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民警芦振龙身中20余刀不幸牺牲,其血衣染成一级文物



重庆,是一座书写着忠义和血性的城市。
《红岩》中巾帼不让须眉的江姐,英勇善战的开国元帅刘伯承、聂荣臻,在朝鲜的烈火中壮烈牺牲的邱少云……
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让重庆这座城市,多了一丝英雄的色彩。
这种红色基因不仅流淌在重庆人的血脉里,也浸润和供养着来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1999年,一个来自山东聊城的小伙子,就用自己的生命,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续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他就是-----芦振龙,一位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年轻民警。

一心向警,全意为民
1973年,芦振龙出生在山东聊城偏远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里。
他原本姓“宋”,但由于当时家庭条件艰苦,父母无力拉扯几个孩子长大,就把最懂事的老二“志强”过继给了姑姑一家,并更名叫“芦振龙”。
在两双父母眼里,振龙自小听话又孝顺,读书成绩更是从不让人操心,小小年纪就成了人人夸赞的“小学霸”。
在同学眼中,芦振龙不仅成绩出彩,性格更是“仗义”,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让他的人缘出奇的好。
读中学时,芦振龙就拿到过五次县里三好学生的奖状,不光让父母长脸,更是成了整个村子的荣耀。
在当时那个经济闭塞的小村庄里,任谁提起芦振龙,都会交口称赞几句。
上高中以后,芦振龙早早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一名为民除害的警察。

(左一:芦振龙)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整个高中阶段,芦振龙都一门心思扑在书本里,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行进。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高考稳定发挥的他,最终以全县文科状元的好成绩,入读西南政法大学刑侦系,向着自己的警察梦跨出了第一步。
芦振龙非常珍惜在西南政法大学读书的机会,他学习勤奋刻苦,课余时间还靠写论文赚点稿费。
因为家境贫苦,他在平日的吃穿用度上节俭到了极致,最常吃的饭是馒头就白开水,一件人造革的旧夹克,一穿就是三四年。
虽说自己过得捉襟见肘,但当同学需要帮助时,芦振龙却是相当慷慨。
据他的同学蒲东明描述,大学时他有次生病比较严重,芦振龙二话不说就背着他跑到医院,又拿出自己攒的50元稿费,帮蒲东明解了燃眉之急。
更难得的是,芦振龙在读书时就展现出了当“警察的天赋”。
有一次,学校宿舍里遭了贼。
芦振龙冷静应对,通过逻辑缜密地梳理,他很快弄清了小偷作案的路径。

于是他当晚就在通往宿舍的路口“守株待兔”,最终在凌晨逮住了鬼鬼祟祟的小偷。
这次经历也让他更加坚定地表示,未来一定要成为人民警察。
1998年,芦振龙以当届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身份毕业了。他被分配至重庆九龙坡区石桥铺派出所,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警服。

对他来说,这身警服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承载了数不清的责任。
他在做警察期间兢兢业业,给同事和当地民众都留下了热心、靠谱的印象。
在同事龙志平的叙述中,芦振龙刚上岗那阵子,他们所在的石桥铺派出所正是最忙的时候,大小事故不断,又赶上重庆发洪水。
当时所里一共36个民警,分成5个班次,没日没夜地连轴转。芦振龙正是年轻气盛、干劲最足的时候,有啥事都冲在最前面。

芦振龙(第四排左三)龙志平(第二排左五)
但警察这份工作,不仅事务琐碎忙碌,还危险重重。
在芦振龙充满干劲地发光发热时,一场猝不及防的意外,悄悄降临了。

25岁,27刀
1999年,芦振龙已经在警察岗位上工作了整整一年。
他跟同事说,他很爱重庆,这里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他工作热心又积极,在他看来,为了这里的“乡亲们”,吃点苦受点累都是分内之事。

这年5月27日,芦振龙按照规定传唤涉嫌赌博、斗殴两项罪名的违法人员魏建。
当天下午6点35分,芦振龙提前赶到魏建下班必经的路口蹲守。
没过多久,骑着摩托车的魏建就出现在街头。
看到路边站着芦振龙,做贼心虚的魏建吓得弃车而逃。
芦振龙盯住他仓皇的背影大喊:“站住!别跑!”紧接着跨开大步追了上去。

但魏建非但没有停下,反而越跑越快,芦振龙在其身后越追越急,两人冲着一条“死胡同”狂奔而去。
芦振龙在这块地界巡逻办案好几个月了,他很清楚魏建跑过去的地方是一条“断头路”。
但他当时没有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只是觉得跑到那个巷子里后,魏建就插翅难飞,马上就能抓他回所里听候发落。
他甚至边跑边气喘吁吁地劝告魏建,只要去派出所主动认错、配合走自首程序,会给他争取最大程度地宽大处理。
但此时的魏建心虚又害怕,生怕自己跟芦振龙一走,马上就去蹲大牢了。

