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分配到一辆蓝色小轿车,整个北京只有两辆,聂帅:赶紧换掉


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少不了的艰难波折,特别是在导弹的研发上,专家学者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深耕,最终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完成了一项项不可思议的壮举,这其中也少不了党中央的支持,聂帅的贡献尤为突出。

自1954年起,聂帅就一直在中央军委负责军工和部队装备工作,当时美苏对峙已经形成,冷战的阴云已经飘荡在世界上空。为了应对西方阵营的威胁,中国必须要发展战略武器,导弹作为重中之重,数次在中央会议上被提及。
然而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战火,正处于恢复建设时期,可以说的是一穷二白,军工厂造简单的枪炮弹药还可以,但要说制造导弹,完全是天方夜谭。1955年,在党中央的斡旋下,钱学森回到国内,聂帅欣喜若狂,亲自接见了他,随后将他安排在军科院专门从事导弹研发工作。
而没过多久,国家出现了粮食危机,上到党中央,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彼时钱学森正率领团队在西北的试验场里收集数据,主管部门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消耗,将属于试验场的工程部队和警卫部队解散,后来实在维系不下去了,便开始缩减钱学森团队的人数,遣散了一部分科研人员。

聂老总得知此事后,将试验场的主管领导叫到身边谈话,一再强调科学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主管领导这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急忙将科研人员又召了回来。
可物资供给寥寥无几,不裁人,大家就要一起饿肚子,这样会严重影响研发导弹的进度。聂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便以个人名义在整个军政系统里进行募捐,号召大家支援国防建设,费了很大劲才筹措到一批物资,顺利帮钱学森的团队度过了危机。
除了生活上的关照,聂帅还给予钱学森政治上的保护。上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环境比较敏感,大家普遍都对西方没什么好感,对于留过洋的中国人自然也是万分警惕,要不断进行审查,以保证其政治立场正确。钱学森等人要处于党组织的领导之下,政工要高于科学技术。

钱学森虽然在单位里是副院长,还是具体项目的负责人,但要听从另外一位副院长王诤的意见,向聂帅汇报工作的时候,要由王诤先发言,再由钱学森进行补充总结。这样的确能突然出党的作用,但在一些关键科技问题上,王诤不如钱学森理解透彻,过于权重王诤会影响钱学森做研究。于是聂帅主动找王诤谈话,希望他能将主动权让渡给钱学森,王诤表示支持和理解,此后便给予钱学森很大的自主空间。
另外,钱学森的安全也很重要,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不愿看到新中国强大起来,想方设法暗害钱学森。1964年,钱学森所在的单位遭遇了大规模投毒事件,影响极为恶劣,好在钱学森并无大碍,聂帅在庆幸之余,立即开始加强对他的保护。

聂帅专门找来一个医疗化验员,负责检验钱学森的饮食,确保他吃下去的每一口饭都是安全的;聂帅还从保卫处借调了一名精干的战士做钱学森的警卫员,寸步不离地护卫着他,同时要求钱学森出差只能坐火车,不许坐飞机,因为飞机有概率发生故障,虽然概率很小,但聂帅不能拿国家的未来去赌。
起初,钱学森上下班均是坐公车,聂帅怕人多混乱发生意外,就要求单位为他配备专车。可单位里的公车有限,无法调拨给钱学森。聂帅只好去向后勤部的同志求助,后勤部很快为钱学森配备了一辆美国进口的蓝色小轿车,全北京仅有两辆,开出去体面又风光。
但聂帅却很不高兴,他要求后勤部立即将车换掉,因为蓝色太过于显眼,很容易被敌人的特务认出来,施加破坏,一旦钱学森出事,中国的导弹事业将遭受灭顶之灾。后勤部不敢含糊,马上为钱学森更换了一辆普通的黑色小轿车,聂帅这才满意。

中国能研制出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等大国杀器,增强国防力量,离不开钱学森等科学家辛勤的努力,更离不开聂帅等一大批领导人的支持。是他们在困难时期,优先保证科研人员的供给;是他们给予科研人员最周全的保护;如此,科研人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铸造出一柄柄守卫国土的“利剑”!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为表忠心,张作霖送给袁世凯一根罕见的大人参,事后袁直呼上当
李宗仁弥留之际,让胡友松将压在箱底的照片取出来,给他再看一眼
重伤的乞丐撕开破棉袄,掏出一堆金银说:我来给刘邓大军送钱了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