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有“王佐之才”,是曹操最倚重的谋士之一。他很少随曹操出征,而是“居中持重”,稳定曹操后方,协调各方关系,筹措粮草,如同刘邦身边的萧何一般。荀彧辅佐曹操,不但自己尽心尽力,还给曹操推荐了不少人才,如戏志才、陈群、杜畿、司马懿等有才能的人,都是荀彧举荐的。
建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212年,曹操占据中原,统一北方,降服荆州,击败马超,天下三分有其二,霸业初成,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便不再满足于“丞相”之职,想要更进一步,称魏公。
按理来说,汉献帝刘协就是一个傀儡,朝中文武大臣也大都是曹操的人,曹操想干啥,就干啥,想任命哪个大臣,就任命哪个大臣,不夸张地说,汉献帝刘协的任免也是曹操一句话的事。然而,老年的曹操想为子孙谋福利,称魏公(可以世袭罔替),加九锡,连汉献帝刘协都不敢吱一声,却遭到了最亲密的战友荀彧的坚决反对。
《三国志·卷十》中记载: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荀彧老年的时候,却和曹操离心离德,坚决反对曹操称魏公,加九锡,“背叛”了曹操,这是为什么呢?本文认为,荀彧之所以“背叛”主公曹操,只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荀彧自始至终都是忠于汉室,身在曹营心在汉。
有人认为荀彧看着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欺负”,却无动于衷,因此推断荀彧并非汉室忠臣,也没有复兴汉室的信念。其实不然,在董卓废立皇帝的时候,有志青年荀彧看不下去,愤而弃官归乡,举家来到冀州,成为袁绍手下大谋士。然而,荀彧经过和袁绍的接触,对袁绍失望了,认为其不能成就大事,于是离开袁绍,投奔曹操(赵云也是对袁绍失望,而是投奔公孙瓒)。荀彧投奔曹操后,受到曹操重用,为曹操提出未来“五年规划”,力主曹操迎奉汉献帝,统一了北方。
荀彧为何弃董卓、弃袁绍,而投奔曹操呢?因为董卓乃是擅自废立皇帝的汉贼,袁绍自顾发展壮大自己,不管汉献帝刘协的死活,只有曹操尊重汉献帝,救了汉献帝,结束了汉献帝刘协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荀彧对曹操死心塌地,他知道只有团结在以曹操为中心的集团下,汉室江山才有那么一丁点儿复兴的可能。然而,现在复兴汉室的希望破灭了,他因此“背叛”曹操,和曹操决裂。
因此,荀彧追随曹操,不是忠于曹操,而是为了复兴汉室。
其二,荀彧为家族长远利益考虑,不得不反对曹操称魏公。
荀彧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个家族是颍川荀氏,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其祖先是周代时期的姬姓。汉晋时期,荀氏家族名人众多,许多人还在朝廷之中当大官的,史料中有名有姓的至少有一百多人,如荀攸、荀谌、荀爽、荀顗等人。当时,皇帝是汉献帝刘协,荀彧和曹操是同事,都是汉臣,只是官职品级不同罢了。同理,颍川荀氏和曹氏家族平起平坐,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但是曹操称魏公、魏王,那么便是“君”,而荀彧依旧还是臣,见了曹操必须行“君臣之礼”,地位不平等。同样,颍川荀氏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地位自然也不平等了。此后,荀氏族人见了曹氏,不得不低头哈腰。
因此,荀彧为了家族长远利益,勇敢地站出来反对曹操称魏公。
结语
老年荀彧之所以“背叛”曹操,和主公曹操分道扬镳,只有以上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荀彧自始至终都是为了复兴汉室江山,老年发现曹操的“真面目”,于是和曹操决裂,第二个原因,荀彧是为了颍川荀氏家族长远利益考虑,反对曹操称魏公。
然而,荀彧个人之力太渺小了,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无法撼动曹操家族,无法阻止曹操称魏公、魏王。在荀彧死后第二年(公元213年),曹操如愿以偿称魏公,加九锡,又过了3年(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比其他任何一个王公大臣都厉害,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其他各种礼仪都和汉献帝一个级别。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