芦振龙为了安抚他,没有立即采取强制手段,而是耐心地言语劝解,希望能引导这个“恶徒”走向正路。
但就在两人相持不下时,巷子里突然冲出了六个手持刀械的年轻男子,他们就是魏建犯案的几个同伙。
看到他们手里的刀,芦振龙神经一紧,意识到大事不妙。
但作为一名警察,他没道理害怕,更不会退缩。
面对七个亡命之徒,芦振龙凛然不惧地喝止:“我是派出所民警,现正在依法传讯嫌疑人魏某,你们统统别动!”
这帮做奸犯恶之徒一开始被芦振龙威严的语气吓退了一步,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芦振龙是孤身到此,“没什么能耐”。

其中一个歹徒呛声道:“你自己一个人,还敢跟我们叫嚣,今天就打到你服气!”
话音刚落,四面八方的刀子就冲着芦振龙来了。
芦振龙抓住面前的歹徒反击,却被侧面一刀砍中前额,鲜血当场喷溅而出。
脑内嗡鸣,芦振龙强提精神睁开被血糊住的眼睛,一手抓住歹徒的刀刃,与歹徒殊死相搏。
这时,一名凶徒杀红了眼,举起尖刀朝着芦振龙的后脑勺狠狠刺下去。
芦振龙身子一软,眼看就要向前倾跪倒……
但在濒危之时他硬顶着一口气,双手撑住地面,强悍地直起身子。
歹徒看着芦振龙浑身是血还如此“不服输”,气焰嚣张地讽刺道:“腿还硬哟。”
边说边拿着刀砍向芦振龙的下盘,在他的小腿上豁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
芦振龙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但不知哪来的力量,他缓了一口气就重新爬起。
五次倒下,五次站起。
芦振龙用自己的身体,承受了整整27刀。
“绝不能倒在歹徒面前!”这是芦振龙心底深处的呐喊。

被乱刀砍遍身体的芦振龙最终仰靠在墙壁上,冲歹徒怒目而视。
这群穷凶极恶之徒再也不敢直视这么赤裸而正义的目光,随后他们扔下凶器,四散而逃。
歹徒走后,奄奄一息的芦振龙摇摇欲坠。
此时,附近的村民闻讯而来发现了他,匆忙将这个年轻又勇敢的民警送往医院。
但由于伤势过重,医院抢救无效,宣布了芦振龙的死讯。
歹徒的27刀,把这个年轻而勇敢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而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则是:“我想妈妈了!”


斯人已逝,忠魂长存
1999年6月1日,在芦振龙的葬礼上,石桥铺万人空巷,全城老小冒雨来到礼堂,送这个英勇的警察最后一程。
当时任重庆公安局局长的陈邦国亲自为人民英雄抬棺,他在追悼大会上哽咽作别:“好兄弟,好同志,一路走好!”
载着英灵的灵车缓缓行驶在他曾用脚步丈量过的街道上,夹道相送的百姓胸前戴着白花,眼里含满热泪。
这10万多百姓当中,有他帮忙修补屋顶的张大爷,也有他曾经出力又出钱亲自送回家的老大娘。
老人噙着泪一声声唤:“龙儿哇,你一路珍重。”

1999年6月,那些残害芦振龙的歹徒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中四位被判处死刑,其余各人也都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只可惜人间再无芦振龙。
同年6月21日,公安部追评芦振龙为一级英模,英雄芦振龙从此活在千万人心中,成为无数后辈仰望的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芦振龙牺牲后,他的胞妹宋桂萍,循着哥哥的前路,也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她继承了哥哥的遗志,继续着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业。

虽然芦振龙的生命在25岁这年戛然而止,但他热情的、勇敢的、永远积极的面庞,在同辈的叙述里,在后辈的想象中,鲜活如初。
在重庆公安局警察博物馆,至今还妥善保存着他受伤时穿的95式春秋常服,上面的18个刀孔,个个都是勋章,而这些也被列为“一级文物”。
如今,芦振龙已牺牲整整23年了,但每年清明节,他的墓前总会堆满鲜花,每一束鲜花都寄托着人们对他的敬佩和思念。

看到前来致敬的人民警察,穿着整齐的警服,肃然起敬地在芦振龙碑前敬礼时,仿佛无数句让人热泪盈眶的誓词在耳边响起。
那是警察的最高信仰和无上荣誉,而芦振龙用自己的生命,给这段誓词,作了最深刻的注解。
斯人已逝,英魂长存;逝者永恒,生者奋发........
—END—
作者|及人
责编|沐阳
排版|李一可
到顶部