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从诞生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了,中国也受电影影响很深,在民国时期就开始流行电影后来到了新中国时期便开始普及电影,后来革命题材的电影一度成为历史教育意义的重要蓝本,这让观看革命题材电影成了不少青年人了解那段革命历史的一种方式。不过有一位93岁的老人在受邀观看电影后,一度泪流满面,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便是戏中之人,那么这位老人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呢?
一、参加革命战争的传奇经历
电影《长津湖》作为反映朝鲜战争题材的电影不仅在影视艺术上获得了成功,还在革命历史的教育上获得了成功。这其中有一位九旬老人受邀观看了这部电影,观看过程中他一度泪流满面,引发了很多人的不解,直到后来才了解到原来他就是伍千里的原型,这位老人便是李昌言。
年过九旬的李昌言依旧记得自己在革命战争中的往事,出生于山东省的他,青年时期目睹了日寇侵占山东的过程,因为当局不作为,山东轻而易举地落入了日军的手中,同时还在山东组建了大量伪军开始镇压抗日运动。眼看着家乡落入敌手,李昌言岂能就此善罢甘休,于是不久之后他便找到了参军入伍的机会,于1944年开始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中服役,并屡屡在前线中取得优异的作战成绩,这很快让他成为了在基层中的优秀战士。经过抗日战争中的考验后,已经是部队基层干部了的李昌言又投入到了解放战争之中,数年作战下来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这也让他后来成为了部队中的优秀代表,开始在建国后投入到部队的建设当中去。
建国后原本以为远离战争的李昌言万万没有想到不足一年,帝国主义势力竟然公然干涉中国革命,在朝鲜战场上大作文章,这让中国不得不出兵朝鲜,保家卫国。为了抵御帝国主义势力,作为优秀的部队战士的李昌言毅然参加了朝鲜战争,开始跟随部队进入了朝鲜。来到朝鲜以后,李昌言被任命为四连的连长,带领基层官兵作为中坚力量突入敌人的核心地带,为后续部队的入朝提供帮助。这也让李昌言所在部队进入朝鲜以来便打了不少硬仗,为朝鲜战争赢得了一个好的开局。
二、成为战役中的英雄
与电影的大有不同,实际中的长津湖战役的部分要艰苦得多,这一点李昌言至今都感同身受,作为调入朝鲜歼灭联合国军精锐力量的一支部队,李昌言带领全连战士一路走来可谓十分艰苦,进入朝鲜要面对恶劣的极端天气不说,联合国军中的精锐大部分都是机械化部队,而志愿军全靠两条腿,怎么赶也赶不上别人,于是这让志愿军在追击敌军时往往处于劣势。
明白了自己的劣势以后,李昌言为了带领全连战士出色地完成阻击敌军的任务,不仅日夜兼程地行军还利用打巧仗的方法,赶小道走在敌人前面,这让志愿军终于有了追上敌人的时候,于是等候已久的志愿军部队开始发起了阻击进攻。在实际阻击进攻中,李昌言深深地体会到了差距所在,敌方的火力相当强,不仅在平面上,在立体上也如此,敌军还配合有空中支援,这一度打得四连的战士们伤亡惨重。
看到部队伤亡惨重的李昌言开始集中火力,开始猛攻敌人指挥部,可是志愿军有限的火力还是被敌军的炮火所覆盖,这让李昌言干脆心一横,直接跳入了敌军指挥部,完成了占领敌军指挥部的命令。直到战后李昌言才得知自己所占领的指挥部正是联合国军的精锐-美军北极熊团的指挥部,而他不仅占领了指挥部还击毙了北极熊团的团长,一时间成为了抗美援朝的英雄。面对英雄这个称号自己并不在意,李昌言在乎的是他那些战士,那些战友,在他眼里看来他们才是真正的抗美援朝英雄,这也让抗美援朝精神直到今天都是值得令青年人所敬仰的革命遗产。
三、结语:
作为伍千里的原型,李昌言所经历的战斗历程要更加艰难,这也是通过电影无法感受的,他也正因为是经历者,所以对那场战斗感同身受,于是才让他不禁落泪,也正是无数抗美援朝英雄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局面,他们也值得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