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家都听说过抗癌医院,却不一定知道“抗癌厨房”。
江西南昌就有一个“抗癌厨房”,18年不熄火,18年不打烊。每年的人流量高达上万人,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开办这个厨房的就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虽然他们已年过花甲,却用自己的爱心和坚守,为无数的癌症病人和家属,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战胜病魔的勇气。
心怀善念,开办“一元厨房”
万佐成今年67岁,熊庚香比他小两岁,他们经营的这间“抗癌厨房”,在江西南昌青山湖区。
十多年前,夫妇俩在肿瘤医院旁边的这条巷子里,租了一间房子卖早点。
每天早晨六点左右,万佐成都要炸完一千根油条售卖。因为口味地道,生意还不错。
近两年,为了经营好这个厨房,夫妇俩已经放弃了炸油条的生意。
也许大家很好奇,这对夫妇为何现在不卖美味的早点,要经营这个不赚钱的“一元厨房”呢?
这事还要从2003年前说起。
万佐成一直清晰地记得18年前的那个早晨。那天,他和妻子刚炸完油条,准备收摊时,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妻来到他们的摊位前,身边带着一个坐轮椅的小男孩。
万佐成以为他们是来买油条的,就亲切跟对方打招呼。
可是,那位妻子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大哥,我家孩子今年十岁,得了骨癌,现在就住在肿瘤医院,一条腿已经截肢了,孩子就想吃一口妈妈做的饭。你能借我用一下这个炉子吗?”说完,眼泪就流了下来。
看到孩子空空的裤腿和瘦削的小脸,万佐成鼻子不禁酸了一下。
他转身从屋里找了一个炒勺递给孩子母亲,对他们说:“你们来炒吧,这里跟医院离得近,天天来都可以。”
孩子母亲连忙道谢说:“我们可以给你钱。”
万佐成摆摆手说:“不要钱!反正炸完油条还有余火,你来了用这火炒菜就行。”
自那以后,这对夫妻天天来这里借火,孩子也开心地吃到了妈妈做的饭。
本以为是一件小事不足挂齿,可没过几日,肿瘤医院就传开了:医院旁边有一个卖油条的早点铺,能借火做饭。
几天后,来找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借炉子炒菜的人就排起了长龙。
原本万佐成家的摊位只有六个炉子,现在有百八十人排队炒菜,根本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为了让更多的病人家属可以炒菜做饭,万佐成和熊庚香商量后,自费买了十几套炉具和锅碗瓢盆,还买了很多蜂窝煤。
看到夫妇俩的善举,病人家属们既感动又心存歉意,他们都说:“你们也不容易,还是收点钱吧,否则我们都不好意思过来借火了。”
听到这话,万佐成夫妇商量后,跟大家说:“那就炒一个菜5毛钱,炖一个汤1块钱,够买蜂窝煤和调料就行。”
这个价格一直维持了许多年。直到2016年,夫妻俩才因为原材料上涨,调整了价格:炒菜1元,炖汤2.5元,米饭1元一碗。
来这里做饭的人,年龄、职业虽各不相同,但都被癌症病患家属这个身份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有的人就是癌症患者自己。
这个有着浓浓烟火气的“一元厨房”,让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变得更加忙碌,也让饱受病痛折磨的人,因为吃到了熟悉和喜爱的饭菜,尝到了“家”的味道。
“再困难也要吃饱饭”
万佐成性格内敛,为人随和。熊庚香是一个性格爽朗、快人快语的人。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吃饱饭!”
