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被俘后拍桌不服,当刘亚楼请出一人,他连敬三杯酒以示歉意


解放战争时,有一大批敌将被解放军俘虏,但其中仍有一部分不服气的,声称解放军不讲武德,用阴谋诡计才赢得胜利,要是摆开架势正面对决,自己未必会输,其中尤以廖耀湘的情绪最为激动,他甚至拍着桌子挑衅解放军。无奈之下,解放军只好请一个人来平息乱局,他一到场,廖耀湘瞬间就低下了头,他就是国民党军宿将郑洞国。

郑洞国1903年生于湖南石门一个富农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中学就读时,他从报刊上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并为之折服。
1924年,满怀理想的郑洞国南下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毕业后在教导团做连队党代表。东征期间,他出任营长,率部部队屡次以少胜多,深得蒋介石器重,24岁时就已经高升为嫡系部队的团长。北伐战争时,英军曾向北伐军开炮,郑洞国怒不可遏,下令炮兵还击,打出了中华男儿的血性!
时间来到1933年。日寇侵占东北,并进踞长城一线,虎视整个华北,蒋介石马上调17军前去阻击。郑洞国当时正在这支部队中担任旅长,他率部扼守南天门一线,面对优势敌人,毫不畏惧,领着士兵们发动决死冲锋,一举将日军击退。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洞国出任17军第2师师长,率部与日寇在保定一带鏖战,若不是友军接应,他恐怕就壮烈殉国了。此后,郑洞国参加了多次大战,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第1军军长,率部展开缅北反攻,将日寇打得节节败退,立下了不世之功。
抗战胜利后,他又出任国民党第3方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期间,前往东北接替杜聿明指挥数十万大军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
时间来到1948年,解放军占据战场的主动权,郑洞国无力再战,只能退守长春。当年10月,蒋介石命令他突围向沈阳靠拢,他正准备执行命令,部下突然哗变,挟持他向解放军投诚。蒋介石担心郑洞国弃暗投明的举动会影响国民党军心,于是谎称他已经战死,并通电哀悼。

与此同时,辽沈战役结束,国民党第九兵团被全歼,长官廖耀湘被俘。此人极其反动,在战俘营中大呼小叫,直言解放军胜之不武。党中央为了感化这批人,体现解放军的文明之风,决定办一场宴会招待廖耀湘等人,由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负责接待事宜。
刘亚楼对廖耀湘还是比较有好感的,毕竟他在抗日战争时数次重创日军,也算是爱国将领。刘亚楼主动走到廖耀湘的面前,想与他喝一杯酒。廖耀湘不仅不给面子,还拍桌子挑衅,让刘亚楼很难堪。刘亚楼为了治他的“坏毛病”,便将郑洞国请了出来。
廖耀湘看到郑洞国之后,马上就明白蒋介石的通电是一则谎言,他们这些人看似是“党国”的精英,实则只是蒋介石争权夺利的一颗棋子而已,只要用不上就会被无情抛弃。而共产党在俘虏他们之后,不仅没有排挤打压,反而待之以礼,孰好孰坏一目了然。廖耀湘意识到自己有些鲁莽,他连敬刘亚楼三杯酒以示歉意,刘亚楼也没有过多计较,谈笑间便将恩怨搁置。

郑洞国后来一直赋闲在家,肖劲光将军曾经极力劝阻他重新出山担任军职,郑洞国委婉拒绝了。1954年,伟人提议选他做国防委员会委员,并特地设家宴招待他。1979年,郑洞国加入民主党派,并当选政协委员,1991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而廖耀湘后来则被送往战犯管理所改造,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廖耀湘开始关注前线局势,在听到志愿军连战连捷的消息后,他开始反思自己,并一再设想如果自己再跟人民军队打一场,是否会取得胜利。最后的结论当然是否定的。廖耀湘自此开始认真改造,并于1961年被特赦,进入文史部门做研究员,1968年,他因病去世,终年62岁。

不论是郑洞国还是廖耀湘,他们首先是一个爱国将领,其次才是国民党军将领。他们虽然对抗过红军,但也曾在抗日战争中与日军血拼,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这一点值得肯定。他们加入新中国后,也在整理战史文件方面立有功劳,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我们在看待他们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简单的好坏去评判他们,要学习优点、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如此方能达到读史明志的目的!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逃兵带9个日本女战俘,逃往深山密林,被发现时已生下了73个孩子
陕西一老太坚决不愿上户口,临终前掏出一张照片,惊动了两国政府
她把年仅15岁的女儿嫁给情人:女儿一直毫不知情,直到她发现密码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