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鱼是如何发现鱼饵的?这个问题10个人里有9个不知道,就连钓鱼人也是一知半解。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鱼靠着眼睛发现鱼饵,然后再咬钩,这只能说在白天,并不全对。在很浑浊的水里,或是夜钓,鱼要单靠眼睛去找吃的,那只能饿肚子,因为压根就看不到。那鱼夜晚是如何发现鱼饵的呢?针对这个疑问,咱们今天就来做个关于鱼类的知识科普。
1、通过视觉发现鱼饵
大部分动物包括人类,都是靠视觉行动和进食的,水中的鱼类也不例外。但鱼类在水中视力并不像大多数动物那样好,也可以说鱼类属于近视眼,能看到的距离只有10米左右,这仅限于白天,夜晚基本和人相似看不到东西。鱼在水里对三种颜色比较好识别,像红色、白色、和黄颜色,所以很多市面上的鱼饵都围绕这几个颜色进行加工,主要就是为了让鱼能更好的发现鱼饵。
2、通过嗅觉发现鱼饵
鱼类的视力不好,但它们的嗅觉却很发达,可以通过食物在水中所散发出的气味,不偏不倚地寻找到鱼饵。这也就是钓鱼为什么要提前打窝的原因,目的就是靠这些饵料本身的气味,把周围的鱼吸引到窝里。拿鲢鳙鱼来说,它们的嗅觉非常灵敏,生物学家曾做过实验,鲢鳙鱼的鼻孔判断气味嗅觉系统十分发达,有效距离可达二十到三十米,想想这个距离它们用眼睛看是看不到的。
3、通过听觉发现鱼饵
很多人觉得鱼没有耳朵,这又是一个错误的知识盲点。鱼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耳朵,只是没有那么明显。鱼的耳朵在两眼后面的头骨里,只有打开头骨才能看到。准确地说,鱼只有内耳,内耳藏在头部两侧的骨头里,耳朵与鳔相连,水中的声音使鱼鳔壁振动,这种振动通常沿着与鳔相连的一串小骨传到耳朵里。对于鱼类而言,它们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同时也能靠听觉找到鱼饵。
4、通过胡须发现鱼饵
水里长有胡须的鱼,大多数是视力不太好的底层鱼类,如塘角鱼、鲶鱼,就属于近视眼中的近视眼,身体硕大眼睛却如米粒般大小!它们觅食主要依靠胡须在水底寻找并锁定食物。胡须的作用能帮助它们感知猎物放出的微弱信号,例如鲶鱼在摄食时,首先用吻部把泥沙掘起,让水变得很浑浊,这时候它们的小眼睛只是摆设,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只需依靠胡须就能准确吃到食物。
5、通过侧线发现鱼饵
鱼类之所以能够在一些狭小石缝和水草中穿行,不会撞到东西,依靠视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位,那就是侧线。水流和水下物体所产生的振动会被侧线感知到,鱼儿通过接收到的信息,就知道周围的地形变化,从而可以灵活穿梭。鱼类除了上面说到的这几个功能发现鱼饵,侧线也能起到很大作用,相比于视觉和嗅觉发现鱼饵,鱼类用侧线判断鱼饵的位置往往会更加准确。
现在大家知道夜晚鱼是通过什么发现鱼饵了吧!在浑水还有夜晚钓鱼,鱼类并不是靠着眼睛看到鱼饵才会咬钩,眼睛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它们还有很多种办法找到食物,不得不说每种生物都有它的长处,不知道只能说我们了解的知识还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