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将他从上将单名划掉:骄傲自满,适宜授中将


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田螺姑娘说历史”,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革命的历史承载了多少人的艰苦奋斗和坚持不懈,他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披荆斩棘,在一片荒芜中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让中华民族再次崛起,成为东方大陆上的巨龙。正是在那些勇敢无畏的革命英雄的带领下,才有了现在的和平年代。为了表彰他们的付出,建国后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授衔仪式,让他们得到应有的荣誉和称号。毛主席亲自审阅了授予军衔的将领名单,而有一个名字却被他从上将的名单里划掉了,他就是王建安。

很多人都奇怪王建安为什么会被踢掉,说起来他也算是一位资历深厚的老革命了,在革命中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授予上将的军衔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最终却成了中将。其实毛主席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王建安的性格十分火爆,总是有什么说什么,还动不动就翻脸,即使面对自己的上司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说话毫不留情,常常会出现拍桌子,甚至对骂的情况。这样的事情还不少,甚至都传到了主席的耳朵里,因此主席对他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他就是个骄傲自大的家伙,实在是不配拥有上将的头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政治因素的考量,因此当时才会将他划掉。

但其实王建安并不如传言中的那么不堪,脾气火爆是真的,拍桌子对骂也发生过,他甚至在陈毅面前拍过桌子。但是这些都是表象,他这么做都是有原因的。他本意并不坏,只是性格过于直率,说话不过脑子,但其实是嘴硬心软,拍完桌子就知道错了。他是个非常好的将领,深受战士的喜爱,而且战斗时期曾为了革命做了不少的贡献。因此将他从上将名单上划掉确实有点冤枉了,但好在中央也是实事求是,在了解了他的为人之后,也觉得不妥,因此第二年就将上将军衔补给他了。

王建安出生在湖北,二十岁的时候便加入了共产党,他在战斗中十分勇猛,面对敌人的枪炮毫不畏惧,总是冲在最前面。因此在部队中脱颖而出,很快就成为了军政委。他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还是当时有名的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可谓是革命军里的佼佼者。跟他同期成长起来的还有他的老乡许世友,两人一起加入红军,一起起义,有着坚定的革命友情。但是在1937年他们出现了分歧而有所误会,但最终还是在组织的调和下解除了隔阂,一起合作为革命而奋斗。

论资历,王建安和许世友不相上下,而且两人在各方面的经历都十分相似,照理说许世友能够成为上将,那么王建安也可以,但是却因为性格问题而被取消了名额。其实对他自己而言是不计较的,不管是什么军衔他都没有怨言,毕竟是革命出身的人,这点精神还是有的。而且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任劳任怨、从不邀功的人,因此在这样的问题上也不会多加要求。而且他自己当时因为严重的高血压正躺在床上下不来,又受到了其他的政治影响,评不上上将也是情有可原的。

王建安在部队是出了名的低调,以前和战士们看电影都是钻到他们中间去,而不是坐在首长专座上面。他认为那样太过刻意,会和战士们产生距离感,因此总是能看到他和战士们吃瓜子看电影的场面。而且他为人十分清廉公正,从不用自己的身份给家人开绿灯。他的孩子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留他一个人没人照顾,但是他依旧不肯将他们调回来,即使符合规定也不想做这样的事。甚至在他的去世后的葬礼都是一切从简,就连许多的战友都是后来才知道他过世的消息。而这些都是他刻意交代的,不能铺张浪费,低调处理后事,连遗体告别都没有。

这样的将领实在是部队之幸,授衔只是个小插曲,并不能代表他这个人不好,而且后期他依旧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也算是为他正名了。像这样的革命先辈,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他身上低调简朴的革命精神实属是现代青年的典范。
更多精彩内容:
周总理临终时留下三个遗愿,邓:一个也不答应,毛主席:只答应一个
陈锡联升任副总理,杨勇妻子:老陈身份变了,你别再与他开玩笑了
志愿军战士吃了美军罐头后出现中毒现象,医生:只因太久没吃肉了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