能接受的结果
除了福临的蒙古血统是主要因素之外,他能继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选择他是众人都能接受的结果。
前文讲过,像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效忠于皇太极的,因此也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只要是皇太极的儿子,谁都在他支持的范围之内。
抱着这种想法的,其实不止济尔哈朗一人,还包括正黄旗和镶黄旗,这两旗的旗主索尼与鳌拜,实际上在最开始支持豪格的原因,和济尔哈朗差不了多少。
正是因为他们都效忠于皇太极,因此就支持皇太极的子嗣继位,那么既然豪格不行,换一个也无所谓,同时福临的血统和身份,也在其他皇子中占据优势,那选他也并不是太吃亏。
在两大黄旗以及镶蓝旗都是这个态度的情况下,那么福临上位也是必然的事情。
其三,福临的年龄
福临在被推举时,只有六岁,但就是这个年龄,让各方势力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六岁的福临,自然没有亲政的能力,那么国家大事由谁来处理呢?自然是这些年长的各位旗主。
既然能处理国家大事,那就有一定的实权,既然有实权,那谁当皇帝都不可以,反正小皇帝做不了主,还得这些大人们定夺。
因此,不管是对于多尔衮而言,还是对于豪格来讲,或者是对于其他旗主,都是一种能够接受的局面,自己或者自己支持的人当不了皇帝,那就退一步,让自己有实权,也是不错的事情。
当然,福临能成为备选,也是在于豪格的“让位”,他在赌气之下的那句“福少德薄,不能继位”,让多尔衮抓到了机会,有了口实,才会迫使他不得不退出竞选,这才让福临有了机会,继承大统。
小结:
总而言之,豪格作为竞争皇位中赢面颇大的一方,最终却败北,让六岁的福临上位,这个结果是众人预想之外,但也是意料之中,毕竟当时的局面是多尔衮与豪格互不相让,再怎么争也不会有结果,因此,双方在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以及福临的血统等因素之下,才会得出这么一个结果,让顺治继位,而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担任摄政大臣,统领朝政,自此,清朝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