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世人嘲笑至今,你恐怕不知道范进后来有多牛?



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223期
  ——野史纲目——
范进在中举之后,一下子绷不住,高兴得竟然疯了。就这件事,竟然被一群吃瓜群众嘲笑至今。
我今天又读了一遍,我真没有觉得范进哪里好笑了,反而被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世间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在古代,穷人要想翻身,只有读书这一条路。范进作为当时底层社会的一员,他选择读书这条路原则上并没有错。

而他这条路走得颇为艰辛,但他最终成功了,对我们来说,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01
范进值得我们学习
范进的前半生,相当的艰辛。在当时,科举考试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范进自幼家贫,连报班学习的钱想必都不富裕。
更多的时候,范进都是在自学。而那些富家子弟,能够请得起名师,买得起“教辅”,更有着大把的时间。
即便是在劣势如此明显的情况下,范进依旧选择了科举这条路。
范进由于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读书上面,因此家庭相当不富裕。作为大龄贫困的潜力男青年,娶了胡屠夫三十岁的女儿。

按照胡屠夫的说法:“他女儿在家呆到三十岁,拒绝了多少富户。他认为自己的女儿还是有些福气的,才将她嫁给了范进。”
在那个年代,女孩子14岁左右就嫁人了,像胡屠夫家的女儿一直留到30岁,必然可以看出,这女儿也并不像他说得那么好。无奈之下只得找范进来接盘了。
但不管如何,范进还是顺利讨了一个老婆。
他继续读书,家里依旧非常穷困。胡屠夫拎着一根卖不完的猪肠子,都能够讥讽范进半天,想想范进的脾气也是够好。
即便是范进中了秀才,他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胡屠夫的认可,认为是考官感觉范进年纪大了,可怜他才给了他一个秀才。
范进一直都被他的街坊邻居以及老丈人当成笑话来看。可即便是如此,范进家里还是相当和睦,范进作为一家之主,在家庭发展方向上拿捏住了。

最起码,他的老婆和老妈对于他考试这件事还是相当支持,即便是他借不到钱,将家里的钱拿走去当盘缠,回来时老妈饿得都看不见了,都没有责怪他。
有如此的家庭氛围,或许也是范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勇气。
02
范进中举疯了
范进高兴得发疯,被后人嘲笑至今。实话说,没有什么可以嘲笑的,因为范进被压抑了这么多年,突然一下子成功了,一下子绷不住也很正常。
从周边人对他态度的改变上来看,这个举人身份含金量十足,原本要打就打的老丈人,如今也不敢打范进了。
街坊邻居们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连跑丢了的那只鞋,也有人给捡过来。这如果放到之前,范进想都不敢想。
范进中了举人,意味着什么?举人要比秀才高级得多,秀才的身份仅仅是比同乡人高一些,但并没有实际享受国家的什么待遇。

因此,古时说秀才,前面都会挂上穷酸二字。考中秀才,才得以参加乡试,乡试后再高中就是举人了。
举人享受朝廷的扶持,有正规的编制。如果不想继续学习,举人就可以等着做官了,起手就是县太爷。
而如果是事业心比较重的人,还可以接着考进士,考中了进士就有机会参加殿试当状元,那这辈子就很发达了。
范进中了举人之后,意味着他有了功名,具备了当官的资格。虽然没有当官,但就连当官的都要礼让三分。
因为范进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却又没有做官,言下之意就是不知道他将会做什么官。如此一来,即便是一方知县都不敢得罪他,因为范进至少都得做个知县。

03
范进后来有多牛
范进高中这事对于他与他的家人影响巨大,原本饿得半死的老妈,在范进中举不久之后,惊喜过后便去世了。
原本计划进京考试的范进不得不在家守孝三年。就在这段时间,村里的乡绅以及一些陌生人,便主动来道贺,并留下大笔的金钱。
当然这也谈不上受贿,人家也没有求范进办啥事,就是单纯的祝贺,顺便认识一下。单纯中了一个举人,连田地,房产仆人,用了很短的时间便都配齐了。
在三年之后,范进进京考试,又在会试时考中了进士,被正式授予官职。范进劳累了半辈子,终于可以为朝廷效力了。
由于范进作为低调,做事又沉稳老练,一路升迁,最后做到了正四品的山东学道。类似于省教育厅的最高领导。

04
后记
范进没有什么可以嘲笑的,他中举之后,既没有欺压乡里,也没有急着换老婆,还没有去报复那些欺负过自己的人。
虽然收了乡绅们一些钱财,但范进并没有做什么以权谋私的事情。这件事最应该被嘲笑的,就是以胡屠夫为代表的这些人。
人前人后两张嘴脸,利益重于亲情,讽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那些小人物的嘴脸。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还是要自己强大才行。
END

各位小伙伴们
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
李三观也不得不跟大家求个三连
希望大家多多点击“在看”
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和赞
这样李三观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
与大家继续分享每个开怀大笑或拍案惊奇的好故事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欢迎关注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