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最为困难的时期除了长征时期外,就是在数次反围剿中的煎熬时期。虽然红军屡屡转移,保存了革命力量,但是反动势力的数次围剿还是给了革命根据地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这其中不光有人员损失,还有不少重要的物质损失,这些损失对于重现革命历史来说无疑就是一个遗憾。
到了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一位普通伐木工人在伐木场工作时意外捡到了一枚印章,这枚印章揭开了不少尘封往事,后来也是这枚印章引起了组织的高度重视,甚至派了三辆卡车的官兵搜山,那么这枚印章究竟是一枚什么印章,为何会引发组织的高度重视呢?
一、意外捡到了一枚重要的印章
在1963年的一天,江西万载林场的普通伐木工人郭桃仁在工作之余,意外捡到了一枚印章,这枚印章上面写了不少字,看上去不像是古代印章,所以他拿了印章回到了家中拿了印红,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盖了一下,显现出了一个完整的图案。
因为不识字,所以郭桃仁仅仅只是冲着这个图案很好看而已,就这样他在一次工人召开的会议时,带上了这个笔记本,在开会时,领导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个图案,于是问到了郭桃仁,这个图案印章的来历。
看到了领导如此重视这个图案,于是问了问领导图案上的文字意思,领导也不含糊,说道这枚印章肯定是红军时期留下的,是一枚非常重要的印章,属于文物,听了这话郭桃仁便立即感受到了那枚印章的不简单。
得知郭桃仁有如此重要的文物后,很快通过单位组织往上报了,这一消息很快引发了县政府的重视,于是便有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县公安人员的陪同下找到了郭桃仁。看到县政府也如此重视,郭桃仁便说出了自己捡到印章的经过。
根据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在当年反围剿战役时,湘鄂边区遭到了敌人的疯狂围剿,一度损失惨重,于是红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因为要遇到敌人的封锁,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少转移的部队遭遇到了敌人的追剿,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同时也是为了革命事业,边区的部分领导干部选择了同一些重要文件一起牺牲在了革命的前线上。
郭桃仁所捡到的这枚印章正是湘鄂边区反围剿时的历史见证,于是县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才会如此重视,组成了工作小组来到了郭桃仁的单位中。
二、一枚印章引发了部队搜山
得知这枚印章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于是郭桃仁很快配合了相关的工作人员交出了这枚印章,这枚印章也很快交到了博物馆,成为了红军革命历史的见证。
这枚印章放入博物馆后,引发了不少人的参观,其中就有一些经历过红军革命时代的老战士,当他们看到这枚印章的时候,不禁思绪万千,曾经为了躲避反动势力的围剿,他们不惜丢掉性命也要护送一些关键性的边区文件转移,但是很不幸有一部分人就牺牲在了前线上。
看着这枚印章,很快这些老兵就想到了护送这枚印章转移时的细节,原来当时为了边区重要的一些文件和物品,红军还是让一些精干部队执行了这项任务。不幸的是他们最终都牺牲在了护送的路上,一直都没有下落,这引发了组织的高度重视。
于是根据老兵当年的回忆,加上郭桃仁在万载林场捡到了印章的位置来判断,这曾经很有可能是红军的一个防御作战的战场。
考证了这一消息后,组织上便进行了多次研究,最终决定派遣了三辆卡车官兵来到了山中寻找曾经的红军烈士残骸。
这一次搜寻让万载林场暂时被迫停工,后来根据部队搜寻后的结果反映,此地确实是一块红军为之牺牲的战场,也发掘了不少红军战士的遗骨,于是这一发现引发了很多革命历史学家的重视,也将发掘的红军遗骨和不少文物进行了整理。
当这些文物逐步被搬到了博物馆里时,红军当年在反围剿中突围的真实历史得到逐步还原,这也让更多的青年人得以了解了这段历史,也让红军曾经惨烈战斗经历又一次在博物馆中得到了还原。
三、结语:
红军在反围剿中不幸遗失的一枚印章,在数十年后被伐木工人捡到后,才揭开了这段往事,也让红军曾经的惨烈战斗经历被更多人所熟知,革命战争的历史就此也一点一点地得到了完善,成为了一段完整的革命历史。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
谢觉哉娶了小自己30岁的妻子,拒绝前妻探望:对我不好对你也不好
蒋梦麟执意要娶娇妻,宋美龄也劝不动他,临终忏悔:我对不起胡适
台湾老兵终于回到家乡,拿出5000美金和1双棉袜,妻:还不如不回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