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日本不愿提及的记忆:曾将12万日本妇女迁往东北,战败后去哪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日关系缓和后,就出现了一股返日的探亲潮,这股探亲潮大多都是因为抗战胜利后的遗留问题所引发。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遗留问题,这还不得不提到当时日本侵华时的政策关系了,当年日本侵华时建立的第一个跳板便是东北,东北丰富的资源也给了日本更大的野心,于是为了能够彻底殖民东北,日本向东北迁移近十二万妇女。
这些妇女不仅融入到了日本殖民东北的进程中,还成为了日后战争的帮凶,不过到了日本战败以后,日方却丝毫不提这迁往东北的十二万妇女,那么曾经曾经迁徙到东北的十二万日本妇女后来的归宿究竟如何呢?为何直到今天日本都不愿意提起这段回忆呢?

一、殖民东北的一部分
日本殖民东北的政策脱胎于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早在甲午战争后,日本便得到了第一块殖民地-台湾,当时日本对台湾的统治可谓是倾尽全力,让台湾尽快成为日本的一部分,于是日本采取了移民和殖民化教育双轨并行的策略。
在这种政策下,台湾不过十年就开始慢慢呈现向日本同化的发展趋势,后来台湾更是加深了对日本的认同感,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便获得了台湾领土的合法权益,这让台湾彻底沦为了日本的一个殖民地。有了在台湾统治的经验,日本又开始殖民东北,不断向东北投入殖民力量,妄图将东北打造为第二个台湾。

正是出于殖民东北的目的,日本不仅大量驻军东北,还向东北先后移民了近十二万妇女,这也是日本想要彻底殖民东北的野心所在。在日本当局看来,这些日本妇女的移民有利于日语在当地的推行,同时也便于推行日本文化。
其实日本女性穿着和服走在大街上被一些英美等列强国家看作是日本的象征,出于象征性目的,日本当局还命令在东北修建了大量日本式建筑,意图在那些西方列强心目中打造一个全新的东北。
很快东北就以伪满洲国的名义接受了大量外国使节,这让不少外国使节从内心中便认同了东北属于日本的这一事实,同时那些日本妇女大量地嫁给当地中国人也让此后的东北课堂上充斥着当时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令东北也成为日本征兵的来源地之一。

二、战败后归宿成为不愿提及的问题
得益于战前的经营,到了抗战全面爆发后,东北一度也成为了日本征兵的一个来源地,后来在抗战胜利后,东北便有了不少日本遗孤的问题。
除了数量众多的日本遗孤外,更为棘手的便是日本曾经移民到东北的十二万日本妇女的问题如何解决,当时国民政府的想法是同日本战俘一同遣送回国,但是当时日本能动用的接送客轮少之又少,即使将商船也全部用上,能运回所有的遣返战俘都是捉襟见肘的事,何况还要运送回这些妇女,很显然依照当时日本的情况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一件事。

既然暂时无法接回这些移民的日本妇女,日本当局便只好搁置。
不过很快随着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日本这种撤侨的行动也被迫宣告暂时停止,如此一来这些当年成为日本殖民的帮凶的日本妇女,到了战争结束后反而成为了一颗弃子,这一度令当年移民到东北的日本妇女感到了深深的无助,于是便开始自寻前程。
为了能够在刚刚结束战争的中国生活下去,不少日本妇女都选择嫁给了当地的中国人,开始融入中国社会。

三、新中国的关怀功不可没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在东北设立了专门的日本侨民工作组织,还十分关心滞留在中国的日本侨民的生活问题,这无疑让这些日本侨民看到了希望。
在后来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过程中,为了让这些滞留在中国的侨民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并加入到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东北的各级工作单位积极地向这些滞留的日本妇女安排工作,让她们开始成为新中国建设中的一员。
有了新中国的这些努力,也极大缓和了当时的中日关系,特别是朝鲜战争后,日本必须紧随美国的脚步,依旧对新中国抱以敌视的态度,不过当新中国妥善安排那些滞留在东北的遗留日本侨民时,日本当局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这也促使后来日本捷足先登,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了。

由于这些遗留的十二万妇女大多都融入了中国社会,很多甚至余生都生活在了中国,于是这令日本当局并不愿意提起这段历史,毕竟这是日本战败后引来的一大社会问题,也是本国因为侵略战争而备受伤害,所以日本当局既然不愿意直面承认侵略战争历史,也并不愿意承认这段令日本感到刺痛社会的过往。
于是这些融入中国社会后的日本妇女在后来中日关系正常化后,开启了探亲旅程后,便将这个刺痛社会的问题摆在了当时日本政府面前,可惜的是日本当局依旧不愿意正面承认那段侵略历史,反而是百般回避。
虽然最终这些日本妇女的归宿基本都是融入到了中国社会中,但对于不愿意承认战争历史的日本当局来说,这便是一个沉重打击,毕竟这便是侵略战争的深动见证,所以日本当局在试图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同时,也将曾经遗弃国民的罪责抛弃,这让今天的日本依旧受到这一社会问题的困扰。

四、结语:
日本战败后,曾经移民到东北的十二万妇女的去向成谜,日本当局也一度对此隐瞒,不过这些日本妇女最终都选择了积极融入中国社会,后来还成为了新中国建设东北期间的一股力量,这也让当时的中日关系得到了缓和。
同时也可以从日本当局对这十万妇女的最终归宿问题的避而不谈看出,对于当年因为侵略战争遗留的问题始终是日本当局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也让当年饱受侵略之苦的国民为此感到了遗憾和无助。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上坟带上此三人,祖先高兴财上门”,指的是哪三种人?
“床头四不向,无灾不欠账”,至今还在流传,“四不向”是指啥?
两女共侍一夫?江苏新郎与两位新娘结婚,称:以后就是三口子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