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就逐渐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眼看着自己的国家就要一步步完全沦陷,变成侵略者案板上的鱼肉对象,一大批有志于民族救亡事业的热血青年随即挺身而出。正是这些人靠着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与阻碍我国走向独立自主的势力作斗争,甚至在遭受生命危险时甘愿舍生取义,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切。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革命先辈里为解放事业奋不顾身的女性比例绝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其中一位杰出女性—王光美。
王光美从小成长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很显然,较好的家庭环境对王光美有很大的熏陶,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她的教育。年幼的王光美有着出众的学习天赋,勤奋刻苦,又加上父亲的人脉资源,因此她得以接受到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学堂教育。然而,由于在考取大学的过程中英语发挥失常,导致她没能成功地去自己的理想大学燕京大学就读。
事已至此,接受了现实的王光美最后选择了辅仁大学。王光美研习的专业是物理系,很快,她就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逐渐为校内人士所熟知,从而为她赢得了“才女”的称誉。王光美的表现如此之突出,在物理学上的前途都被当时的众人看好,认为她最终会选择走出国门出国深造,成长为物理学领域的大神级人物,然而王光美此后的人生轨迹却并非如此。
1946年,王光美来到了延安,全身心地参与到了红色根据地的建设事业中来。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当时的人怎么也想不明白,本该有着大好学术前程的王光美竟然会放弃唾手可得的优越前程,转而扎根国内支持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要知道,延安根据地的生活物质条件很是艰苦,一个外人觉得多少有点“娇生惯养”的高才生能不辞辛劳地留在这儿,实在想都不敢想。
也就是在延安这片革命圣地,王光美认识了她的丈夫刘少奇。两个人踏入婚姻殿堂的仪式也弄得挺简陋。当时,考虑到延安艰苦的环境,当时这对夫妻还打算不举办婚礼,后面经众人的劝说才改变主意。说巧不巧,正好有一场舞会要举办,二人的婚礼正好撞上了。于是,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王光美和刘少奇在一众同志面前甜蜜地宣布了二人要结婚的喜讯,也得到了包括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内的所有人的祝福。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光美作为刘少奇的夫人曾多次陪同他出席外交活动,凭借着自己落落大方的行事风格赢得了海内外媒体的称赞。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动乱的到来让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王光美随即锒铛入狱,在牢里一呆就是十二年。时隔多年以后,终于出狱的她选择以谅解的方式和过去握手言和,甚至也没有要求任何形式的所谓赔偿。
可是,向来有着傲骨的她,也曾请求过组织。这唯一的一次破例,就是由于她的儿子。没有孩子在身旁陪伴的她,实在太孤独了。所以她恳请组织上调回一直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刘源,每每想到都让人心酸。
年岁渐长的王光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在从组织职位上退下来以后,她又凭着一股韧劲儿发起了幸福工程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靠着她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慢慢成型,王光美从自己的工资里攒出钱来支持这项事业,又竭尽所能身体力行地参与,真正把革命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她一生遭受了很多本不该有的苦难,但是她始终以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进行到底,用她一生的心血诠释了什么是真正值得尊敬的革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