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抗日根据地,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险要的太行山了,正是因为太行山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让人民军队转劣势为优势,屡屡突击日军,打压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到了建国后,山西的太行山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屡屡发展受阻,而在太行山腹地的大寨人民一度盼望着过上小康生活,可是地理环境的约束还是让当地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就在太行山大寨面临着发展困难时,从大寨中走出来了一位大寨姑娘,带领着大寨走向了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她不仅让大寨发展了现代化农业,还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由此让大寨人民走上了小康生活,她也因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妇孺皆知,那么这位大寨中的姑娘如今过得怎样了?
一、大寨中的“铁姑娘”
建国初期,因为中国还是农业国的缘故,党组织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口号,这让农业发展由此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了给工业化发展提供支撑,农业生产上必须能够跟上来,这也让全国不少产量地得以涌现,另外工业发展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便是中国开发出了大庆油田,解决了中国石油短缺的问题,同时也涌现了工业现代化的积极分子-“铁人”王进喜,殊不知在日后农业现代化发展上也有一位带头人,她便是带领太行山大寨走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铁姑娘”-郭凤莲。
出生在太行山大寨中的郭凤莲亲身经历过困难时期,当时因为中国耕地有限,同时工业化发展也在上升期,于是出现了农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现象,这让郭凤莲年幼时没少忍受过饥饿,于是她决心在成年之后改变这个现状。
在自然灾害中,年仅16岁的郭凤莲就顶着自然灾害的压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依旧带领大寨获得了丰收,这也是“铁姑娘”在农业发展中打赢的第一仗。得益于在实际劳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郭凤莲在带领农业生产小队在农业生产上屡屡得胜,这让村书记陈永贵将这一支小队称之为“铁姑娘队”。
也是在铁姑娘队的带领下,大寨的农业生产成绩屡屡刷新历史记录,后来一度达到了产粮四十万斤的出色成绩,这个成绩放在全国都是十分优秀的一个成绩,于是当周总理得知大寨的农业生产成绩后,除了表示肯定外,还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这也让“铁姑娘”郭凤莲在那个年代变得妇孺皆知。
二、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
如此出色的郭凤莲后来被党组织逐渐提拔,成为了经济建设中的一位优秀干部,除了在山西省工作外,她还被组织调往其他地区工作,这让郭凤莲的工作经验十分丰富。到了改革开放后,郭凤莲看到了经济发展上所遇到的问题,也看到了在经济发展时期农业的发展机遇,于是郭凤莲向组织提出想回到家乡大寨继续工作,带领大寨人民走向小康。
由此郭凤莲回到了自己离开数十年的家乡,开始主持经济发展工作。在郭凤莲的带领下村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试点工作,不仅铺设了水泥路,让交通更加便捷,还设立了食品加工厂,让食品工业成为了振兴大寨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也是郭凤莲的变革让大寨的农业真正走向了现代化。
经过郭凤莲在大寨的变革,大寨的经济开始有了起色,同时考虑到大寨更为长远的发展,她开始将大寨的食品加工产业品牌化运营,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远见的。不久后大寨集团就此诞生。大寨集团诞生后,不仅整合了大寨发展的食品加工企业还进一步促进了大寨的经济发展,也是在大寨集团的带领下,大寨实现了人人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也让已经年过七旬郭凤莲从铁姑娘成为了如今的大寨集团董事长,而她在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可谓是不可磨灭的,这让铁姑娘的故事至今为人所传颂。
三、结语:
作为在新中国农业发展时期的带头人,郭凤莲以“铁姑娘”的精神完成了家乡农业现代化改革,后来她又以经济发展的眼光让大寨人民走向了小康生活,这让郭凤莲成为一名优秀干部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位值得当今青年人学习的一位优秀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