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是以前的深圳了,越来越多的人离开,高的工资也与我无关


深圳是我们一路看着长大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路高歌。五湖四海的人都喜欢往深圳跑,以前是创业的天堂,工业发展的特别快。吃尽了人口带来的红利。但是现在却变的有些陌生,也没人敢去深圳创业了。从以前的灯火阑珊到现在的人流稀缺,让人不禁想问:”深圳这是怎么了“?
深圳工厂搬迁成为了打工者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华为搬去了东莞松山湖。坂田福群集团搬去了泰国,沙井德昌机电搬去江门等等。深圳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工厂选择搬离深圳

深圳近些年来人工成本过高。房租和消费水平也水涨船高。廉价的劳动力在深圳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寻找下一个落脚点,成为了这些工厂的重中之重。
深圳现在的模式和香港有些相似,就是”富有“了之后。把穷人的生存模式忽略了。其实深圳能富有离不开穷人带来的人口红利,如果没有这群庞大的人流,估计现在的深圳还是和当年一样穷吧!现在穷人都被资本压力赶走了,剩下的都是什么人呢?
通过一些数据统计,现在的深圳主要集中五类人。有房产的人,有发展比较好的企业人,有稳定工作较高收入的人,还有一些本地人。还有少量国外的资本家。大家都知道现在深圳有很多空着的房子没人住,这些房子其实都是由二手房东管理的,也包括一些店铺。这些房产其实都掌握在一些房产商手里,主要是由二手房东管理的。
如果你夜晚走夜路,你见过在天桥底下席地而睡的农民工吗?你是否有太多的不解。竟然有人会在大冷天的不在家或者旅馆睡觉,可是就有人为了几十块钱啊,不住旅馆每天就可以省几十块钱了。几十块钱对有些人来说,不够一包烟钱更不够一顿饭钱。但对有些人来说,几十块钱可能就是希望,生存下来的希望。
请不要对不熟悉的人谈梦想,也许有些人的梦想就仅仅是生存!

资本家的盈利模式是钱生钱,企业家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廉价劳动力,创业人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勤劳,穷人的盈利模式是通过摆摊和打工。”资本家占了百分之5,企业家占了百分之10,创业人占了百分之15,穷人占了百分之70。"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穷人的数量有多大,而深圳的一些做法又让多少穷人无法生存,选择撤离。
在深圳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给我最深的印象的是:消费高。房租贵,水电费翻倍收,退房各种扣费,物价也高,吃住行样样支出大。来深圳前,尚有存款三万,一年前我带着存款三万块来到深圳,一年后,成功把存款变成余额两千块,越打工越穷。给我的感觉是:深圳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炼狱。带着我这两千块余额,准备离开深圳。
深圳的一些做法也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比如:摆摊,电动车,小型工业,都一刀切了。比如:现在的楼市价格是最高的。
因为摆摊是穷人的生存方式,如果合理管理是不是就能留住大量人流了。电动车是穷人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如果合理管理是不是也能留住大量人流。小型企业能创造多少工作岗位,可是也顶不住各种资本最后撤离了。同样也带走了大量的人流。还有就是最重要的?楼市的价格,这会让多少绝望和撤离。

网友:我在广东打了十年工,进厂永远看不到未来,只看未来的样子,就是比我年长的工友的样子,实在受不了打工的生活最后决定回家,决定告别打工的生活。当初决用三年的时间去学一门技术,选择了土木工程,一个初中生整天和一群大学生混在一起,而且什么都不会,天天被骂。最后还是忍下来了,也熬出头了,因为打工的生活太苦了。打工能混出头的太少了,有机会还是不要去打工,家乡也有很多机会发展,学一门技术才是长久之计。
网友:以前深圳工资高,是内地的十倍左右,还不断涨工资,房价也高,但买了过个几年就好了,所以买房也不难。现在深圳的工资是内地的一倍多点,房价高得离谱,加上现在炒房还能象以前这样赚大钱吗?所以还是逃离深圳了
网友:天南地北来闯荡深圳的人太多了,来的多,回去的更多。激烈的职场竞争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真正能留在深圳呆下去的毕竟是少数,能买房定居下来的就更少了!

网友:我2004年在深圳宝安松岗谋生,但是因为文化太低又没什么技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投资几百块钱摆摊混日子到2005年在网络上找到一个老婆后,又靠摆摊学到的经验在潭头莲雾街几年赚了几十万一年!希望能帮到想小本创业的朋友们…
网友:在深圳没有根基,感觉每个人都是浮萍,都在低头拼命,想着赚点钱带回家,到头来,房租占了工资的三分之一,吃的用的又占了三分之一。还剩下的三分之一兜着兜着,不知道那个月就有额外花销,都不敢生病、不敢出去玩。在深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幸福,没有家的概念。
网友:离开深圳很多年,发现离开深圳后日子过得没那么压力,从此腰不酸腿不疼吃饭吃得饱睡得香……
深圳现在人流和当年相比少了百分之70左右。楼市超高价格也造成了现在的人流分布,剩余了大量空房没人住,也租不出去。现在主要是由资本家、房产商、和少量本地人掌控着大量房产。大概数据在百分之20左右。因为穷人带来的人口红利已经没有,现在也无法和国际接轨。未来也很难有太大的外贸红利,外贸也有很多不安全性。
人生本就是一场奋斗,但愿我们都能通过努力实现“财务自由”。在该拼搏的时候选择拼搏,该安逸的时候,选择安逸。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提钱是一件俗不可耐的事,但成长用一次一次无能为力的告别,教会了我们,成年人生活的底气,大多都是钱给的。
青少年在巨大的压力下心态已经改变,已经不是当年的廉价劳动力了。穷人走了,就等于市场奔溃了。剩下的人又能改变什么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