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罗瑞卿,战功并不显赫,军衔是否高授了?毛主席:当之无愧


引言
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新中国国的建立,就是人民军队用枪打出来的,因此我国建国之后军中立功者比比皆是,1955年我国进行解放军大受衔,对军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将士进行授衔。
这一次的授衔仪式是新中国的第一次,因此参与的人数非常多,规模非常大,仅仅元帅级别军衔就有十几位,都是在人民军队中征战多年,为祖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但是因为人数众多,一时之间也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涉及的人数众多,就会出现谁的功绩更高的比较,会出现一些谁的功劳配不上军衔的讨论。

备受争议
首先元帅级的都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获得最高军衔也是众望所归,没有人说什么。而在元帅之下就是大将,在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有十人,其中有的军功都和元帅比肩,比如张云逸、陈赓等,就算是授予元帅军衔也没有人质疑。
然而我国军中杰出的将领实在太多,而元帅的人数和大将的人数都是有限的,导致很多人虽然军功卓著,但是却不能全部都授予大将军衔,因此想要服众就必须要有真本事才行。很多历史爱好者对我国的开国十位大将中的几位并不是非常满意,总觉得还有人能够代替他们。
其中争议比较大的就是罗瑞卿大将,很多人认为罗瑞卿大将在军中的资历浅,撑不起开国大将的军衔,军中还有很多比他更优秀的人。

罗瑞卿确实没有非常卓著、显赫的军功,但是一生都在南征北战。
罗瑞卿出生于四川,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成都实业专修学校毕业之后,进入了黄埔军校,学习了军事知识,在那个年代,罗瑞卿这样具备文化素养和军事素养的人才还是很难得的,有了理论的支撑,罗瑞卿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才有了优秀的表现。
21岁的罗瑞卿知道了南昌起义爆发后,第一时间前去参加起义,但是等他到的时候,已经结束了,罗瑞卿只好远离返回,但是他的革命热情并未因此而减退,第二年就成功入党,之后被派往各个地区进行训练,1929年5月,罗瑞卿成功担任闽西红军第59团参谋长。

过了没多久,他所在的部队就被并入了红4军,罗瑞卿成了毛主席的麾下,第二年冬天罗瑞卿升为第11师政委,3年的时间,一个刚刚入党的毛头小子就成了师级政委,罗瑞卿的晋升速度可以说是非常快了。
第二次反围剿中,罗瑞卿担任指挥工作,之后他还参与指挥了秋收起义、强渡大渡河、百团大战等很多战斗,在一系列的战斗指挥中,罗瑞卿的果断睿智、足智多谋,一次次将敌人的阴谋粉碎。

当之无愧
其实罗瑞卿不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足以配得起开国大将的军衔,他20岁就入了党,在一众大将中也算是比较早的了,而且也立下了很多的战功,只是他一直参与指挥工作,在更多人看来是“幕后”人员,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加之他最开始是从事秘密工作的,一直隐姓埋名,对于他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作为领导人的毛主席,对这个年轻人是非常了解的,对于他入选开国十大将,军中没有任何的疑义,就足以说明他配得起!

结语
罗瑞卿去世时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大楼全部降半旗哀悼,这在开国大将中是唯一一份,也足以说明他的地位。
或许还有很多人都能够当得起大将的军衔,但是因为人数的限制而未能获得该军衔,但是开国十大将中任何一个人拿出来,都没有人能说他们不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