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植物比较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天南星科是非常有名的,它出名的地方就在于这个科属下的植物全都有毒,比如天南星、半夏、水芋等,但天南星科的植物却又十分受人们喜爱,因为这个科属下的植物都十分有价值,或是观赏价值极高,或是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或者有着食用价值,如半夏、芋头、龟背竹等。
但要说哪种天南星科的植物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最为悠久,或许魔芋能够位列其中。那么,本期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魔芋这种曾经被妖化,如今却火爆全球的食物。
魔芋是什么?
很多年轻一点的朋友,可能吃过魔芋加工而成的零食,但要说魔芋是什么,估计除了我国西南地区种植过它的农民之外,很多人都说不上来。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说是草本植物,但它的外形通常给人以“树”的感觉。如图,其茎秆直立,通常能长到1、2米高,在茎秆的顶部会分几条枝丫,看起来就如小树一般,但实际上却确实是一种“草”。
很多天南星的植物都是有毒的,魔芋也不例外,它也是一种全株有毒的植物,其中毒性最大的,当属它的块根,若是误食的话,则会引起后舌、喉灼热、痒痛、肿大等问题。
魔芋是我国原生植物,但在我国分布并不广,因为它喜温暖而湿润的环境,其适温为20度到30度,25度最为合适,适宜相对湿度为80%到90%,即魔芋喜适温期长而不适酷暑、干燥的地方。也是由于这样的喜好,魔芋只在我国南方的丘陵、高原、山区才有生长。
不过,魔芋虽然有毒,分布又不广,但它在我国的食用和种植的历史却十分的悠久,而其中最早的记载便是见于先秦古籍的《尔雅》,里面就记载了古人们是如何种植魔芋,又如何吃魔芋的,可以说,魔芋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和食用历史超3千年了。而魔芋被吃的部位,恰恰就是它毒性最强的块根,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勇气和智慧。
魔芋的发展
虽然魔芋在我国的种植和食用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这从它在民间的俗称就可以看出来,诸如鬼芋、花麻蛇、南星头、蛇头草、灰草、山豆腐、妖芋、去肠砂等。
这些俗称,或是说魔芋有毒,很难搞,或是说魔芋没有处理好,吃了会中毒,出现哪些问题等等,于是在古代的时候,魔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都被人们妖化,说它是妖怪吃的东西,但最终魔芋还是被人们驯服了。
在1700多年前晋朝左思的《蜀都赋》中就写道:“其圃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刘良注“蒻,草也,其根名蒻,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
这段中的蒻就是魔芋,而“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则表示那个时候的老百姓,就已经会熟练的用草木灰来处理魔芋,使之凝成魔芋豆腐,然后做成各种美食。
这个传统的方法也流传至今。
不过,魔芋在我国的食用历史虽悠久,但其发展一直都比较缓慢,因为除了川贵滇、以及鄂西一带的人们吃它以外,其他地区都不怎么吃它,或者说都不知道这种食物的存在。
至少近十几年,魔芋才快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川贵滇一带魔芋这块的农业发展。而魔芋能发展起来,也跟其自身的价值有关。
魔芋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富含淀粉、钾、磷、硒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补钙、平衡盐分、洁胃、整肠、排毒等作用。
而现代的人们也是十分重视食疗养生,而魔芋不仅有这么高的营养价值,其本身又没什么味道,十分适合和其他食材搭配来做成各种既美味又对健康有好处的美食,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于是魔芋就受到了人们的热捧。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魔芋的种种价值也传播到了国外,这也让魔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火爆全球了。
当然,魔芋并不是没有问题,笔者个人认为魔芋的发展目前还有2个问题。
其一,种植范围小。
虽然目前我国的魔芋种植面积相较于以前来说,确实增加了非常多,但魔芋的生长特性也限制了它。
据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魔芋的主要种植区还是在秦岭大巴山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滇南以及鄂西这几个地方,其总的种植面积一直难以增加,甚至还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比如云南曲靖的魔芋种植面积,就由2020年的15万亩减少到了2021年的14万亩。但好在产量提升了,也算是稳定住了农民们的收益,但长期来看,还有待改善。
其二,发展不均匀。
我国的魔芋在开发、种植、食用及培育方面,差不多有3千年左右的历史,但是国内各省份的开发方向却是不同。比如被称为“中国魔芋第一镇”的云南富源,在魔芋原材料方面就比较占优势,而精加工方面就比较落后。而陕西安康在粉类的加工和休闲食品的加工方面,就比较专精,但陕西的魔芋种植却不行,或者说产量很低。
简单来说,就是我国各地魔芋的农业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不同的地区还需要在引进新技术以及加工等方面进行交流及互相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让魔芋的农业水平快速发展,从而给农民们带来更好的效益,也能让消费者品尝到魔芋的美味。
好了,本期分享就到这里了。各位朋友,你吃过魔芋吗?你对魔芋的发展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探讨哦!
觉得文章有帮助,记得点“赞”和“在看”,您的支持对我很重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