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干了3年临时工,为了上岸我考上了乡镇事业编


文:基层搬运小C
本文系公众号“体制内入门指南”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简单说一下我的情况:坐标广东中部,女生,毕业后就确定了考编这条路,因为专业限制大,能报的岗位就少,也不想离家太远,加上疫情之后考公人数激增,本来竞争就大的岗位变得更加大,上岸机会也大大缩小。
我当了三年的编外人员,三年来一直参加省考、事业编考试,最终今年年初上岸距离家里70多公里的乡镇事业编。
一、谈谈这次事业编考试
当初报这个岗位,确实只能报这一个岗位,考前对这个乡镇没有一点了解,得知入面后才问了一些简单情况。这种考试确实是实力+运气,光有实力还真的不足以保证上岸。
就我个人来讲,从报名开始,我就有这个岗位就是我的这种感觉,那段时间觉得过得比较顺利,哪怕我是笔试第二,在面试的时候也非常有自信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接着这一路就很顺利地走下来了。
我笔试成绩本身就不错,很多人进面是因为有加分,而我是靠自己考出来的原始分,这也是这几年考试积累的基础,还有本身在机关单位工作,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学习到机关单位的处事方式方法、人际沟通、公文写作等等,在面试的时候帮助了我很多。
二、入职后的感受
我从小就在城镇读书生活,包括那三年的编外工作也是在市区。这个乡镇是在我家地级市下辖的县级市,四舍五入算是隔壁市。刚入职的时候,心里落差大,不是很适应,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比较抗拒,我非常想念以前工作的环境,还有一班要好的同事朋友,虽然钱不多,但是每天都过比较开心。
而现在只能一周回一次,上班天天都盼望着星期五能够回市区。还好不是远到回不了家的距离,要不然真的崩溃。
镇府在过境马路旁边,大货车挺多的,路不是很好走,但幸好镇府附近有高速口,交通还算便利。镇府地方挺大,背靠一座小山,夏天蚊虫比较多,晚上还有蝙蝠飞进大楼,宿舍还算住得下去,一日三餐都能在小饭堂解决,晚上基本没什么地方可去,消费娱乐需要到20公里左右的市区才有。
而工作确实跟以前不同,现在的乡镇工作既繁琐又复杂。乡镇不像市区的单位能招很多编外人员帮忙,每个部门的人都会比市区单位少很多,而我负责两个部门的工作,虽然目前能应付,但是要做细做好还是比较困难。
至于待遇方面跟我家那边的市区单位有一定距离,事业编年薪大概是10w-11w,这里的科员和事业编的待遇差距不大,到手差距在1k多左右,但是相比以前编外的工资,我现在也能独立了。
其实工作上这些都能接受,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听不太懂的方言、落后的环境、人际沟通等等,这确实是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我也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考编不异地,异地不乡村”,以前为了上岸就一个劲的冲考试,现在回头想想那些去往偏远乡镇的过来人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在这里最大的感受是孤独,没有归属感,很难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不甘就此停留。幸好5年服务期后还有几次机会可以考试,还有转变的机会。
三、我的一些建议
一是如果专业是法学、汉语言这类比较好考的专业,而且是刚毕业的,建议认真筛选地方,没必要为了上岸而上岸报考偏远地区,容易后悔。
其次是考试的心态要放平,问心无愧,尽力就好,特别要针对自己的弱项好好复习,我是文科生,大学不用学数学,我就多练练数学,在这部分跟别人拉开距离。
最后在报考选择的时候真的要认真考虑,尤其是偏远乡镇,落后的环境你是否真的能长期接受?单调的乡镇生活你真的能长期忍得住?这些对于你人生后面的规划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需要综合考虑清楚。
体制内入门指南,一个体制内人员集体创作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回复“考研” “待遇” “选调生”“ “省考” “报名” “笔试” “面试” “体检” “政审” “入职”“辞职”“公检法”“税务”“事业编”“国企”等关键词,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