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农民,高小文凭当会计,手握3个公章,目中无人,结婚挑三拣四,坚持“三不要”,如今过的怎么样?


这件事发生在50年前。
据一位网友说,他的姨表哥弟兄四人,排行老大在村里担任村长职务,到成婚的时候,由于住房和经济生活条件都比较紧张,娶了一位比他少5岁身体矮小,眼睛双目失眼的外地媳妇。

婚后六年间,夫妻两人哺育了3个孩子,大儿子头脑灵活,刀子嘴豆腐心,二儿子,反应缓慢,心眼多,三儿子,小心眼。

由于爸爸是个有权有势的村长,在村民心中,说话算数,社会关系比普通百姓广泛。间隔二岁的三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爸爸都尽到了义务和责任。

由于大儿子头脑灵活,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上了县城名校的他,接受了很多知识和农村财务管理技巧。

二儿子,上学就头痛,仅仅上了三年级就辍学在家务农。三儿子,没有大儿子学习好,但是,在大人眼前总是好孩子。

在当时官二代的旧恶习时期,一村之主的爸爸让大儿子回村担任了大队的会计兼村书记助理,手握村财务公章,大队公章和村支部公章,一手紧握三个实权的公章,人人都羡慕,而他感到无比荣耀。

到了成婚的年龄时候,朋友给他介绍对象,他坚持“三个不要”。
一、不是大学生不要。
他总认为在村里他爸是个村长,而他是个村里最有文化的人,想处一个同样都是名牌大学生,学历相当,文化相称的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

二、不是村干部不要。
他自认为他是个村干部觉悟很高,在老百姓心中说话严重,有人随和,以后成家了,尊敬长辈,团结弟兄,家和万事兴。

三、她爸不是村书记不要。
他眼里目空一切,挑选条件相当高,还想娶一位高管门弟之女。可是,他的眼光太脱离了现实。

这位骄傲自满的他,殊不知想想你的母亲由于身体矮小,双目失眠,常年有病,40多年不能给你们家里做饭,不能给你们家里洗一件衣服,也不能给你们家里做一样针线活儿。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从18岁一直挑选到40岁,仍旧坚持“三不要”的他,最终因要求条件过高,脱离现实而终身在苦海中永远没有上岸。

做人,做事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及家庭背景和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去办事,不要认为你比别人有本事,你比别人有才华,你就了不起了,傲娇自大,偏见固执。

如果这样下去,可能是人生落后的苦味。

他在临终前2天,流着眼泪说,“一辈子没有解决做饭问题,一辈子没有解决穿衣问题,一辈子没有找到说话做伴的女人”。后悔莫及他,就这样过了68岁。

因为你要明白,世界很大,你却很渺小。
欢迎网友点击阅读,点击关注!
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