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身为八路军主力师师长之一,贺老总为何很少露面?


贺老总作为人民武装的创始人之一,曾率领红军与国民党军血战过,指挥八路军抵抗过日寇的侵略,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却很少听到有关他的消息,大的战役胜利均是由林总、彭老总、刘伯承以及粟裕将军取得的,其中原因你一定猜不到!

故事要从1937年说起。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贺老总担任主力120师师长,进驻山西、河北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接连发起多次小规模战役,消灭了不少日伪军,受到了党中央的嘉奖。正当贺老总正准备乘胜追击,扩大根据地的范围,更好地打击敌人时,后方却突然起火。
1939年,阎锡山为了驱逐八路军,公然调集人马进犯120师在晋西南和晋西北的根据地,贺老总被迫率部回援,歼灭了几支晋绥军部队后,方才在党中央的斡旋下平息事端。伟人对此隐隐觉得有些后怕,国民党根本就没有放弃迫害共产党人,即便大敌当前,他们仍不肯放下矛盾,执行国共合作的相关条款。

伟人担心八路军如果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对抗日寇上,不注重对国民党的防备,恐怕要吃大亏。毕竟阎锡山手握几十万晋绥军,胡宗南还率领大量兵马屯驻在西安一带,对陕北虎视眈眈。
思来想去,伟人决定将120师留在晋西北一带拱卫党中央,贺老总则兼任晋西北军区司令员一职。解放战争时,晋西北军区与其他军区合并,改名为晋绥区,仍由贺老总统帅,辖地北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南至山西运城,是陕北的东大门,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除了承担防务之外,贺老总还要执行晋绥区的经济建设任务,为陕北输血。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贫瘠,虽然党中央曾号召广大官兵开荒种田,可产出仍旧不够用度。加之西边有马家军的封锁,南边的关中有胡宗南把守,物资输送渠道完全被切断,唯有依靠东边的晋绥区。伟人曾在中央会议上明确表示,陕北在军事和财政上要仰仗贺老总的支持。

贺老总临危受命,在最艰难的时期,动员一切力量在晋西北一带广泛屯田,增加粮食产出。
1947年,晋绥区接连遭遇旱、涝、冰雹灾害,农业遭受重大打击,对陕北的援助一度断绝。贺老总急得团团转,为了不让党中央及卫戍部队十数万人饿肚子,他抽调大笔资金从河北、河南购买粮食,再组织人力、畜力千里转运,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光吃饱肚子远远不够,保卫党中央的部队还要与胡宗南的追击大军作战,枪支弹药消耗量巨大,均由晋绥区补给。贺老再次挑起重担,他依仗山西较为雄厚的军工底子,先后修建了数十座兵工厂,可生产各类枪炮弹药,同时还可赶制鞋服衣帽等军用品,巅峰时期,晋绥区甚至能保证每一位战士在冬季能拥有一套棉服,两双棉鞋。正是因为有贺老总在大后方源源不断地输送物资,所以中央卫戍部队方才有能力与胡宗南周旋。

而贺老总留在晋绥区还有一个妙用,那便是协调各部。众所周知,西北的所有部队后来被统一编组为西北野战军,统帅虽是彭老总,但大部分官兵都是贺老总一手带起来的,因此彭老总指挥起来难免有些不适应。
比如1947年,西北野战军计划进攻榆林,负责主攻的第一纵队连连受阻,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彭老总因此大发雷霆,狠狠责备了第一纵队的指挥官贺炳炎。
贺炳炎不服气,反驳了彭总两句,彭总更加愤怒了,直接将状告到了党中央。贺老总闻讯之后,亲自赶赴陕北,勒令贺炳炎向彭老总道歉,彭老总也做了深刻反思,认为自己在指挥时过于急躁,也向贺炳炎表示歉意。至此,矛盾化解,双方重归于好,这其中少不了贺老总的功劳。

综上所述,贺老总之所以在解放战争中少有露面,是因为他并不在前线。他扎根在晋绥区,拱卫着党中央,替党中央把守着唯一的物资运输通道,一直支持着党中央在陕北斡旋,牵制胡宗南的数十万兵马,替其他军区分担了大量压力。贺老总就像是西汉时期的萧何,虽然战功不多,但一直在幕后默默奉献,论功绩绝对不输任何战将,这也是他开国之后能被授予元帅之职的重要原因!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逃兵带9个日本女战俘,逃往深山密林,被发现时已生下了73个孩子
陕西一老太坚决不愿上户口,临终前掏出一张照片,惊动了两国政府
她把年仅15岁的女儿嫁给情人:女儿一直毫不知情,直到她发现密码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