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想进体制内工作,然而体制内也有不少人想逃出来?


作者:湾区费曼
本文原载于知乎,系公众号“体制内入门指南”独家授权转载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句话,收入和未来的预期。
先说为什么体制内的人想出来。
体制内想出来的人,一般是有点技术傍身的。
最常见的是学法律的,然后又过了法考(过去叫司法考试)。
2016年的时候,我参加实习律师培训,和社会执业的实习律师同一个培训班。我发现班上有四分之一的社会实习律师,原来都是体制内的。辞职前,有的人是法官检察官、有的是警察、有的是法制办的。
这些人有法律专业背景,又有法律从业经验,也有人脉资源,去到社会搞法律业务,基本上是无缝衔接。
体制内条条框框多了,这类人会有想法。特别是法官,一天办一个案。这个强度,远超律师。这个经验积累,也远超律师。所以法官流失比较严重。
我曾经也属于这一类。
法学本科毕业,2015年通过了司法考试,400+。同学不少是当律师的,从事法律工作有一些资源。
第二类想逃离体制的干部,是心态调适方面有些欠缺的。
体制内有等级现象,官大一级压死人,需要服从。
有些干部可能向往自由,不愿意服从,于是有了逃离体制的想法。
也有对提拔晋升不满的,这类不少见。
体制内的抑郁,多半和这个有关系。
一些人,对这个一官半职十分敏感,仿佛每一轮提拔,只要没有他的份,都能给他造成巨大的精神打击。
时间长了,没有调适过来,就有了逃离体制的想法。
但这一类人,基本没有技术傍身。简单说,就是有想法,缺办法。
第三类,处于养家糊口的需要。
公务员,各地收入有一定的差距。
有些地方,公务员不搞点副业,单靠工资养个家庭很困难。
养一个小孩,一个家庭没有8万元以上的收入,家庭根本没法维持。
这个时候,如果有更高一些的收入,他想离开体制很正常。
再说考编、考公的社会人,他们的想法就单纯很多了。
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想找人际环境单纯的,想安定下来生活的,想为群众服务的,总而言之,他们的心气平静,目标实在。
体制外、体制内没有高低之分,我的建议是,普通人有机会考编,尽量考编。
喜欢闯一番事业的,值得鼓励,社会也需要敢于开拓的人。
体制内入门指南,一个体制内人员集体创作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回复“考研” “待遇” “选调生”“ “省考” “报名” “笔试” “面试” “体检” “政审” “入职”“辞职”“公检法”“税务”“事业编”“国企”等关键词,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