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217期
——野史纲目——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这件事,那便是“拿捏”。这个“拿捏”和智商关系不大,更重要的还是情商。
单纯就殿试来说,之所以皇帝要亲自参与,其根本目的还在于要选拔自己心仪的人。因此,不管是何种形式,都要围绕着选拔人才进行。
但古代读书人通常会被贴上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标签。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这都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
但到了晚清时分,当整个国家迫切地需要开眼看世界的时候,如果再“一心只读圣贤书”就不可取了。
01
圣贤书咋就不香了?
在战国时期,曾一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景,后来,随着秦王嬴政一统天下之后,法家学说成为了时代的主流。
后来,由于秦王嬴政几次大手笔的建设,再加上严苛的秦朝法律,秦朝末年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实施了一段“无为而治”的老庄之术。后到汉武帝时期,儒家学术被确定为正统,自此儒家学说便一直影响了我中国几千年。
在当时,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处于时代的领先地位,因为在西方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即便是发展了数百年之后,都没有形成核心的文化思想。
而统治者选拔人才,也多以儒家推崇的忠孝礼义为主要考核标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各地推举孝廉成为了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但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没资源没人脉便再无出头之日。
后来到了隋炀帝时期,杨广创立科举制,以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考试的内容多以儒家著作为主,如此一来,天下学子皆有了一飞冲天的机会。
到了宋代,赵匡胤重文轻武,更是将读书之风推向了极致。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儒家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一直持续到晚清时分。
理智地来说,到了晚清时分,圣贤书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还是非常香的,但是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已经不香了。
忠君爱国的思想,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但仅仅有这些思想,其自身本领已经无法满足这个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的时候,便又增加了新一层考核标准,那便是要开眼看世界。
02
穷苦考生骆成骧缘何8字感动皇帝
骆成骧出身并不好,他原来姓李,父子相依为命。但是老爷们带着孩子,俩人很快便混得吃不上饭了。
遇到了四川骆腾焕夫妇,俩人正好缺儿子,李父便将孩子过继给了骆家,自此他便叫骆成骧了。
骆家虽然不是大富之家,但是突然获得这么个宝贝儿子,他们自然也是格外珍惜。花钱供他上学读书。
在公元1898年,骆成骧参加四川省的乡试,并且获得了全省的前三甲,并在两年后考中进士,进而得以参加殿试,如果运气好才气佳,那么只有天空才是他的极限。
当时,大清朝刚刚经历了鸦片战争,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被列强用武力打开了国门。时逢乱世,身为统治者的光绪皇帝,迫切地需要挽救大清的颓势。
除此之外,朝廷也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求得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人才的选拔标准也不能全凭“圣贤书”来评判。
光绪帝当时殿试的试题,便是“时政策论”,那些埋头苦学将“圣贤书”背得滚瓜烂熟的学子,根本就不属于时事提不出多少见解,思维落后者淘汰已然成为定局。
但骆成骧却洋洋洒洒地解说当下时局,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文章写完之后,骆成骧还在文章的末尾写下了“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8个大字。
光绪皇帝当时还没有完全掌握实权,这句话也一下子写到了光绪皇帝的心底。一句话与皇帝的内心产生了共鸣。
清朝末年,国弱民饥,屡屡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辱。如此历史背景之下,光绪皇帝迫切地需要有革新意识,并且忠心为国之人,帮助他稳住局势,帮助他拿回权力。
而“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也正是光绪皇帝希望臣子能够做到的,如此一来,光绪皇帝便决定将这个状元给骆成骧了。
03
骆成骧后来怎么样了
纵观骆成骧的整个职业生涯,他兢兢业业地为国为民,不追求高官厚禄。虽然后来官至高位,但家中却一贫如洗,有着“布衣状元”的美誉。
公元1926年骆成骧离开了人世,当地百姓自发为他送行,结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单纯就骆成骧得状元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开眼看清时事,了解当下的局势。
选拔考试和做学术要分开,不同的情况要区别对待。只有正确的结合当下背景,捕捉出题者的目的,才能够做出最完美的答案。
否则,即便不是答非所问,也不容易与出题者产生共鸣,难以一鸣惊人。
骆成骧厉害就厉害到这里,他既能够读好圣贤书,又能够将圣贤书与当下时事结合,还能够拿捏准光绪皇帝的心理,想不成功都难。
读历史并不仅仅是看故事,而是从故事背后看到其中蕴藏的哲理,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END
各位小伙伴们
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
李三观也不得不跟大家求个三连
希望大家多多点击“在看”
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和赞
这样李三观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
与大家继续分享每个开怀大笑或拍案惊奇的好故事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