万佐成也曾说:“再有钱的人,来了肿瘤医院也会变穷。但是再穷,也要吃口热饭。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这个“抗癌厨房”跟肿瘤医院一墙之隔。每天病人家属从医院出来,就到附近的菜市场买点肉和菜,然后就到这里炒菜做饭。
一名鼻咽癌患者是每天最早到“厨房”的人,他的手臂上一直缠着输液接头,左手腕还戴一个蓝色的手环。
他每次买的菜都不多,有时是两颗鸭蛋,8根豇豆,再配巴掌三分之一那么大的一块肉;有时又是20几颗毛豆,一根丝瓜,一小块肉。他炒完后,分成中午和晚上两顿。
他生活在农村,身体好时,曾经边种田边做点屠宰小生意。他担心自己以后会瘫痪,趁现在生活还能自理,来医院做康复治疗。现在因不能干活没有收入,他不得不节俭度日。
只要见到手上戴蓝色手环的病人,熊庚香都是格外关照,总是给对方多打点饭。
如果看到对方没带油,她还会从屋里拿出一小瓶油,并笑着说“不收钱”。
26岁的慧慧听说了万佐成夫妇的“抗癌厨房”后,就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一大早就过来,她是为了给患肺癌的父亲做饭。
她对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说:“爸爸不喜欢吃医院食堂的饭菜,他就喜欢吃我和妈妈做的饭。”
慧慧和母亲每天变着花样给父亲做菜,为了照顾父亲,她还辞掉广州工厂的工作回到江西。
四十多岁的邹大哥也因为妻子患病,跟“抗癌厨房”结下了缘分。
原本妻子身体好时,邹大哥都是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现在妻子得了宫颈癌,他开始学习做饭和照顾妻子。
在两年多的历练中,邹大哥变成了“厨神”。不仅学会了做家常菜,还可以指导病友们如何使用炉灶,如何把菜品做得色香味俱全。
“我希望她每天都能吃得好,吃得好心情就会好一些,心情好病情才会好转。”听到邹大哥这么说,万佐成夫妇非常理解。
到这里做饭的人来自祖国的天南地北,他们一锅一勺烹煮的是酸甜苦辣 ,一碗一碟端出的却是骨肉亲情。
做饭的人在忙碌着,万佐成和熊庚香就帮他们照看炉火、盛米饭、打扫卫生,有时也和他们唠唠家常。
有一个20多岁的姑娘听说了“抗癌厨房”的故事,专门找到这里,她对万佐成夫妇说:“我妈五十来岁就走了,当初很遗憾就是没有这么一个炉火,可以像在家里一样,给她做饭吃。现在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呀!”
听到这句话,万佐成夫妇更加坚定了把“抗癌厨房”办下去的决心。
他们经常对病人家属说:“有饭吃才是家,病人要吃到自己亲人做的饭。”
借来的不是火,而是希望
这间小小的厨房,没有山珍海味,也不能治愈癌症患者,却寄托着一个家庭对亲人的希望。
万佐成夫妇对病人家属的经历感同身受。20多年前,万佐成的父亲也因为肺癌去世。
患病那两年,父亲已经完全吃不下任何东西,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只能靠打麻醉药缓解疼痛。
万佐成说自己现在跟妻子只是身体劳累,“他们是想死都死不了,活着就是受罪。”
正是因为有过相同的经历,万佐成和熊庚香知道如何宽慰和开解病人家属。甚至肿瘤医院的医生都给病人推荐:“你们可以去隔壁厨房找熊大姐。”
这里的病人和家属们都很依赖他们,依赖“厨房”,时间长了,万佐成夫妇跟许多病人成了亲人关系。
有一对母子都得了癌症, 15岁的儿子是骨癌,被截掉了一条腿,母亲是宫颈癌。母亲那时来这个“厨房”做饭时,熊庚香总劝他们“想开一点儿,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后来母子俩病情稳定后回了家,那位母亲经常给熊庚香发微信视频,都是她每天快乐跳舞的画面。“看着他们开心,我也开心。”熊庚香说。
一个女人的丈夫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医生劝他们回家休养,说没有治疗的必要了。临走之前,她来到“厨房”,说想跟老板娘合影,她舍不得熊庚香。
两个月后,这个女人的丈夫去世,熊庚香知道后还给她转了200块钱,让她节哀,有空来玩。
癌症这个慢性病,有时会让人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也会让人病急乱投医。
有一个30多岁的病人,听人说鹅卵石煮水可以抗癌,他就买了一块鹅卵石煮水喝。熊庚香看到后,很生气地阻止他,并开导他要面对现实,要坚强地活着。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到了肿瘤医院,不仅要面对经济的压力,更多的是要面对死亡的恐惧。
也许上次这个人还在“厨房”炒菜,下次见面就是家属发来的骨灰盒照片。在这里,老万夫妇见到的亲人阴阳两隔、痛不欲生的事情太多了。
“在这里报名的病人就要面对死亡,但是他活着时总要吃饭吧,我们能帮就帮一下,不能帮就让病人吃好点。”
朴实的话语,却让人看到夫妇俩心底的善良和责任感。
18年来,万佐成夫妇也成了半个抗癌饮食专家。什么能吃,什么食物对患者的病情有帮助,他们经常用积累的“大数据”,为后来的患者家属提供建议。
这些年,很多病人和家属都和老万夫妻成了朋友。他们离开时,都要专门过来跟夫妇俩道别。
