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毛主席的小女儿,1984年第一次回韶山,看到农田,跪地痛哭


大家都知道湖南省的韶山市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居,但是自从他1917年离开这里,由于战事频繁家乡路远,主席一直没有机会重回故土和以前的同伴们取得联系。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哪怕时隔良久都会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对故土的向往也代表着不忘记自己的根。

李讷是主席最小的女儿,平日里也深受父亲的喜爱。她和父亲一样也一直惦记着风景秀美的家乡,虽然如今在广阔的中国上有不少风景优美的地方,但是韶山它培育出了主席这样的伟大人物,很多著名事件的第一步就是在这里孕育的,所以韶山不仅仅是他的家乡,更是新中国的开端。
对于李讷来说,虽然她从小生活在延安,但是自己的童年是在父亲讲述的革命故事、英雄事迹中度过的,其中就少不了韶山这个地方,于是她对这个地方变得慢慢熟悉起来,在心目中把它认为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

毛主席在一生中也多次回到过自己的家乡,但是当他踏上革命后就很少回去了,只能在心中默默的思念,所以故居在他在心中早就变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浓浓乡情更是当地人的一段珍贵回忆。
当地的政府也重视伟人故居的保护,在韶山上修建了不少的纪念馆和学校。自从自己的父亲去世后,李讷越发的思念父亲,怀念小时候听着父亲讲述在家乡生活的光景。再加上人到中年,渴望心灵上的充实和宁静,在1984年的一次机遇之下,李讷决定回父亲的故居韶山探望。

为了不让当地的政府有压力,李讷去时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当地的接待人员还以为是普通的人员,这也表现出她的低调。
来到了久违的家乡,李讷默默地跟在人们的身后,她安静地参观着自己父亲的故居,看着周围的一草一木,心里面不由得涌起万千感慨。桌案上用过的毛笔,仿佛向我们展现出伟人那一个个夜里伏案写书的场景;摆放整齐的劳动工具,好像向我们描绘了伟人辛勤劳动、努力耕耘的场景;收拾整齐的灰色布衫还有破旧的布鞋,好像为我们表现出伟人幼时节俭却又好学的模样。

虽然李讷一直在前期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但是直到她走到了自己父亲曾经耕耘的田地,想到了他所付出的辛劳,李讷顿时控制不住自己,跪在地上大声地哭泣起来,周围的人连忙过去搀扶起她来。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知道了她的真正身份,原来这个一直跟在他们后来不说话的中年妇女,竟然是伟人的女儿。
当所有人都询问她为什么一开始隐瞒自己身份的时候,她说想像父亲一样不给大家带来麻烦,而且自己的母亲身陷囹圄,所以她的身份也不方便表现出来。众人都说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了,你来到了父亲的家乡,那这也是你的家乡了,家乡无论你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它都会一如既往对待你容纳你。

如今的韶山在当地政府的管理之下,人民也富裕起来,但是这一切都是由于伟人,主席的早期努力,才让韶山和中国有了开天辟地的大变化。他的后人也牢牢记住这个起源地,忘不了这个梦开始的地方。家乡永远是人们心中珍贵的财宝,不论你是什么年纪,不论你在什么地方,你都会想要再回家乡去看看,家乡也会不分贫富贵贱,包容的接纳你,这可能就是故乡的魅力所在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