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觉哉娶了小自己30岁的妻子,拒绝前妻探望:对我不好对你也不好


共产党员讲求廉洁、奉献,在基层的时候,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凡事敢为人先,甘于吃苦耐劳;在高层时,更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永远将国家和集体放在第一位,坚决不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个人谋取福利,谢觉哉就是这样一位好同志。

谢觉哉1884年出生于湖南宁乡一个富裕家庭,幼时先入私塾开蒙,后转入西式学堂学习,青年时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毕业那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邀请他担任讲师,他欣然前往。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迅速传遍中华大地,谢觉哉受到感召,曾与学生们一起走上街头,参加五四运动。
1925年,谢觉哉开始信仰共产主义,同年被党组织吸纳。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谢觉哉前往上海开办红色报刊,宣扬马列主义,结果遭到敌人的恶意打压,党组织担心谢觉哉出意外,便将他转移到中央苏区,担任毛主席的秘书。
1934年,谢觉哉跟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期间与王定国相识。

王定国1913年出生于四川安化,15岁时被强迫嫁给一个老光棍做妻子,王定国不愿意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便偷偷逃走,参加了红军,被分配到文艺队工作。
过雪山时,谢觉哉需要一件棉夹袄,但他又不懂针线活,正好王定国闲着,他就请王定国代劳。
1936年,王定国跟随西路军转战甘肃、宁夏,途中被马家军追击,她与战友们奋起反击,在打光了弹药之后,遭到俘虏。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特意在兰州设立办事处,由谢觉哉等人领导,在与马家军进行多轮交涉、斡旋后,成功将王定国解救出来。
王定国一看到谢觉哉,立即认出了他,叫了声“谢首长”,谢觉哉点点头,回了一句:小王同志受苦了。
此后,王定国就留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协助谢觉哉处理日常事务,两人的关系逐渐亲密起来。

那一年,谢觉哉53岁,王定国23岁,两人相差30岁,仍旧大大方方谈起了恋爱,最终在周围同志的撮合下,结为革命夫妻。
1940年,王定国前往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党组织考虑到夫妻分隔两地感情可能会变淡,于是便在王定国毕业后,特意将她调到谢觉哉身边当秘书。
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被党中央任命为内务部长,后来又调任人民法院院长,成为帮助新中国探索法制社会的先驱之一。
1951年,谢觉哉收到了一封信,当他将其中内容看完之后,面色忽然凝重起来,一桩往事不禁涌上心头。
其实,谢觉哉与王定国并非初婚,他早些年曾有一个发妻。那是在谢觉哉15岁的时候,一位叫何秋岩的老人将自己20岁的女儿何敦秀嫁给了他,这何敦秀读书明理,性情温和,与谢觉哉相处得很好,两人先后生育了7个孩子。

只可惜在1927年,蒋介石大肆迫害共产党人,谢觉哉为了避难,逃往他处,与何敦秀失去了联络,十几年后才重新相认,但谢觉哉却一再劝阻何敦秀不要来北京,否则可能引起家庭纠纷,到时候一定会遭人议论,对何敦秀不好,对自己也不好。
可何敦秀最终还是去了北京,不过她并没有打扰谢觉哉,一直住在小儿子家中,她去世之后,谢觉哉亲自为她料理后事,也算是给曾经的感情一个交代。
自此之后,谢觉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作为法律工作者,他坚持公平原则,绝不徇私枉法,为亲戚开后门。
有一次,谢觉哉的二儿子从家乡赶到北京,想要父亲为自己安排一个公务员岗位。谢觉哉一口回绝,他觉得二儿子有文化,应该留在家乡造福老百姓。
还有一次,妹夫写信要谢觉哉将自己安排进事业单位,他仍旧拒绝,并幽默地回应道:我这个职位是吃“公家粮”的,可以让给你当。
妹夫自惭形秽,再也不提安排工作的事。1970年,谢觉哉因为身患疾病,无法再坚守在岗位上,于是申请离休,1971年,他的病情突然恶化,不幸离世,享年87岁。

革命不分先后,亦不分年龄,谢觉哉加入党组织的时候,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但这并未影响到他救国救民的决心,他跟着年轻的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靠着一腔热血,将自己的信念贯彻到底,最终与其他同志联手,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摆脱压迫,重新傲立于东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