被烟火熏得暗黄的那面墙,已经留下了满满一墙壁的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成为夫妇俩做好事的见证。
一个女病人治疗结束后,临走前拉住熊庚香的手,边哭边动情地说:“谢谢你大姐!你们是好人!你们要长命百岁,我们这些受难的人才有地方做饭。”
万佐成说:“他们离不开我们,我们也离不开他们。只要看到他们每天来这里炒个菜、做个饭,我们就知道他们还活着。”
在许多病人眼里,他们向老万夫妇借来的不是火,而是希望。
因为有了这个几平米的厨房,似乎愁云密布的医院,也变得不再低沉冰冷,而是柔和温暖。
“炉子烧起来了,火就不能灭”
每次看到病人家属来这里炒菜做饭,老万夫妇都是笑脸相迎,熊庚香更是亲切地称他们是“我的病人们”。
做了这么多年的好事,万佐成和熊庚香早已美名远扬,打开百度的“一元厨房”,就可以搜到无数个相关词条。
2018年2月,老万夫妇上榜“中国好人榜”;2020年11月,他们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今年2月,他们再次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这么多的荣誉,老万夫妇的知名度大增。
曾经有央视的工作人员知道了“抗癌厨房”的事迹,给老万夫妇打电话,邀请他们去北京做节目。
结果熊庚香在电话里焦急地说:“谢谢你们!我的病人要弄饭,我走不开,一天几百人跟着我,拿一万给我都不去。”
因为放不下抗癌厨房,他们还不得不放弃了去“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领奖。
今年五月,南昌举办了 “十佳最美家乡人”颁奖典礼,万佐成夫妇高票获奖,并被特邀出席。
《南昌晚报》记者提前跟他们预约时间,他们决定挤出三个小时往返。要知道,这三个小时,可是老万夫妇平时离开“厨房”最长的时间。
为了参加这个典礼,老万夫妇凌晨两点多起床,把“厨房”需要的一切提前准备好,并把工作交给了女儿。
那天在车上,老万在打盹补觉,熊庚香则跟女儿微信视频,一个劲儿地交代工作细节,“我们离开了不放心呀!”
别看老万夫妇每天帮着病人们弄饭,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膳食却是随便糊弄。
每天中午,他们都要等到最后一个炒菜的人离开“厨房”,才能坐下来准备自己的午饭。通常是半个包菜,几片肉,别人送的一个小香瓜,就算是一顿了。
“这里一刻也离不开人,我们就像坐牢一样,一年又一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的熊庚香,嘟囔着说。
其实,老万夫妇的家境挺不错。万佐成在80年代就靠自学打水压井的手艺,成了村里最早的万元户。
夫妇俩在2003年用做生意攒下的积蓄,在省肿瘤医院旁边的小区买了一套70多平米的两室一厅。但是,他们几乎没去住过,却经常让患者家属去住。
碰到条件好的人家,如果给点住宿费,他们就先收下,可转手又捐给了困难的家庭。如果看到对方条件不好,就直接免费了。
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老万夫妇没有后顾之忧。“厨房”的意外开设,让夫妻俩的日子一下子变得忙乱不堪,甚至根本停不下来。
从2003年开办“一元厨房”起,他们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炸上千根油条,然后再从早上5点忙到到晚上9点。之后再收拾所有的厨余垃圾和数不清的锅碗瓢盆,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即使是除夕夜,他们也是匆匆去孩子家吃顿饭,又立马赶回来。他们担心万一有病人家属来,不能让火熄了。
直到2019年,政府对“厨房”进行了资助,帮他们付了两层房租,他们才停了油条生意。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送来了厨具、食材、电器等物资。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捐钱给万佐成夫妇。但是老万却指着那些病人家属说“把钱给他们,他们更需要钱。”
现在老万夫妇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每周末女儿来“厨房”帮忙,经常看见父母靠着门边打盹,一脸疲惫。
女儿很心疼,也曾经劝父母把“厨房”关了,让他们外出去旅行,去安享晚年。
但是,看到大家如此信任自己,如此需要自己,老万夫妇根本放不下“我的病人们”。
爱心是能够感染和传递的,现在女儿周末来帮忙时,也会给病人捐款。
有人问万佐成还要干多久?他回答:“我要坚持到倒下去为止,无能为力了为止,只要我有力量,我就帮他们。
雷锋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万佐成夫妇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坚持做了18年好事,陪无数人走完了人生最难的一段路,成为他们记忆中美好而温暖的港湾。
“炉子烧起来了,火就不能灭”。这是万佐成夫妇的信念,也给了病人活下去的希望。
. END .
【文|伊人 】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